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通丝线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30363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14:23
一种涤纶通丝线,以纯涤纶纱为原料经并股加捻成缆线后再经处理成型制作而成,其表面浸涂有一层石蜡。上述涤纶通丝线的制作方法,包括制作涤纶股线、制作涤纶缆线、卷绕成涤纶筒线以及将涤纶筒线引入专用设备经牵伸、浸浆梳毛、再牵伸固化、浸蜡、抛光、卷绕成筒、成绞等步骤处理制作成涤纶通丝线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涤纶通丝线产品质量稳定,单线强力高,耐摩擦,耐候性能好,伸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涤纶通丝线的制作方法生产工艺先进,不产生浆料残液和废物排放,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涤纶通丝线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纺织原料,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提花织物或织品的涤纶通丝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提花织物或织品的提花图案,在织造过程中均须依赖提花织机开口机构的上下运动,来调整每根经纱上下运动的频率,从而使纬纱在串梭时,时而交叉通过,时而跳开避过,使织物或织品表面的经纬纱按照一定的要求相交产生有规则疏密和凹凸的提花图案。通丝是提花织机开口机构控制经纱运动不可缺少的材料。传统的通丝通常用苎麻、维纶等为原料制作。苎麻价高,苎麻通丝在使用前还须用高温高压加蜂蜡熏蒸整理,工作烦琐复杂,是通丝中的贵族,一般的使用者不敢轻易问津;维纶通丝虽然可直接使用,但其怕干,尤其怕湿、怕气温变化,单线强力低,不耐磨,容易断裂,常产生不规则的伸长或缩短造成断经,直接影响织物织品的质量和产量。另外,由于维纶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物,耗能高,趋于淘汰,其资源逐步减少。维纶资源的减少将造成通丝原料的短缺,影响提花织物或织品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以纯涤纶纱为原料制作的涤纶通丝线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涤纶通丝线,以纯涤纶纱为原料经并股加捻成缆线后再经处理成型制作而成,其表面浸涂有一层石蜡。所述的纯涤纶纱包括15特~53特的纯涤纶纱。上述涤纶通丝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涤纶股线将15特~53特的纯涤纶纱以2股~6股合并后经加捻制得涤纶股线;B、制作涤纶缆线将步骤A制得的涤纶股线再以2~6股合并后经复捻制得涤纶缆线;C、卷绕成涤纶筒线将步骤B制得的涤纶缆线卷绕成涤纶筒线;D、将步骤C所得涤纶筒线引入专用设备经以下步骤处理制作成涤纶通丝线产品:D1、牵伸将步骤C所得涤纶筒线经专用设备上的罗拉牵引使涤纶缆线得到初次牵伸;D2、浸浆梳毛将得到初次牵伸后的涤纶缆线导入浸浆槽,由特制的浆液浸泡8~15秒,出槽后通过梳毛装置对浸透浆液的涤纶缆线进行梳毛并清除杂质,使涤纶缆线表面光洁;D3、再牵伸固化将浸浆梳毛后的涤纶缆线导入特制的烘箱内,使涤纶缆线被加热软化后得到第二次牵伸并让浆液迅速固化,巩固涤纶缆线伸长率;D4、浸蜡将再牵伸固化后的涤纶缆线导入特制的蜡槽中,使涤纶缆线在熔化的石蜡中浸泡5~10秒钟;D5、抛光将浸蜡后的涤纶缆线除去多余的蜡液后,抛光成涤纶通丝线;D6、卷绕成筒将抛光后的涤纶通丝线卷绕成筒;D7、成绞将卷绕成筒的涤纶通丝线按照所需长度在成绞设备上卷绕成绞状,得到涤纶通丝线产品。步骤A制得的涤纶股线的捻度为200~850捻/米。步骤B制得的涤纶缆线的捻度为100~425捻/米。步骤D1中所述的初次牵伸的伸长率控制在8%-12%。步骤D2中所述的特制的浆液由35%-40%重量的环氧树脂、35%-40%重量的丙烯酸脂、10%-15%重量的藻类浆粉、5%-10%重量的固化剂和4%-6%重量的水配制而成。所述的固化剂选自酚醛改性胺或低分子量聚酰胺。步骤D3中所述的烘箱内的温度控制在60~220℃,固化后的涤纶缆线的伸长率控制在0.4‰以内,固化后的涤纶缆线的上浆率控制在6~11%。步骤D4中所述的涤纶缆线浸蜡后的上蜡率控制在7~19%。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特点:1、生产工艺先进,使用专用设备牵伸、浸浆梳毛、再牵伸固化、浸蜡、抛光、卷绕成筒,机械的匀速、张力始终保持一致,加之热处理定性使产品质量稳定,改变了以往手工浆纱、蜡光等繁重劳动,因人而异造成产品质量的差异及产品质量的不稳定等问题。2、使用适合涤纶通丝线生产的浆料,浆液固化后,该涤纶通丝线耐候性得到了大幅度的增强,耐干燥、耐潮湿,遇湿不变形,伸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3、通丝线材料质地的各项指标均比维纶要好,尤其单线强力高,耐磨擦,耐候性能好,其原料比较丰富且价格适中,制成涤纶通丝线后其价格不会超过麻通丝。4、传统的通丝生产,都由手工作来实现,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浆料残液和废物排放,污染环境,能耗也高,而本专利技术使用专用设备,不产生浆料残液和废物排放,能耗低,是节能型新型环保产品。