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市政工程施工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介绍
工程项目的施工监测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传统可视监测方法还停留在数据报表的模式。建筑信息模型,简称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由于BIM技术具有信息化、可视化等特点,因此基于BIM的施工可视化监测在越江隧道中的应用对提升该类工程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工程的整体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现有技术中,专利文献CN105442642A公开了一种带有时间轴和变形色彩的三维可视化基坑监测数据方法,将基坑监测数据采用带有时间轴和变形色彩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展现,减少监测人员对基坑变形情况核查的工作量;专利文献CN105825009A公开了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桥梁竖向变形性能预警方法,将桥梁健康监测系统与BIM技术结合,桥梁竖向挠度的实时监测数据反映在桥梁模型上,该两种方法在建立BI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根据监测方案的监测点布置构建监测点BIM模型;步骤2,将所述监测点BIM模型和土建BIM模型、市政管线BIM模型、周边建筑三维模型整合,形成监测可视化模型;步骤3,将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与所述监测可视化模型中相应的点相匹配;步骤4,设置所有监测点的阈值;步骤5,将所有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与相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使得所述监测可视化模型中相应的点显示不同的报警颜色;步骤6,将监测数据超过阈值的监测点的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关的邮箱或者移动设备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根据监测方案的监测点布置构建监测点BIM模型;步骤2,将所述监测点BIM模型和土建BIM模型、市政管线BIM模型、周边建筑三维模型整合,形成监测可视化模型;步骤3,将各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与所述监测可视化模型中相应的点相匹配;步骤4,设置所有监测点的阈值;步骤5,将所有监测点的监测数据与相对应的阈值进行比较得到比较结果,并根据比较结果使得所述监测可视化模型中相应的点显示不同的报警颜色;步骤6,将监测数据超过阈值的监测点的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关的邮箱或者移动设备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监测点BIM模型包含每个监测点的位置坐标、监测点类型、编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步骤3中,匹配前,将各监测点监测的监测数据编号,编号与所述监测点BIM模型中相对应的点的编号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监测点BIM模型和土建BIM模型、市政管线BIM模型、周边建筑三维模型基于同一地理坐标基点进行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监测点阈值设置时,将每个监测点依次设置阈值,或者将相同类别的监测点划分后统一设置阈值。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市政工程施工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监测可视化模型中的点显示的报警颜色与所述比较结果之间有以下三种情况:当监测数据小于阈值的80%,所述监测可视化模型中相应的点显示绿色,一级报警;当监测数据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祥平,刘艳滨,张湄,严佳梁,巴雅吉呼,段创峰,滕丽,顾沉颖,胡珉,喻钢,杨子松,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地下空间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