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6097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5 1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包括依次连接的号嘴、调音活塞组合装置、中部弯管、喇叭口管及喇叭口,所述中部弯管卷曲形成可以由身体一侧肩上部斜跨入身体另一侧腋下的圆环形,调音活塞组合及号嘴设置于圆环形中部弯管的前部,喇叭口管及喇叭口呈向右45度、向上45度倾斜状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体中部弯管呈圆环形,由身体一侧肩上部斜跨入身体另一侧腋下,环绕在演奏者身上,使身体受力均匀,无需手把持即可保持平衡,行进过程中更加稳定,演奏者可以将全部精力用于吹奏,发音更加优美,喇叭口呈向右45度、向上45度倾斜,看上去美观大方。

Oblique shoulder and back type copper tub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agonal shoulder type brass marching, includes the mouth, the tuning piston combination device, central pipe, pipe socket and bell, the middle ring can be formed by bending coiled body side shoulder upper inclined in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dy in front of the armpit, and combination of piston mixer mouth arranged on the circular central pipe, tube and bell bell is right 45 degrees, 45 degrees upward inclined distribu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main body of the utility model central circular pipe, the upper inclined shoulder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in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ody in the armpit, surrounded by the player body, make the body force uniform, without the need for hand holding and can keep balance, more stable in the moving process, the player will focus on playing, pronunciation more beautiful, bell is right 45 degrees, 45 degrees upward tilt, looks beautiful and generou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乐器,尤其涉及一种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行进乐队的行进上低音号、行进小抱号、行进大抱号等铜管乐器在演奏时需利用手端着或者肩膀侧方扛着吹奏,在行进过程中需要用手掌握乐器的平行,一般演奏2-3首曲子后,手腕、肩膀、胳膊就会变得酸痛,学生或初学者在使用时演奏一首曲子都很困难,稍有不慎还会造成乐器掉落摔坏。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铜管行进号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该行进号具有长时间演奏不易劳累、行进平稳、结构简单、美观大方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包括依次连接的号嘴、调音活塞组合装置、中部弯管、喇叭口管及喇叭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弯管卷曲形成可以由身体一侧肩上部斜跨入身体另一侧腋下的圆环形,调音活塞组合及号嘴设置于圆环形中部弯管的前部,当圆环形中部弯管斜跨在肩部时,号嘴正对演奏者嘴部且双手可以方便的操作调音活塞组合装置。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当圆环形中部弯管斜跨在肩部时,所述喇叭口管及喇叭口呈向右45度、向上45度倾斜状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其主体中部弯管呈圆环形,由身体一侧肩上部斜跨入身体另一侧腋下,环绕在演奏者身上,使身体受力均匀,无需手把持即可保持平衡,行进过程中更加稳定,演奏者可以将全部精力用于吹奏,发音更加优美。喇叭口呈向右45度、向上45度倾斜,整体结构更加美观大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中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号嘴、2调音活塞组合装置、3中部弯管、喇叭4口管、5喇叭口。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包括依次连接的号嘴1、调音活塞组合装置2、中部弯管3、喇叭口管4及喇叭口5,所述中部弯管4卷曲形成可以由身体一侧肩上部斜跨入身体另一侧腋下的圆环形,调音活塞组合2及号嘴设置于圆环形中部弯管4的前部,当圆环形中部弯管斜跨在肩部时,号嘴1正对演奏者嘴部且双手可以方便的操作调音活塞组合装置。当圆环形中部弯管斜跨在肩部时,所述喇叭口管及喇叭口呈向右45度、向上45度倾斜状分布。在演奏时,将圆环形中部弯管4由身体一侧肩上部斜跨入身体另一侧腋下,号嘴1对准嘴部,双手操作调音活塞组合装置2即可演奏,本技术适用于行进上低音号、行进小抱号、行进大抱号等多种铜管行进乐器。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内容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均属于权利要求书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包括依次连接的号嘴、调音活塞组合装置、中部弯管、喇叭口管及喇叭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弯管卷曲形成可以由身体一侧肩上部斜跨入身体另一侧腋下的圆环形,调音活塞组合及号嘴设置于圆环形中部弯管的前部,当圆环形中部弯管斜跨在肩部时,号嘴正对演奏者嘴部且双手可以方便的操作调音活塞组合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跨肩背式铜管行进号,包括依次连接的号嘴、调音活塞组合装置、中部弯管、喇叭口管及喇叭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弯管卷曲形成可以由身体一侧肩上部斜跨入身体另一侧腋下的圆环形,调音活塞组合及号嘴设置于圆环形中部弯管的前部,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民李恒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正欧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