一种植物源蟑螂引诱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2497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6:41
一种植物源蟑螂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玉米轴21‑29%、稻壳20‑28%、花葵籽3‑7%、亚麻籽12‑16%、麦麸11‑18%、玉米胚芽12‑16%及蔗糖2‑5%,以上原料经过筛选、灭菌、混合、粉碎、均匀搅拌、过筛即成为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以百分之百植物及植物组织为原料,利用蟑螂对其气味的选择,历经数千次反复调整配比试验,使蟑螂的选择性达到最佳。然后通过蟑螂的主动取食行为,达到诱集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天然环保,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易于使用,便于运输,无异味,无公害,可全部降解,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及有益生物十分安全。它诱集效果好,无耐药性顾虑,可长期持续使用,更容易被使用群体接受,易于推广。

Plant source cockroach attractant

A botanical cockroach attractant, raw material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weight percentage: 29%, 21 Maize axis 28%, 20 rice husk sunflower seed, flaxseed 3 7% 12 16% 11 18%, wheat bran, corn germ 16% and 12 sucrose 2 above 5%, after screening, sterilization, raw materials mixing, crushing, mixing, sieving into finished products. The present invention uses the one hundred percent plant and plant tissue as raw material and uses the cockroach to select its odor. After thousands of times of repeated adjustment and proportioning test, the selectivity of the cockroach is optimized. Then through the active feeding behavior of cockroaches, trapping to achiev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protection, low cost, simple manufacture, easy use,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no peculiar smell, no pollution, complete degradation, no pollution to the environment, and safety for people, livestock and beneficial creatures. It is good trapping effect, no drug resistance concerns, long-term sustainable use, are more likely to use groups to accept, easy popular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植物源蟑螂引诱剂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生害虫防治
,具体涉及一种植物源蟑螂引诱剂,用于蟑螂的引诱。
技术介绍
目前,在常用的蟑螂引诱剂中,绝大多数含有化学药物组分。使用时,通过喷洒、喂食、接触、熏蒸、烟雾、气雾、药物挥发等途经才能达到引诱、消杀蟑螂的目的,使用局限性较大,并且价格较高。同时,现有的引诱剂诱集效果有限,无法在不同区域内达到对蟑螂的有效全面的诱集效果。再者,现有的引诱剂容易使蟑螂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使后续的诱集、消杀变得更加复杂、甚至无效果。更重要的是,绝大多数化学药物在发挥诱集作用的同时,会对人、畜和有益生物产生不可回避的毒害作用,药物残留也会对环境、食物链产生严重破坏。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天然环保、安全、具有更好的引诱效果、可长期持续使用的蟑螂引诱剂,用于对蟑螂的引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天然环保、安全、具有更好的引诱效果、可长期持续使用的植物源蟑螂引诱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植物源蟑螂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玉米轴21-29%、稻壳20-28%、花葵籽3-7%、亚麻籽12-16%、麦麸11-18%、玉米胚芽12-16%及蔗糖2-5%,以上原料经过筛选、灭菌、混合、粉碎、搅拌均匀、过筛即成为成品。