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21710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其中,该触控显示装置包括:金属层和多组有机发光单元,每组有机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单元,且所述每组有机发光单元中的有机发光单元共用一个阴极,所述阴极之间相互绝缘;其中,每个所述阴极与金属层构成一个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触控显示装置无需增加额外的检测机构,因此不存在较大的装配公差,能够提高触控显示装置对触控压力进行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介绍
与LCD(LiquidCrystalDisplay,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具有低能耗、生产成本低、自发光、宽视角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目前,在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手,也称为掌上电脑)以及数码相机等显示领域,OLED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LCD,尤其是AMOLED(ActiveMatrix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已经成为当今平板显示器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其中,像素驱动电路设计是AMOLED显示器的核心
技术实现思路
,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ForceTouch(压力感应)技术是指对外部受力能够实施探测的技术,这项技术很久前就运用在工业控制和医疗等领域。在苹果公司的带动下,许多厂商正在寻求合适的方案来实现ForceTouch在显示领域尤其是手机或平板电脑领域实现压力感应,这可以使客户得到更好的人机交互体验。但是,目前的设计方案需要在显示装置增加额外的检测机构,而且由于装配公差较大,这种设计方案对压力的检测准确性造成较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增加额外的检测机构的触控显示装置和驱动方法,实现显示装置的ForceTouch功能,由于触控显示装置无需增加额外的检测机构,因此不存在较大的装配公差,能够提高触控显示装置对触控压力进行检测的准确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金属层和多组有机发光单元,每组有机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单元,且所述每组有机发光单元中的有机发光单元共用一个阴极,所述阴极之间相互绝缘;其中,每个所述阴极与所述金属层构成一个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优选地,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每个所述阴极均包括触控电极和用于传输电信号的信号引线,所述信号引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所述信号引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域。优选地,分别朝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四条边方向延伸的所述信号引线数量相等。优选地,所述信号引线与所有所述触控电极同层形成。优选地,所述金属层包括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中框上的金属板;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阴极背向所述有机发光单元的方向,且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阴极之间设置有用于封装所述有机发光单元的封装层和预定高度的空隙。优选地,所述阴极的材料包括金属。优选地,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驱动模块,用于在压力扫描阶段,向每个所述阴极加载压力扫描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压力扫描阶段,检测每个所述阴极与所述金属层之间形成电容的电容变化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容变化数据和预置的电容变化数据与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压力值。优选地,所述驱动模块,还用于在显示阶段,向每个所述阴极加载公共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应用于上述触控显示装置,包括:在显示阶段,向每个所述阴极加载公共信号;在压力扫描阶段,向每个所述阴极加载压力扫描信号;在所述压力扫描阶段,检测每个所述阴极与所述金属层之间形成电容的电容变化数据;根据所述电容变化数据和预置的电容变化数据与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对应的压力值。优选地,所述电容变化数据包括:处于充电状态的所述电容达到预定电压值需要的充电时间;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所述充电时间与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对应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充电时间和所述第一对应关系,确定对应于所述充电时间的压力值。优选地,所述电容变化数据包括:处于充电状态的所述电容在预定充电时间结束时达到的电压值;所述对应关系包括:第二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所述电压值与压力值之间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对应的压力值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电压值和所述第二对应关系,确定对应于所述电压值的压力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通过将触控显示装置内部的有机发光单元分成多组,每组有机发光单元共用一个阴极,阴极之间相互绝缘,使每个阴极与显示装置内部的金属层形成电容式压力传感器,采用这种触控显示装置可以将ForceTouch装置与显示装置进行整合,降低制造成本,而且无需增加额外的检测机构,因此不存在较大的装配公差,能够提高触控显示装置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智能手机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阴极的形状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像素电路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驱动信号时序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流程图;图7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方式一确定压力感应值的示意图;图7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方式二确定压力感应值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目前,大多数智能手机、PAD或数码相机等使用OLED显示屏用于进行界面显示,尤其是很多智能手机使用AMOLED显示屏(这些设备都具有画面显示功能,以下称这些设备为显示装置)。以使用AMOLED显示屏的智能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的结构进行简要介绍:请参考图1,图1是根据现有技术的智能手机中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中可以看出,显示装置中有机发光单元的阴极是一个完整的平面结构,其和有机发光单元的阳极对应设置,这种结构无法感应到用户在触摸屏上(即图1中背板玻璃的下表面)施加的触控压力。可以看出,现有显示装置中有机发光单元的阴极是一个完整的平面结构,其并未得到有效利用而导致现有技术只能在显示装置的中框位置增加设置一个ForceTouch检测装置,才可以实现对触控压力进行检测的目的。基于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装置。该装置包括:金属层和多组有机发光单元,每组有机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单元,且所述每组有机发光单元中的有机发光单元共用一个阴极,所述阴极之间相互绝缘;其中,每个所述阴极与金属层构成一个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有机发光单元可以是有机发光二极管,对应于图1所示的显示装置,相当于将图1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分为多组,每组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共用一个阴极,所述阴极之间相互绝缘。由于现有的阴极(也可称为阴极层)是一个整个的平面结构,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在形成阴极层的时候形成多个相互绝缘的阴极(也可以称为小阴极),每个阴极与触控显示装置中预置的金属层形成一个电容结构,当电容结构的两板间距离由于受到触控操作的压力而变小时,电容值变大,如果压力较小,则电容值变大的幅度也较小,如果压力较大,则电容值变大的幅度也较大,基于这种检测原理可以实现对触控压力的大小进行检测,采用这种触控显示装置可以将ForceTouch装置与显示装置进行整合,而无需改动现有的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层和多组有机发光单元,每组有机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单元,且所述每组有机发光单元中的有机发光单元共用一个阴极,所述阴极之间相互绝缘;其中,每个所述阴极与所述金属层构成一个电容式压力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层和多组有机发光单元,每组有机发光单元包括多个有机发光单元,且所述每组有机发光单元中的有机发光单元共用一个阴极,所述阴极之间相互绝缘;其中,每个所述阴极与所述金属层构成一个电容式压力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域和围绕所述显示区域的非显示区域;每个所述阴极均包括触控电极和用于传输电信号的信号引线,所述信号引线的一端与所述触控电极连接,所述信号引线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非显示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分别朝向所述非显示区域的四条边方向延伸的所述信号引线数量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引线与所述触控电极同层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包括所述触控显示装置的中框上的金属板;所述金属层设置在所述阴极背向所述有机发光单元的方向,且所述金属层与所述阴极之间设置有用于封装所述有机发光单元的封装层和预定高度的空隙。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的材料包括金属。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模块,用于在压力扫描阶段,向每个所述阴极加载压力扫描信号;检测模块,用于在所述压力扫描阶段,检测每个所述阴极与所述金属层之间形成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鹏董学王海生陈小川丁小梁刘英明杨盛际赵卫杰李昌峰刘伟刘红娟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