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440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运动服,通过将配置插入到上衣的两个袖子内的拉绳拉紧成所需的长度并加以固定,可以调节两个袖子的长度的长短,例如,最适合用于儿童用滑雪服、溜冰服、登山服。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运动服,该运动服沿着上衣(1)的左右两个袖子(2、2)设置通道布部(3、3),将拉绳(4、4)插入到该通道布部内,拉绳的一端固定到通道布部的一端(3a、3a)上,拉绳(4、4)的另一端(4b、4b)经过肩部(5、5)从设在领口部(6)的后部的开口(6a)拉紧固定,在所述运动服中,拉绳(4、4),其一端(4a、4a)固定到前述两个袖子(2、2)的袖口(2a、2a)的中部(J1、J1)上,并从袖口沿着袖子(2、2)的中部(J、J),插入到具有大致到肘关节(7、7)的长度(L1)的的第一通道布部(3A、3A)内,同时,拉绳在正面向上以一定的倾斜度θ配置插入到设于肩头(8、8)的袖山头(9、9)附近的第二通道布部(3B)内,在前述开口处能够拉紧地露出到外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运动服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服,通过将配置插入到上衣的两个袖子内的拉绳拉紧成所需的长度并加以固定,可以调节两个袖子长度的长短,例如,最适合用于儿童用滑雪服、溜冰服、登山服。
技术介绍
过去,例如,以滑雪服等为主,作为儿童用的运动服,为了应对成长明显的成长过程中的身材变化,选择比自己的身材稍大的尺寸上衣,为了调整两个袖子的长短,沿着上衣的左右两个袖子设置通道布部,将拉绳插入到该通道布部,拉绳的一端固定到通道布部的一端上,拉绳的另一端经过肩部从设在领口部的后部的开口拉紧固定。同时,这种运动服,通过从设于领口部的后部的开口牵引拉绳,穿戴者以使固定有拉绳的一端的左右袖以自己的身材相一致的方式调整两个袖子长度的长短,进行穿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登录技术第3056957号公报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上述现有的运动服,由于将调整袖子的长短用的拉绳插入到沿着上衣的左右两个袖子的袖山头整体设置的通道布部内,将拉绳的一端固定到通道部部分的一端上,拉绳的另一端能够经过肩部从设在领口部的后部的开口拉紧,所以,当为了调整袖子的长短,从设于领口的后部的开口牵引拉绳时,固定着拉绳的一端的左右袖,被插入到配置在各个袖山头上的通道布部内、且从肩部向领口部的后部设置的拉绳牵引,分别对向地呈直线地被拉向斜上方,所以,左右两个袖子被拉绳拉拽,变成呼喊万岁式的Y字形的形状。因此,不能顺滑地进行调整袖子长度的调整动作,调整动作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同时,在穿戴者根据身材调整袖子的长短之后,在穿用上衣的情况下,当进行肘关节的屈伸运动时,如前面所述,由于牵引袖子用的拉绳沿着袖山头设置在整个袖子上,所以,会抗拒拉绳的张力,对肘关节的运动进行束缚,从而,肘关节不能自由且顺滑地曲伸,在损害运动性能的同时,会产生不谐调的感觉。此外,同样地,在脱上衣时,由于拉绳的张力起着阻力的作用,会束缚肘关节的运动,所以,很难从对应于肘关节的袖子的部分将臂部抽出,为了脱上衣会花费时间和力气。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上述现有的缺点、在穿用时的运动性及功能性优异的运动服,所述运动服,能够迅速并且没有不适感地顺滑地进行上衣的穿用操作及脱下操作,同时能够很容易并且可靠地进行左右两个袖子的长短调整。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作出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运动服,沿着上衣的左右两个袖子设置通道布部,将拉绳插入到该通道布部内,拉绳的一端固定到通道布部的一端上,拉绳的另一端经过肩部从设在领口部的后部的开口拉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前述拉绳,其一端固定到前述两个袖子的袖口的中部,并从袖口沿着袖子的中部插入到具有大致到肘关节的长度的第一通道布部内,同时,前述拉绳,在正面向上以一定的倾斜度配置插入到设于肩头的袖山头附近的第二通道布部内,在前述开口处能够拉紧地露出到外部。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中,前述袖是经由袖笼部连接到上衣的前身大片及后身大片上的装袖。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中,前述袖是将能够连接的肩衬布部与上衣的前身大片及后身大片整体成形的插肩袖。此外,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2、3中,前述拉绳,利用弹力绳形成对应于肘关节或/和腕关节的部位,利用非弹力绳形成除此之外的部位。-->本专利技术,能够没有不适感、迅速且顺滑地进行上衣的穿用操作及脱下操作,并且能够容易并可靠地进行左右两个袖子的长短调整操作,而且,穿上时的运动性及功能性优异。