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涤纶通丝线,是以纯涤纶纱为原料经并股加捻成缆线后再经处理成型制作而成的,其表面浸涂有一层石蜡。下面通过几个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涤纶通丝线的制作方法。实施例1用20特的纯涤纶纱以1股色纱与5股本白纱合并后加捻,控制捻度为700捻/米,制得涤纶股线;再将上述涤纶股线以5股合并加捻,控制捻度为300捻/米,制得夹花涤纶缆线。然后将上述涤纶缆线在卷绕设备上卷绕成筒线,引入专用设备,经专用设备上的罗拉牵引使涤纶缆线得到初次牵引和伸长(控制其伸长率为10%左右),接着将涤纶缆线导入浸浆槽,在通过浸浆槽时被特制的浆液(该浆液由37公斤环氧树脂、37公斤丙烯酸脂、13公斤藻类浆粉、8公斤酚醛改性胺和5公斤水配制而成)覆盖浸泡8~15秒,出浸浆槽时去除多余浆液,再通过梳毛装置对浸透浆液的涤纶缆线进行梳毛并清除杂质,使涤纶缆线表面光洁。然后将浸浆梳毛后的涤纶缆线导入特制的烘箱内,控制烘箱内的温度为60~220℃,使导入烘箱内的涤纶缆线被软化后得到第二次牵伸并让浆液迅速固化,达到产品定性的目的,巩固涤纶缆线伸长率,固化后的涤纶缆线的伸长率控制在0.4‰以内。固化后的涤纶缆线的上浆率为6~11%。接着将固化后的涤纶缆线导入特制的蜡槽中,使其在熔化的石蜡中浸泡5~10秒钟,使涤纶缆线表面浸涂一层石蜡(浸蜡后的涤纶缆线的上蜡率控制在7~19%)。接着将浸蜡后的涤纶缆线除去多余的蜡液并进行充分的抛光,经抛光后的涤纶缆线就成为光滑洁亮耐磨抗伸缩的涤纶通丝线。最后将抛光后的涤纶通丝线卷绕成筒,按照客户订单所需长度在成绞设备上卷绕成绞状,即成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涤纶通丝线产品,可供捆扎包装出厂。实施例2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其涤纶缆线是先用30特的纯涤纶纱以2股色纱与2股本白纱合并后加捻,控制捻度为600捻/米,制得涤纶股线;再将上述涤纶股线以6股合并加捻,控制捻度为400捻/米,制得夹花涤纶缆线。浸浆槽内的浆液由38公斤环氧树脂、36公斤丙烯酸脂、10公斤藻类浆粉、10公斤低分子量聚酰胺和6公斤水配制而成。实施例3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其涤纶缆线是先用40特的纯涤纶纱以3股色纱与2股本白纱合并后加捻,控制捻度为500捻/米,制得涤纶股线;再将上述涤纶股线以4股合并加捻,控制捻度为200捻/米,制得夹花涤纶缆线。浸浆槽内的浆液由35公斤环氧树脂、40公斤丙烯酸脂、15公斤藻类浆粉、6公斤酚醛改性胺和4公斤水配制而成。实施例4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其涤纶缆线是先用50特的纯涤纶纱以1股色纱与2股本白纱合并后加捻,控制捻度为400捻/米,制得涤纶股线;再将上述涤纶股线以3股合并加捻,控制捻度为150捻/米,制得夹花涤纶缆线。浸浆槽内的浆液由40公斤环氧树脂、35公斤丙烯酸脂、12公斤藻类浆粉、7公斤低分子量聚酰胺和6公斤水配制而成。实施例5基本步骤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的是,其涤纶缆线是先用53特的纯涤纶本白纱2股合并后加捻,控制捻度为300捻/米,制得涤纶股线;再将上述涤纶股线以2股合并加捻,控制捻度为100捻/米,制得白色涤纶缆线。浸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涤纶通丝线,其特征在于:以纯涤纶纱为原料经并股加捻成缆线 后再经处理成型制作而成,其表面浸涂有一层石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涤纶通丝线,其特征在于:以纯涤纶纱为原料经并股加捻成缆线后再经处理成型制作而成,其表面浸涂有一层石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通丝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纯涤纶纱包括15特~53特的纯涤纶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涤纶通丝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涤纶股线将15特~53特的纯涤纶纱以2股~6股合并后经加捻制得涤纶股线;B、制作涤纶缆线将步骤A制得的涤纶股线再以2~6股合并后经复捻制得涤纶缆线;C、卷绕成涤纶筒线将步骤B制得的涤纶缆线卷绕成涤纶筒线;D、将步骤C所得涤纶筒线引入专用设备经以下步骤处理制作成涤纶通丝线产品:D1、牵伸将步骤C所得涤纶筒线经专用设备上的罗拉牵引使涤纶缆线得到初次牵伸;D2、浸浆梳毛将得到初次牵伸后的涤纶缆线导入浸浆槽,由特制的浆液浸泡8~15秒,出槽后通过梳毛装置对浸透浆液的涤纶缆线进行梳毛并清除杂质,使涤纶缆线表面光洁;D3、再牵伸固化将浸浆梳毛后的涤纶缆线导入特制的烘箱内,使涤纶缆线被加热软化后得到第二次牵伸并让浆液迅速固化,巩固涤纶缆线伸长率;D4:浸蜡将再牵伸固化后的涤纶缆线导入特制的蜡槽中,使涤纶缆线在熔化的石蜡中浸泡5~10秒钟;D5:抛光将浸蜡后的涤纶缆线除去多余的蜡液后,抛光成涤纶通丝线;D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宗宝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中兴化纤原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