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金圣恩专利>正文

工业安全手套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137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通过高密度聚乙烯纤维而具有伸缩性和舒适的穿着感、并通过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加强耐切断性的工业安全手套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业安全手套,用在聚氨酯系纤维周围缠绕高密度聚乙烯(HDPE)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aramid)纤维的包覆纱来编织手套主体,并在该手套主体表面上形成由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Nitrile  Butadiene  Rubber)胶乳树脂中任一种构成的、具有微细气孔细胞结构的涂层膜。由此,使工作安全手套具有卫生,且具有优良的耐切断性和穿着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需要耐切断性的操作中使用的工业安全手套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使用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高密度聚乙烯(HDPE)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aramid)纤维编织手套,来使手套具备伸缩性和舒适的穿着感、并大大加强耐切断性的工业安全手套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一般在需要耐切断性的操作环境下,主要使用了采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编织的手套,但是存在重且穿着感差而操作性不高的缺点。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的手套虽然伸缩性和穿着感优良,但是其耐切断性不如采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手套。因此,与钢丝(stainlesswire)或玻璃纤维(glassfiber)一起包覆编织来加强强度,但是由于伸缩性和穿着感等较差,不适合在反复操作的工业环境中使用。另一方面,有在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手套表面涂敷天然橡胶的安全手套,但是这种手套由于没有通气性,造成使用者产生皮肤不适和疲劳感等。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如下的工业安全手套及其制造方法,该工业安全手套使用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编织手套,来使手套具有伸缩性和舒适的穿着感并大大加强耐切断性,并且在手套上形成以聚氨酯树脂或者合成橡胶NBR(Nitrile Butadiene Rubber,即丁腈橡胶)胶乳树脂中-->的任一种来形成的涂层膜,该涂层膜具有微细气孔细胞结构,从而该手套卫生、且具有优良的弹性、穿着感和耐磨损性。为了实现如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安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用在聚氨酯系纤维周围缠绕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包覆纱编织;涂层膜,涂敷在上述手套主体的表面,由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的任一种构成;以及,在形成上述涂层膜时,通过与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任一种混合的水溶性溶剂的溶解,使上述涂层膜组织产生变化而在上述涂层膜形成的对上述手套主体赋予通气性的微细气孔细胞结构。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安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编织成在表面露出在聚氨酯系纤维周围缠绕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的包覆纱、在里面露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从而具有由上述包覆纱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构成的双重组织;涂层膜,涂敷在上述手套主体的表面,由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任一种构成;以及,在形成上述涂层膜时,通过与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任一种混合的水溶性溶剂的溶解,使上述涂层膜组织产生变化而在上述涂层膜形成的对上述手套主体赋予通气性的微细气孔细胞结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安全手套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得手套主体的步骤,该手套主体用在聚氨酯系纤维周围缠绕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包覆纱来编织,或者编织成在表面露出在聚氨酯系纤维周围缠绕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的包覆纱、在里面露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准备涂层物质的步骤,将要涂敷在上述手套主体上的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的任一种与水溶性溶剂按一定比率混合而成该涂层物质;把上述手套主体在上述涂层物质中浸放1~2秒钟,在上述手套主体表面上形成涂层膜的步骤;把上述形成有涂层膜的手套主体在常温下在水中浸放一个小时来溶解水溶性溶剂,以使上述涂层膜具有微细气孔细胞结构的步骤;以及,对-->涂敷有具有上述微细气孔细胞结构的涂层膜的手套主体吹热风,来使其干燥的步骤。上述目的以及优点,还有其他特征是通过参照附图的说明更明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安全手套的手心侧照片。