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5786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8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制冷制热模块和送风模块,制冷制热模块和送风模块并排放置,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壳体和其内部的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包括蒸发器,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还包括蒸发器上隔板、蒸发器下隔板和导风板,蒸发器上隔板和蒸发器下隔板位于壳体内中部,卡合在蒸发器前后两侧,将空调器的出风区域分成左右两个独立的出风区域,导风板位于壳体内下部,用于将送风模块送入的空气由送风风道导入出风区域;所述送风模块包括风叶和电机,风叶与电机连接,用于将空气由送风区域送入送风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送风模块和制冷制热模块并排放置,从而减小了壁挂式空调器的厚度,节约室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
本技术属于空调器
,具体涉及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传统壁挂式空调器采用送风风道与蒸发器重叠方式放置,因受送风方式限制,风叶位于蒸发器的前方或后方,此类结构因功能需要导致无法进一步压缩空调厚度。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通过改变送风模块和制冷制热模块之间的相对位置,使送风模块和制冷制热模块并排放置,实现减小壁挂式空调器厚度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制冷制热模块和送风模块,制冷制热模块和送风模块并排放置,所述制冷制热模块包括壳体和其内部的换热器组件,壳体包括前盖板、后盖板和顶盖板,换热器组件包括蒸发器,蒸发器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制冷制热模块还包括蒸发器上隔板、蒸发器下隔板和导风板,蒸发器上隔板和蒸发器下隔板位于壳体内中部,卡合在蒸发器前后两侧,将空调器的出风区域分成左右两个独立的出风区域,导风板位于壳体内下部,用于将送风模块送入的空气由送风风道导入出风区域;所述送风模块包括风叶和电机,风叶与电机连接,用于将空气由送风区域送入送风风道。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接水槽,接水槽位于蒸发器下方与后盖板卡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蒸发器左侧板、蒸发器右侧板和蒸发器上支撑板,蒸发器左侧板和蒸发器右侧板位于制冷制热模块壳体内部、蒸发器的左右两侧,与接水槽卡合连接,蒸发器上支撑板位于制冷制热模块壳体内部,卡合在蒸发器的上方;蒸发器左侧板、蒸发器右侧板和蒸发器上支撑板均用来固定蒸发器。进一步地,所述送风模块还包括送风后盖板和蜗壳,送风后盖板、风叶、蜗壳和电机依次相连,电机通过蜗壳扣到风叶上并与风叶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优异的技术效果:第一,本技术将送风模块和制冷制热模块并排放置,从而减小了壁挂式空调器的厚度,做成超薄机体,节约室内空间。第二,在室内装修时,因为空调器的厚度小,可以使空调影藏于墙壁内,解决了低层住户无法安装中央空调的问题。第三,通过设有蒸发器上下隔板将风道分成多个独立出风区域,使出风区域分散,扩大出风面积,降低出风风速,减小出风噪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机布局图;图2为制冷制热模块分解图;图3为送风模块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工作原理图;图中所示附图标记为:1.制冷制热模块,101.前盖板,102.后盖板,103.顶盖板,104.蒸发器,105.接水槽,106.蒸发器上隔板,107.蒸发器下隔板,108.导风板,109.蒸发器左侧板,110.蒸发器右侧板,111.蒸发器上支撑板,2.送风模块,201.送风后盖板,202.风叶,203.蜗壳,204.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解释: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制冷制热模块1和两个送风模块2,制冷制热模块1和两个送风模块2并排放置,两个送风模块2分别设于制冷制热模块1的左右两侧,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包括壳体和其内部的换热器组件,壳体包括前盖板101、后盖板102和顶盖板103,后盖板102两侧分别设有进风口,前盖板101上设有出风口,换热器组件包括蒸发器104、接水槽105、蒸发器左侧板109、蒸发器右侧板110和蒸发器上支撑板111。蒸发器104设置在壳体内部,接水槽105位于蒸发器104下方与后盖板102卡合连接,并留有一定空间用作进风口,接水槽105上设置有卡槽;蒸发器左侧板109和蒸发器右侧板110位于壳体内部、蒸发器104的左右两侧,与接水槽105卡合连接,蒸发器上支撑板111位于壳体内部、卡合在蒸发器104的上方,蒸发器左侧板109、蒸发器右侧板110和蒸发器上支撑板111均用来固定蒸发器104。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还包括蒸发器上隔板106、蒸发器下隔板107和导风板108,蒸发器上隔板106和蒸发器下隔板107位于壳体内中部,卡合在蒸发器104前后两侧,将空调器的出风区域分成左右两个独立的出风区域,导风板108共有两块,位于壳体内下部,设置于接水槽105下方,与左右两侧的送风模块2对应,用于将送风模块2送入的空气由送风风道导入出风区域。如图3所示,所述送风模块2包括依次相连的送风后盖板201、风叶202、蜗壳203和电机204,送风后盖板201一侧设有出风口,电机204通过蜗壳203扣到风叶202上并与风叶202连接,送风模块2用于将空气由送风区域送入送风风道。本技术将送风模块2和制冷制热模块1并排放置,从而减小了壁挂式空调器的厚度,做成超薄机体,节约室内空间;在室内装修时,因为空调器的厚度小,可以使空调影藏于墙壁内,解决了低层住户无法安装中央空调的问题;通过设有蒸发器上下隔板将风道分成多个独立出风区域,使出风区域分散,扩大出风面积,降低出风风速,减小出风噪音。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制冷制热模块(1)和送风模块(2),其特征在于,制冷制热模块(1)和送风模块(2)并排放置,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包括壳体和其内部的换热器组件,壳体包括前盖板(101)、后盖板(102)和顶盖板(103),换热器组件包括蒸发器(104),蒸发器(104)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还包括蒸发器上隔板(106)、蒸发器下隔板(107)和导风板(108),蒸发器上隔板(106)和蒸发器下隔板(107)位于壳体内中部,卡合在蒸发器(104)前后两侧,将空调器的出风区域分成左右两个独立的出风区域,导风板(108)位于壳体内下部,用于将送风模块(2)送入的空气由送风风道导入出风区域;所述送风模块包括风叶(202)和电机(204),风叶(202)与电机(204)连接,用于将空气由送风区域送入送风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壁挂式空调器,包括制冷制热模块(1)和送风模块(2),其特征在于,制冷制热模块(1)和送风模块(2)并排放置,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包括壳体和其内部的换热器组件,壳体包括前盖板(101)、后盖板(102)和顶盖板(103),换热器组件包括蒸发器(104),蒸发器(104)设置在壳体内部,所述制冷制热模块(1)还包括蒸发器上隔板(106)、蒸发器下隔板(107)和导风板(108),蒸发器上隔板(106)和蒸发器下隔板(107)位于壳体内中部,卡合在蒸发器(104)前后两侧,将空调器的出风区域分成左右两个独立的出风区域,导风板(108)位于壳体内下部,用于将送风模块(2)送入的空气由送风风道导入出风区域;所述送风模块包括风叶(202)和电机(204),风叶(202)与电机(204)连接,用于将空气由送风区域送入送风风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壁挂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接水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强王昌鹏兰荣鑫孙运杰王庆玉郭洪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有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