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610588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1:54
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步骤包括:将T型管的钻孔连接支管与瓦斯抽排钻孔连通,将T型管的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与瓦斯流量表的进气端连通,将T型管的U型管连接支管与U型管的进水端连通;使钻孔连接支管和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瓦斯流量表的进气端高于T型管的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最高面10‑20cm;使U型管的出水端的端面低于T型管的U型管连接支管的端面5cm,并从U型管的出水端注水,当水面与U型管的出水端端面齐平时停止注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简便快捷,煤矿井下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钻孔内积水随时排放,流量监测数据准确、直观,可监测瓦斯抽排累计总量和瞬时流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因为钻孔内含水、放水器放水不及时以及人工测试误差等因素的存在,煤矿瓦斯流量考察往往不准确,进而导致瓦斯治理区域效果不明确。目前,现有技术仍然无法消除钻孔内含水、放水器放水不及时以及人工测试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无法满足瓦斯治理效果考察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消除钻孔内含水、放水器放水不及时以及人工测试误差等对瓦斯流量监测的不利影响,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步骤包括:(a)将T型管的钻孔连接支管与瓦斯抽排钻孔连通,将T型管的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与瓦斯流量表的进气端连通,将T型管的U型管连接支管与U型管的进水端连通;(b)使所述钻孔连接支管和所述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所述瓦斯流量表的进气端高于所述T型管的所述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最高面10-20cm;(c)使所述U型管的出水端的端面低于所述T型管的U型管连接支管的端面5cm,并从所述U型管的出水端注水,当水面与所述U型管的出水端端面齐平时停止注水;(e)将所述瓦斯流量表的出气端与瓦斯抽采管路连接;(f)开始监测所述瓦斯抽排钻孔瓦斯抽排量,当所述瓦斯流量表的示数开始滚动时,记录瓦斯抽排流量值作为监测的初始值,将此次记录时刻作为监测的初始时刻,每隔1min记录一次所述瓦斯流量表的示数,记录2-5min所述瓦斯流量表的示数,并计算与初始时刻的示数差值,取平均值作为所述瓦斯抽排钻孔1min内的瓦斯抽排量,同时作为所述瓦斯抽排钻孔的瞬时抽排量,计算t时刻所述瓦斯流量表的示数与初始时刻的示数差值,得到t时刻的所述瓦斯抽排钻孔的累计抽排总量。在上述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中,所述瓦斯流量表是一种膜式防逆流装置,量程为1.6-2.5m3/h,工作压力为±0.5-10kPa。在上述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中,在所述T型管的钻孔连接支管与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之间开设有测气孔,在步骤(e),通过所述测气孔截取一定体积的瓦斯,测定所述瓦斯抽排管路内的瓦斯浓度。在步骤(f)后,将所述瓦斯流量表的出气端与所述瓦斯抽采管路断开,与大气连通,监测常压下所述瓦斯抽排钻孔内的瓦斯自然涌出量。在上述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中,在将所述T型管的U型管连接支管与所述U型管连通前,先连接一个止水阀。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简便快捷,煤矿井下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钻孔内积水随时排放,流量监测数据准确、直观,可监测瓦斯抽排累计总量和瞬时流量,对现场准确测定煤层透气性系数、钻孔瓦斯排放特征具有重要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实施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T型管,2-U型管,3-瓦斯流量表,4-瓦斯抽排钻孔,5-瓦斯抽采管路,101-钻孔连接支管,102-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3-U型管连接支管,201-进水端,202-出水端,301-进气端,302-出气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步骤包括:(a)将T型管1的钻孔连接支管101与瓦斯抽排钻孔4连通,将T型管1的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与瓦斯流量表3的进气端301连通,将T型管1的U型管连接支管103通过一个止水阀与U型管2的进水端201连通;(b)使所述钻孔连接支管101和所述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进气端301高于所述T型管的所述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最高面10-20cm;(c)使所述U型管2的出水端202的端面低于所述T型管1的U型管连接支管103的端面5cm,并从所述U型管2的出水端202注水,当水面与所述U型管2的出水端202端面齐平时停止注水;(e)将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出气端302与瓦斯抽采管路5连接;(f)开始监测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瓦斯抽排量,当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开始滚动时,记录瓦斯抽排流量值作为监测的初始值,将此次记录时刻作为监测的初始时刻,每隔1min记录一次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记录2-5min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并计算与初始时刻的示数差值,取平均值作为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在1min内的瓦斯抽排量,同时作为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的瞬时抽排量,计算t时刻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与初始时刻的示数差值,得到t时刻的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的累计抽排总量。(g)将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出气端302与所述瓦斯抽采管路5断开,与大气连通,监测常压下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内的瓦斯自然涌出量。所述瓦斯流量表3是一种膜式防逆流装置,量程为1.6-2.5m3/h,工作压力为±0.5-10kPa。在所述T型管1的钻孔连接支管101与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之间开设有测气孔104,在步骤(e),通过所述测气孔104截取一定体积的瓦斯,测定所述瓦斯抽排管路5内的瓦斯浓度。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a)将T型管(1)的钻孔连接支管(101)与瓦斯抽排钻孔(4)连通,将T型管(1)的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与瓦斯流量表(3)的进气端(301)连通,将T型管(1)的U型管连接支管(103)与U型管(2)的进水端(201)连通;(b)使所述钻孔连接支管(101)和所述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进气端(301)高于所述T型管的所述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最高面10‑20cm;(c)使所述U型管(2)的出水端(202)的端面低于所述T型管(1)的U型管连接支管(103)的端面5cm,并从所述U型管(2)的出水端(202)注水,当水面与所述U型管(2)的出水端(202)端面齐平时停止注水;(e)将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出气端(302)与瓦斯抽采管路(5)连接;(f)开始监测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瓦斯抽排量,当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开始滚动时,记录瓦斯抽排流量值作为监测的初始值,将此次记录时刻作为监测的初始时刻,每隔1min记录一次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记录2‑5min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并计算与初始时刻的示数差值,取平均值作为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1min内的瓦斯抽排量,同时作为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的瞬时抽排量,计算t时刻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与初始时刻的示数差值,得到t时刻的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的累计抽排总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钻孔气水分离式瓦斯抽排量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包括:(a)将T型管(1)的钻孔连接支管(101)与瓦斯抽排钻孔(4)连通,将T型管(1)的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与瓦斯流量表(3)的进气端(301)连通,将T型管(1)的U型管连接支管(103)与U型管(2)的进水端(201)连通;(b)使所述钻孔连接支管(101)和所述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与水平面呈10°-30°夹角,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进气端(301)高于所述T型管的所述瓦斯流量表连接支管(102)最高面10-20cm;(c)使所述U型管(2)的出水端(202)的端面低于所述T型管(1)的U型管连接支管(103)的端面5cm,并从所述U型管(2)的出水端(202)注水,当水面与所述U型管(2)的出水端(202)端面齐平时停止注水;(e)将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出气端(302)与瓦斯抽采管路(5)连接;(f)开始监测所述瓦斯抽排钻孔(4)瓦斯抽排量,当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开始滚动时,记录瓦斯抽排流量值作为监测的初始值,将此次记录时刻作为监测的初始时刻,每隔1min记录一次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记录2-5min所述瓦斯流量表(3)的示数,并计算与初始时刻的示数差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华张浪汪东沈春明张慧杰孙晓军程志恒侯金玲张书林张学超刘晓刚
申请(专利权)人: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