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肩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6216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21 1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单肩包,具有包体、包盖和包带,包体具有:“U”形主体、左侧面、右侧面和中间隔层,其中: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U”形主体的两侧的“U”形边缘连接,与“U”形主体包围形成上端开口的包体容纳空间;中间隔层将包体容纳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包前盖和包后盖分别覆盖第一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和第二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包盖包括包前盖和包后盖。包带通过设置在中间隔层的上端的两侧的包带固定部件与包体连接。避免了人在背着普通单肩包在路上行走时,容易因包带随身体晃动造成单肩包的正面朝向身体内侧,反面朝向身体外侧,取放物品不方便且影响美观的现象,同时,具有增加包内容量的有益效果。

The single shoulder ba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ngle bag comprises a bag body, a bag cover and a bag, a bag body with \U\ shaped body, left and right side and middle layer, wherein: on both sides of the left side and right side respectively with the \U\ shaped body, the shape of \U\ and \edge linking. U shaped main body is formed by the upper opening of the bag body interlayer space; the bag body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accommodating space containing space and the second containing space, the upper opening of the front cover and the back cover bag opening of the bag cover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receiving space and the second containing space. The cover includes a front cover and a back cover. The bag belt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g body by a bag belt fixing part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end of the middle layer. To avoid the people in carrying the ordinary single bag walking on the road, due to packet with the body shaking caused by positive single shoulder bag toward the body inside, back toward the body outside, take items inconvenient and affect the appearance of the phenomenon, at the same time,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creasing the capacity of th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单肩包
本技术涉及背包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肩包。
技术介绍
女性出门,经常需要携带装有钱包、化妆品和面巾纸等各种生活用品的包,尤其是更为美观且便于携带的单肩包,在女性人群中被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单肩包分为正、后两面,人背着单肩包在路上行走时,很容易因为肩带随身体晃动造成正面朝向身体内侧,后面朝向身体外侧,使从包里向外拿东西或将物品放入包内不方便,且影响美观,同时给人带来尴尬的感觉,影响出行心情。另外,多数女性更加喜欢携带小巧的单肩包出行,但是小巧的单肩包容量也随之很小,且不易将包内的物品分类放置,取用物品不方便,这也是困扰喜爱背单肩包出行的女性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女性人群使用的正后两面背都能达到外形小巧美观且容量大、收取物品方便的单肩包。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的技术为一种单肩包,具有包体、包盖和包带,所述包体具有:“U”形主体,包括前包面、与所述前包面形状相同的后包面及将所述前包面和所述后包面连接的底包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所述“U”形主体的两侧的“U”形边缘连接,与所述“U”形主体包围形成上端开口的包体容纳空间,以及中间隔层,形状与所述“U”形主体的前包面的形状相同,并以平行于所述前包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包体容纳空间的内部,将所述包体容纳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包盖包括包前盖和包后盖,所述包前盖的一侧的边缘和所述包后盖的一侧的边缘分别与所述中间隔层的上边缘连接,并分别覆盖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和第二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所述包带通过设置在所述中间隔层的上端的两侧的包带固定部件与所述包体连接。另外,技术方案2的单肩包,在技术方案1的单肩包中,所述左侧面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隔层的两侧且与所述中间隔层的一个侧边缘连接的第一左侧面和第二左侧面,所述右侧面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隔层的两侧且与所述中间隔层的另一侧边缘连接的第一右侧面和第二右侧面,在所述中间隔层的一个侧边缘的上端还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左侧面和所述第二左侧面的第一铆钉,在所述中间隔层的另一侧边缘的上端还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右侧面和所述第二右侧面的第二铆钉,所述第一左侧面和所述第二左侧面的靠近所述第一铆钉的部位以及所述第一右侧面和所述第二右侧面的靠近所述第二铆钉的部位向所述包体容纳空间的内部凹陷。另外,技术方案3的单肩包,在技术方案2的单肩包中,所述包带固定部件包括连接在所述中间隔层的上端的两侧的环形带及与所述环形带连接的“D”形金属环。另外,技术方案4的单肩包,在技术方案3的单肩包中,所述包带包括用于单肩背的长包带和用于手提的短包带,所述长包带和所述短包带均为金属链,所述金属链的两端与所述“D”形金属环连接。另外,技术方案5的单肩包,在技术方案4的单肩包中,在所述长包带的与人体肩部接触的部位设置有用于缓解肩部压力的垫肩部件。另外,技术方案6的单肩包,在技术方案1的单肩包中,在所述包前盖与所述前包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安全锁,在所述包后盖与所述后包面上设置有相互配合使用的子母扣。另外,技术方案7的单肩包,在技术方案6的单肩包中,所述安全锁包括开设在所述包前盖上的锁孔及设置在所述前包面上的与所述锁孔配合的锁体,所述锁体包括锁基座和以能够相对所述锁基座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锁基座上的锁件。