图2是表示在编织本专利技术的手套时使用的第一包覆纱的图。图3是表示把使用图2的第一包覆纱编织的手套主体得组织放大一部分的图。图4是表示编织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安全手套时使用的第二包覆纱的图。图5是表示将使用图4的第二包覆纱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两股线来编织的手套主体组织放大一部分的图。图6是只放大图1A部分的截面图。其中1:手套主体10:第一包覆纱图11,21:聚氨酯系纤维(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13,23:高密度聚乙烯纤维15,30:芳香族聚酰胺纤维20:第二包覆纱100:涂层膜200:微细气孔细胞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更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例。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安全手套的手心侧照片。图2是表示在编织本专利技术的手套时使用的第一包覆纱的图。图3是表示把使用图2的第-->一包覆纱编织的手套主体得组织放大一部分的图。图4是表示编织本专利技术的工业安全手套时使用的第二包覆纱的图。图5是表示将使用图4的第二包覆纱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两股线来编织的手套主体组织放大一部分的图。图6是只放大图1A部分的截面图。如图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安全手套包括:编织的手套主体1;涂敷在上述手套主体1表面上的由聚氨酯树脂或者合成橡胶NBR(丁腈橡胶)胶乳树脂中的任一种来形成的涂层膜100;以及形成在上述涂层膜100上的微细气孔细胞结构(Micro Phorus Cell Structure)200。如图2以及图3所示,上述手套主体1是用第一包覆纱10来编制的,该第一包覆纱10是在聚氨酯系纤维即斯潘德克斯弹性纤维11的周围按一定倍率缠绕高密度聚乙烯(HDPE)纤维13和芳香族聚酰胺(aramid)纤维15而成的。此外,与此不同,也可以如图4以及图5所示编制,即在上述手套主体1的表面露出在聚氨酯系纤维21周围缠绕高密度聚乙烯纤维23的第二包覆纱20,在里面则露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30,从而内外部分使用不同纱来编制成双重的优秀织品。这样制作的上述手套主体1通过高密度聚乙烯纤维13、23具备伸缩性和穿着感,并通过芳香族聚酰胺纤维15、30来加强耐切断性,由此解决了碰到尖锐东西时容易撕破等等现有问题。上述涂层膜100只涂敷在上述手套主体1的整体或者手心部位,起到上述手套主体1的穿着感、耐磨损性以及防滑功能。如图6所示,上述微细细胞结构200在形成上述涂层膜100时形成,以对上述手套主体1赋予通气性,可代替现有的编织手套,使用时保持卫生。对其具体原因,则在以下上述手套主体1表面上形成涂层膜100的制造例中说明。在本制造例中,说明在利用第一包覆纱10编织的手套主体1上使用聚氨酯纤维来形成涂层膜100的过程,其过程与使用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形成涂层膜100的过程相同。<制造例><步骤1>:编织手套的步骤-->利用在聚氨酯系纤维11周围按一定倍率缠绕高密度聚乙烯纤维13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15的第一包覆纱10,来编织手套主体1。<步骤2>:准备聚氨酯涂层物的步骤准备聚氨酯涂层物质,该聚氨酯涂层物质是将要涂敷在上述手套主体1上的聚氨酯树脂和水溶性溶剂DMF按1.2∶1的比率混合而成的。<步骤3>:形成聚氨酯涂层膜的步骤把上述手套主体1在聚氨酯涂层物质中浸放1~2秒钟后取出,以在上述手套主体1的整个表面上形成薄薄的聚氨酯涂层膜100。<步骤4>:形成微细气孔细胞结构(Micro Phorus Cell Structure)的步骤将在步骤2形成聚氨酯涂层膜100的手套主体1迅速浸在水里。把形成有聚氨酯涂层膜100的手套主体1迅速浸在水里的原因是,为了在聚氨酯涂层膜100硬化之前把水溶性溶剂DMF溶解在水中,在常温下浸渍60分钟。水溶性溶剂DMF被溶解,而聚氨酯涂层膜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业安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用在聚氨酯系纤维周围缠绕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包覆纱编织;涂层膜,涂敷在上述手套主体的表面,由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的任一种构成;以及在形成上 述涂层膜时,通过与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任一种混合的水溶性溶剂的溶解,使上述涂层膜组织产生变化而在上述涂层膜形成的对上述手套主体赋予通气性的微细气孔细胞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6-2-14 10-2006-00141551、一种工业安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用在聚氨酯系纤维周围缠绕高密度聚乙烯纤维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的包覆纱编织;涂层膜,涂敷在上述手套主体的表面,由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的任一种构成;以及在形成上述涂层膜时,通过与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任一种混合的水溶性溶剂的溶解,使上述涂层膜组织产生变化而在上述涂层膜形成的对上述手套主体赋予通气性的微细气孔细胞结构。2、一种工业安全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主体,编织成在表面露出在聚氨酯系纤维周围缠绕高密度聚乙烯纤维的包覆纱、在里面露出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从而具有由上述包覆纱和芳香族聚酰胺纤维构成的双重组织;涂层膜,涂敷在上述手套主体的表面,由聚氨酯树脂或合成橡胶NBR胶乳树脂中任一种构成;以及在形成上述涂层膜时,通过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圣恩
申请(专利权)人:金圣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