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托牙底垫(rebases)在老年病人或者掉牙的其它病人的牙科治疗中,应用丙烯酸、聚砜或聚碳酸酯托牙。通常来说,对于插入托牙的情况,常常存在明显的嵴吸收,这样,因为参与垫牙齿的口腔粘膜会变得较差,同时因为颚骨被再吸收,牙槽骨经常塌陷。因此,据指出,当长久使用时,即使经精确制造的托牙也会逐渐不能很好地适应口腔。当插入的托牙不能很好地适应口腔时,通常采用托牙底垫用于重建面向口腔粘膜的托牙表面,因此再次使这样重建的托牙良好地适应口腔。为此目的,应用托牙底垫的方式如下简单地说,在口腔粘膜面对的不适合的托牙表面,堆积尚未聚合和固化(此时为糊状物)的托牙底垫,然后,这种表面堆积底垫的托牙返回至病人的口腔,在此条件下,使病人的上下部牙齿咬合,因此使托牙紧密接触口腔粘膜,这样托牙表面的底垫印上口腔粘膜的表面轮廓,然后,使底垫聚合并固化。在这种治疗中,仍然存在于口腔的底垫可以被直接聚合和固化,或者,在印上口腔粘膜的表面轮廓后,将其取出,使其在口腔外聚合和固化。然而,同托牙本身相比,传统的托牙底垫是存在问题的,因为当它们插入口腔长时间后,容易脱色、吸收有味物质、吸收 ...
【技术保护点】
托牙底垫,其包括(a)丙烯酸类树脂, (b)通式(Ⅰ)的氟代(甲基)丙烯酸酯: CH↓[2]=C(R↑[1])COO-R↑[2]-Rf (Ⅰ) 其中,R↑[1]代表氢原子或甲基;R↑[2]代表亚烷基;Rf代表全氟烷基;R↑[2]+Rf总共含有4-10个碳原子,在组成R↑[2]+Rf的碳原子中,这些碳原子所连有的氟原子至少为这些碳原子所连原子总数的50%, (c)多官能团(甲基)丙烯酸酯,和(d)聚合反应引发剂。
【技术特征摘要】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