另外,技术方案8的单肩包,在技术方案6的单肩包中,所述子母扣为磁吸子母扣。另外,技术方案9的单肩包,在技术方案1或技术方案2的单肩包中,所述包体还具有与所述包体容纳空间相匹配的包体内衬,所述包体内衬包括第一内衬和第二内衬,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U”形主体、左侧面、右侧面及所述中间隔层连接。另外,技术方案10的单肩包,在技术方案9的单肩包中,所述第一内衬与所述中间隔层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有隔层,所述第二内衬与所述中间隔层相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拉链兜。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单肩包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根据技术方案1的技术,本技术的单肩包具有包体、包盖和包带,包体具有:“U”形主体,包括前包面、与所述前包面形状相同的后包面及将所述前包面和所述后包面连接的底包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U”形主体的两侧的“U”形边缘连接,与“U”形主体包围形成上端开口的包体容纳空间,以及中间隔层,形状与“U”形主体的前包面的形状相同,并以平行于前包面的方式固定在包体容纳空间的内部,将包体容纳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包盖包括包前盖和包后盖,包前盖的一侧的边缘和包后盖的一侧的边缘分别与中间隔层的上边缘连接,并分别覆盖第一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和第二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包带通过设置在中间隔层的上端的两侧的包带固定部件与包体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只有一个包盖且正、后两面分明的单肩包相比,本技术的包前盖和包后盖的使用,使单肩包的正、后两面差别不大,避免了人在背着单肩包在路上行走时,容易因包带随身体晃动造成单肩包的正面朝向身体内侧,反面朝向身体外侧,影响美观,进而给人带来尴尬感觉的现象,同时,利用中间隔层与包前盖及包后盖的配合使用,将本技术的单肩包的包体容纳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增加了背包的容量的同时,更易将随身物品分类放置,收取物品更容易,且不会显得背包太大而不美观。另外,包带通过设置在中间隔层的上端的两侧的包带固定部件与包体连接,与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将包带与包体粘接或缝合连接相比,使用时间更长,且当包带损坏时更易更换,包带的长度能够自连接处任意调节,背包背起来更加舒适。根据技术方案2的技术,本技术的单肩包的左侧面包括位于中间隔层的两侧且与中间隔层的一个侧边缘连接的第一左侧面和第二左侧面,右侧面包括位于中间隔层的两侧且与中间隔层的另一侧边缘连接的第一右侧面和第二右侧面,通过这样的结构,使中间隔层与左侧面和右侧面之间更易连接,生产制造更容易。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2的技术中,在中间隔层的一个侧边缘的上端还具有用于固定第一左侧面和第二左侧面的第一铆钉,在中间隔层的另一侧边缘的上端还具有用于固定第一右侧面和第二右侧面的第二铆钉,第一左侧面和第二左侧面的靠近第一铆钉的部位以及第一右侧面和第二右侧面的靠近第二铆钉的部位向包体容纳空间的内部凹陷,铆钉的使用使单肩包的外观更加时尚的同时增加了中间隔层与左侧面和右侧面连接的牢固程度,且保证了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的稳定性,侧面的凹陷部位的设计使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更安全。根据技术方案3、4的技术,本技术的单肩包的包带固定部件包括连接在其中间隔层的上端的两侧的环形带及与该环形带连接的“D”形金属环。包带则包括用于单肩背的长包带和用于手提的短包带,将长包带和短包带均设计为金属链,金属链的两端与“D”形金属环连接。通过这样的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将包带与包体粘接或缝合连接相比,单肩包的使用时间更长,且利用“D”形环的连接方式,包带更易摘取,尤其当包带损坏时更易更换,包带的长度能够自其与“D”形环连接的地方任意调节,背包背起来更加时尚、更加舒适。根据技术方案5的技术,在本技术的长包带的与人体肩部接触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单肩包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肩包,其特征在于,具有包体、包盖和包带,所述包体具有:“U”形主体,包括前包面、与所述前包面形状相同的后包面及将所述前包面和所述后包面连接的底包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所述“U”形主体的两侧的“U”形边缘连接,与所述“U”形主体包围形成上端开口的包体容纳空间,以及中间隔层,形状与所述“U”形主体的前包面的形状相同,并以平行于所述前包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包体容纳空间的内部,将所述包体容纳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包盖包括包前盖和包后盖,所述包前盖的一侧的边缘和所述包后盖的一侧的边缘分别与所述中间隔层的上边缘连接,并分别覆盖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和第二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所述包带通过设置在所述中间隔层的上端的两侧的包带固定部件与所述包体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肩包,其特征在于,具有包体、包盖和包带,所述包体具有:“U”形主体,包括前包面、与所述前包面形状相同的后包面及将所述前包面和所述后包面连接的底包面,左侧面和右侧面,分别与所述“U”形主体的两侧的“U”形边缘连接,与所述“U”形主体包围形成上端开口的包体容纳空间,以及中间隔层,形状与所述“U”形主体的前包面的形状相同,并以平行于所述前包面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包体容纳空间的内部,将所述包体容纳空间分隔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所述包盖包括包前盖和包后盖,所述包前盖的一侧的边缘和所述包后盖的一侧的边缘分别与所述中间隔层的上边缘连接,并分别覆盖所述第一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和第二容纳空间的上端的开口,所述包带通过设置在所述中间隔层的上端的两侧的包带固定部件与所述包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肩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面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隔层的两侧且与所述中间隔层的一个侧边缘连接的第一左侧面和第二左侧面,所述右侧面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隔层的两侧且与所述中间隔层的另一侧边缘连接的第一右侧面和第二右侧面,在所述中间隔层的一个侧边缘的上端还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左侧面和所述第二左侧面的第一铆钉,在所述中间隔层的另一侧边缘的上端还具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右侧面和所述第二右侧面的第二铆钉,所述第一左侧面和所述第二左侧面的靠近所述第一铆钉的部位以及所述第一右侧面和所述第二右侧面的靠近所述第二铆钉的部位向所述包体容纳空间的内部凹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匠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