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速测量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8601 阅读:4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8 06: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速测量仪,包括基座、旋转安装在基座上的支架,支架上固定安装有风杯,还包括摩擦发电传感器,该摩擦发电传感器包括相对设置的活动摩擦组件以及固定感应组件;活动摩擦组件包括支撑杆、摩擦头、摩擦膜,所述摩擦膜为得电子材料薄膜;固定感应组件包括固定在一起且依次叠放的第一金属电极板、第一隔板、第二金属电极板、第二隔板;第一金属电极板、第二金属电极板分别连接稳压电路的两个输入端,稳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的显示端组连接有显示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摩擦发电的原理设计了一种精度高,响应时间快,且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风速测量仪。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速测量仪
本技术涉及风速测量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速测量仪。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使用的风速计包括风杯风速计、螺旋桨式风速计、热线风速计和数字式风速计等。风杯风速计是最常见的一种风速计。转杯式风速计最早由英国鲁宾孙技术,当时是四杯,后来改用三杯。三个互成120度固定在架上的抛物形或半球形的空杯都顺一面,整个架子连同风杯装在一个可以自由转动的轴上。在风力的作用下风杯绕轴旋转,其转速正比于风速。转速可以用电触点、测速发电机或光电计数器等记录。螺旋桨式风速计是一组三叶或四叶螺旋桨绕水平轴旋转的风速计。螺旋桨装在一个风标的前部,使其旋转平面始终正对风的来向,它的转速正比于风速。上述的各种风速测量仪,普遍使用的是需要耗能的风速传感器,这就造成了一定的能源消耗的增加,其次某些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慢,精度也不高,而要求高精度,相应价格也会贵很多。还有一些风速测量仪,结构本身设计相对复杂,制作耗时。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中风速计的至少一个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速测量仪,结合摩擦发电的原理设计一种精度高,响应时间快,且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的风速测量仪。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速测量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速测量仪,包括基座(1)、旋转安装在基座(1)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2)上固定安装有风杯(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摩擦发电传感器(4),该摩擦发电传感器(4)包括相互摩擦接触的活动摩擦组件(41)和固定感应组件(42);活动摩擦组件(41)包括支撑杆(41a)、摩擦头(41b)、摩擦膜(41c),支撑杆(41a)的上端固定在支架(2)上,下端固定设置有摩擦头(41b),摩擦头(41b)的表面设置有摩擦膜(41c),所述摩擦膜(41c)为得电子材料薄膜;固定感应组件(42)包括固定在一起且依次叠放的第一金属电极板(42a)、第一隔板(42b)、第二金属电极板(42c)、第二隔板(42d...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速测量仪,包括基座(1)、旋转安装在基座(1)上的支架(2),所述支架(2)上固定安装有风杯(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摩擦发电传感器(4),该摩擦发电传感器(4)包括相互摩擦接触的活动摩擦组件(41)和固定感应组件(42);活动摩擦组件(41)包括支撑杆(41a)、摩擦头(41b)、摩擦膜(41c),支撑杆(41a)的上端固定在支架(2)上,下端固定设置有摩擦头(41b),摩擦头(41b)的表面设置有摩擦膜(41c),所述摩擦膜(41c)为得电子材料薄膜;固定感应组件(42)包括固定在一起且依次叠放的第一金属电极板(42a)、第一隔板(42b)、第二金属电极板(42c)、第二隔板(42d),固定感应组件(42)固定在基座(1)上表面,其中第一金属电极板(42a)位于摩擦膜(41c)的旋转半径上;所述第一金属电极板(42a)、第二金属电极板(42c)分别连接稳压电路(5)的两个输入端,所述稳压电路(5)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6)的信号输入端,单片机(6)还设置有显示端组,该显示端组连接有显示器(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速测量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英廖露邓乙平向毅柏俊杰张小云施金良杨如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科技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