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服的实施形式1的正视图。图2是其后视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服的实施形式2的正视图。图4是其后视图。图5是用于本专利技术的拉绳的另外的例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形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运动服的实施形式1的正视图,图2是后视图。本实施形式1的运动服,其以下特征与例如上述引用文献1所述的运动服相同,所述特征为:沿着上衣1的左右两个袖子2、2设置通道布部3、3,将拉绳4、4插入到该通道布部3、3内,拉绳4、4的一端4a、4a固定到通道布部3、3的一端3a、3a上,拉绳4、4的另一端4b、4b经过肩部5、5从设置在领口部6的后部的开口6a拉紧固定。但是,在图示的本实施形式1中,其特征在于,前述拉绳4、4,一端4a、4a固定到前述两个袖子2、2的袖口2a、2a的中部J1、J1上,并从袖口2a、2a沿着袖子2、2的中部J、J插入到具有大致到肘关节7、7的长度L1的第一通道布部3A、3A内,同时,前述拉绳4、4,在正面向上以一定的倾斜度θ配置插入到设于肩头8、8的袖山头9、9附近的第二通道布部3B、3B内,在前述开口6a处能够拉紧地露出到外部。此外,在本实施形式1中,前述袖子2、2,经由袖笼部10、10连接到上衣1的前身大片1A及后身大片1B上。将前述向上的倾斜度θ,相对于横向延长线Q、Q,朝着肩头8、8-->设定成正面30度~45度,所述横向延长线Q、Q是在袖子2、2的中部J、J的宽度方向的中央引出的。此外,可以在左右两个袖子2、2上配置一条拉绳4、4,或者也可以采用两条拉绳4、4,分别将它们配置在左右两个袖子2、2上。11是安装在拉绳4、4的另一端4b、4b上的系紧用具,在将拉绳4、4引出到所需的长度时,用该系紧用具11系紧到所需的位置,使拉绳不会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此外,虽然图中没有示出,但也可以代替使用该系紧用具11,而通过在引出所需长度的拉绳4、4上形成结扣,将其系紧,使之不会返回原位。本实施形式1由以上结构构成,由于拉绳4、4的一端4a、4a固定到前述两个袖子2、2的袖口2a、2a的中部J1、J1上,插入到沿着袖子2、2的中部J.J配置的第一通道布部3A、3A内,同时,在正面向上以一定的倾斜度θ配置插入到设于肩头8、8的袖山头9、9附近的第二通道布部3B、3B内,能够从设于袖笼部10、10后部的前述开口6a拉紧地露出到外部,所以,当把从开口6a露出的左右拉绳4、4一起引出所需的长度并拉紧时,其一端4a、4a固定到袖口2a、2a的中部J1、J1上的拉绳4、4,首先,一面在具有从对应于腕关节的袖口2a、2a起到大致肘关节7、7的长度L1的第一通道布部3A、3A内被导向,一面沿着袖子2、2的中部J、J被慢慢地牵引。从而,左右两个袖子2、2,通过用拉绳4、4拉拽从袖口2a、2a到肘关节7、7从一开始整个袖子2、2便自然地被平均缩小。被拉拽的拉绳4、4,在所需的长度处,用系紧用具11系紧,不能恢复原状。这时,其一端4a固定到袖口2a上的拉绳4、4,被插入到具有从袖口2a、2a到肘关节7、7的长度L1的第一通道布部3B、3B内,并且以相对于在袖子2、2中部J、J宽度方向的大致中央向横向长度方向的延长线Q、Q、朝向肩头8、8设定成正面30度~45度的正面向上的倾斜度θ,配置插入到第二通道布部3B、3B内,所以,拉绳4、4的拉紧动作可以没有牵连地顺畅进行。同时,在本实施形式1中,由于通过第一通道布部3A、3A的拉-->绳4、4,沿着各个袖子2、2的中部J1、J1以正面向上的倾斜度θ配置插入到设于上述上衣1的肩头8、8的袖山头9、9附近的第二通道布部3B、3B内,并且如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动服,沿着上衣的左右两个袖子设置通道布部,将拉绳插入到该通道布部内,拉绳的一端固定到通道布部的一端上,拉绳的另一端经过肩部从设在领口部的后部的开口拉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前述拉绳,其一端固定到前述两个袖子的袖口的中部,并从袖口沿着袖子的中部插入到具有大致到肘关节的长度的第一通道布部内,同时,前述拉绳,在正面向上以一定的倾斜度配置插入到设于肩头的袖山头附近的第二通道布部内,在前述开口处能够拉紧地露出到外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6-28 2004-1900791.一种运动服,沿着上衣的左右两个袖子设置通道布部,将拉绳插入到该通道布部内,拉绳的一端固定到通道布部的一端上,拉绳的另一端经过肩部从设在领口部的后部的开口拉紧固定,其特征在于,前述拉绳,其一端固定到前述两个袖子的袖口的中部,并从袖口沿着袖子的中部插入到具有大致到肘关节的长度的第一通道布部内,同时,前述拉绳,在正面向上以一定的倾斜度配置插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岛和彦坂本明美丰岛民子
申请(专利权)人:凤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