作为最佳实施例,植物源蟑螂引诱剂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玉米轴26%、稻壳23%、花葵籽5%、亚麻籽14%、麦麸15%、玉米胚芽13%及蔗糖4%。所述筛选包括人工初选和机械精选,以去除杂质及腐败变质个体。所述灭菌为通过高压灭菌锅80摄氏度灭菌。所述混合、粉碎、搅拌均匀为通过粉碎机混合、粉碎、均匀搅拌30分钟。所述过筛为200目筛。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植物源蟑螂引诱剂以百分之百植物及植物组织为原料,利用蟑螂对其气味的选择,历经数千次反复调整配比试验,使蟑螂的选择性达到最佳。然后通过蟑螂主动的取食行为,达到诱集目的。本专利技术天然环保,成本低廉,制作简单,易于使用,便于运输,无异味,无公害,可全部降解,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及有益生物十分安全。本专利技术诱集效果好,无耐药性顾虑,可长期持续使用。它更容易被使用群体接受,易于推广。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取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玉米轴21%、稻壳28%、花葵籽3%、亚麻籽16%、麦麸11%、玉米胚芽16%及蔗糖5%,以上原料经过人工初选和机械精选,去除杂质及腐败变质个体,通过高压灭菌锅80摄氏度灭菌,通过饲料粉碎机混合、粉碎、均匀搅拌30分钟,过200目筛即得成品。实施例2取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玉米轴29%、稻壳20%、花葵籽7%、亚麻籽12%、麦麸18%、玉米胚芽12%及蔗糖2%,以上原料经过人工初选和机械精选,去除杂质及腐败变质个体,通过高压灭菌锅80摄氏度灭菌,通过饲料粉碎机混合、粉碎、均匀搅拌30分钟,过200目筛即得成品。实施例3取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玉米轴26%、稻壳23%、花葵籽5%、亚麻籽14%、麦麸15%、玉米胚芽13%及蔗糖4%,以上原料经过人工初选和机械精选,去除杂质及腐败变质个体,通过高压灭菌锅80摄氏度灭菌,通过饲料粉碎机混合、粉碎、均匀搅拌30分钟,过200目筛即得成品。在实验室条件下,将实施例1-3制得的植物源蟑螂引诱剂与四种现有药剂进行对比实验,具体实验操作方法为:在实验室内,准备8个环境条件完全相同的箱子,箱子的内部由一隔板分割成左右两个腔室,隔板设置有连通左右两个腔室的通道,将12.5%拜虫杀悬浮剂、1%残杀威、粘蟑板、0.8%乙酰甲胺磷、实施例1-3制得的三种植物源引诱剂分别放入1-7号箱子的右边腔室内,8号箱子的右边腔室不放入任何药剂,作为空白对照组,每个箱子的左边腔室中均投放100头健康的蟑螂成虫,分别在12h、24h、36h、48h、72h、144h及288h观察及记录进入1-8号箱子的右边腔室的蟑螂数量,得到的诱集蟑螂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表1表1中,诱集率为投放药物12h-288h进入箱子右边腔室的蟑螂数量除以投入该箱子内的蟑螂总数100头得到的百分数;诱集效果为同一药剂、植物源引诱剂或空白对照组的不同时段的诱集率的平均值。从表1可以看出,相对于四种现有药剂,本专利技术的诱集效果持续,随着试验时间的增长,诱集率逐步提升,投放36小时后,其诱集率超过所有对比药剂的最高值,之后诱集率更是达到99%以上,诱集蟑螂效果突出。采用实施例3制得的植物源蟑螂引诱剂,投放至不同试验区域的各个房间内,并设置两组空白试验区域。投放前,由研究人员调查该试验区域内的蟑螂数量,如表2所示。表2试验地点和对照区域蟑螂密度调查表投放后,分别在12h、24h、36h、48h、72h观察及记录每个对照区域试验地点的各个房间投放点的蟑螂数量,在某一时段某一对照区域实验地点的诱虫总数除以该对照区域实验地点的调查房间数,得到该对照区域实验地点在该时段的平均每间诱集虫数,如表3所示。表3诱虫数量统计过程表某一时段某一对照区域实验地点的平均每间诱集虫数除以该对照区域实验地点的蟑螂平均密度,得到诱集率如表4所示,诱集效果为同一对照区域试验地点在不同时段的诱集率的平均值。表4从表4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诱集效果突出且持续,在36小时后,将相应实验区域内的95%以上的蟑螂诱集至引诱剂投放点。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植物源蟑螂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玉米轴21‑29%、稻壳20‑28%、花葵籽3‑7%、亚麻籽12‑16%、麦麸11‑18%、玉米胚芽12‑16%及蔗糖2‑5%,以上原料经过筛选、灭菌、混合、粉碎、搅拌均匀、过筛即成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植物源蟑螂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玉米轴21-29%、稻壳20-28%、花葵籽3-7%、亚麻籽12-16%、麦麸11-18%、玉米胚芽12-16%及蔗糖2-5%,以上原料经过筛选、灭菌、混合、粉碎、搅拌均匀、过筛即成为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源蟑螂引诱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组分:玉米轴26%、稻壳23%、花葵籽5%、亚麻籽14%、麦麸15%、玉米胚芽13%及蔗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焕文苏红田孟超周洪友伊卫东张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