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莲专利>正文

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60771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4 0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包括堤坝,所述堤坝的一侧设有缓冲坡,缓冲坡的内部埋设有防浪墙,且相邻防浪墙间的缓冲坡上开设有第一回水口,所述第一回水口连接设置在缓冲坡内部的第二回水通道,缓冲坡的一侧设有过度平台,所述过度平台上开设有第二回水口,且第二回水口连接设置在过度平台内部的第一回水通道,所述第一回水通道与第二回水通道为连通状态,所述过度平台的一侧设有冲击坡,所述冲击坡的冲击面上设有凸块,且相邻凸块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设置在冲击坡内部的第三回水通道与第一回水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自身结构牢固,具有良好的防冲击效果,可有效的延长堤坝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为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
技术介绍
为保护水利枢纽、江河堤岸和海洋岸边等不被洪水或者潮水冲刷,防止泥沙阻塞河道为防止水土流失,保护植被,常常会采用在河道、塘堰、水库及海岸等修建堤坝,边坡陡坎处砌石或者混凝土浇筑,从而采用此类方式对其进行保护。但这些方式采用一般的围挡方式,就是简单的铺设石头,将石头堆砌起来以便构成一道防护墙,这样的施工方式不仅施工效率低下,而且还不能有效减少河水对堤坝的冲击,且容易造成冲塌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包括堤坝,所述堤坝的一侧设有缓冲坡,缓冲坡的内部埋设有防浪墙,所述防浪墙的顶端延伸至缓冲坡的上方位置,且相邻防浪墙间的缓冲坡上开设有第一回水口,所述第一回水口连接设置在缓冲坡内部的第二回水通道,缓冲坡的一侧设有过度平台,所述过度平台上开设有第二回水口,且第二回水口连接设置在过度平台内部的第一回水通道,所述第一回水通道与第二回水通道为连通状态,所述过度平台的一侧设有冲击坡,且冲击坡的水平面高于过度平台的水平面,所述冲击坡的冲击面上设有凸块,且相邻凸块间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设置在冲击坡内部的第三回水通道与第一回水通道连通。优选的,所述第一回水口、第二回水口以及通孔处均安装有滤网。优选的,所述凸块为半圆形。优选的,所述冲击坡的表面覆盖有金刚丝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冲击面上设置的半圆形凸块,可有效的分拨水流的冲击力量,从而减少冲击面所受到的水流的冲击力,且冲击面上设置的通孔,能有效的对水流起到导流作用,进一步减小水流对冲击坡的作用力,冲击面表面覆盖的金刚丝网,使得冲击坡能够长时间的抵抗水的浸泡、冲刷而不会变质,设置在冲击坡和缓冲坡之间的过度平台,可以缓解水流越过冲击坡时对缓冲坡的冲击力,且缓冲坡上设有的防浪墙,有效的减小了海浪对堤坝的冲击,避免了堤坝因水流冲击而造成的损害,本技术自身结构牢固,具有良好的防冲击效果,可有效的延长堤坝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堤坝;2-第二回水通道;3-缓冲坡;4-防浪墙;5-第一回水通道;6-滤网;7-过度平台;8-金刚丝网;9-凸块;10-第三回水通道;11-冲击坡;12-第一回水口;13-第二回水口;14-冲击面;15-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包括堤坝1,堤坝1的一侧设有缓冲坡3,缓冲坡3的内部埋设有防浪墙4,防浪墙4的顶端延伸至缓冲坡3的上方位置,防浪墙4可有效的阻挡水流对缓冲坡3的正面冲击力,且相邻防浪墙4间的缓冲坡3上开设有第一回水口12,第一回水口12连接设置在缓冲坡3内部的第二回水通道2,残留在相邻防浪墙4之间的水可通过第一回水口12经过第二回水通道2进行回流,缓冲坡3的一侧设有过度平台7,过度平台7上开设有第二回水口13,且第二回水口13连接设置在过度平台7内部的第一回水通道5,过度平台7通过第二回水口13将经过过度平台7的水流的一部分通过第一回水通道5进行回流,从而减缓水流对缓冲坡3的冲击力度,第一回水通道5与第二回水通道2为连通状态,过度平台7的一侧设有冲击坡11,且冲击坡11的水平面高于过度平台7的水平面,冲击坡11的冲击面14上设有凸块9,凸块9用于对水流的分拨,从而减少水流会对冲击面14的冲击力度,且相邻凸块9间开设有通孔15,通孔15通过设置在冲击坡11内部的第三回水通道10与第一回水通道5连通,通过连接通孔15的第三回水通道10对冲击来的水流进行导流,进一步减少水流的对冲击面14的冲击力度,第一回水口12、第二回水口13以及通孔15处均安装有滤网6,滤网6用于避免水流中的杂物造成第一回水通道5、第二回水通道2或第三回水通道10的堵塞,凸块9为半圆形,半圆形具有分拨作用,冲击坡11的表面覆盖有金刚丝网8,金刚丝网8使得冲击坡11能够长时间的抵抗水的浸泡、冲刷而不会变质。工作原理:使用时,当水流涌向堤坝1时,水流首先撞击在冲击坡11上,在经过冲击坡11的冲击面14上的半圆形凸块9分拨后,一部分通过通孔15经过第三回水通道10和第一回水通道5进行回流,另一部分越过冲击坡11进入过度平台7,水流在经过过度平台7的时,一部分通过第二回水口13进入第一回水通道5内进行回流,另一部分流向缓冲坡3,逐级经过缓冲坡3声设置的防浪墙4后,在没有后续力量的情况下将进行回流,从而有效的减少了水流对堤坝1的冲击力。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包括堤坝(1),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1)的一侧设有缓冲坡(3),缓冲坡(3)的内部埋设有防浪墙(4),所述防浪墙(4)的顶端延伸至缓冲坡(3)的上方位置,且相邻防浪墙(4)间的缓冲坡(3)上开设有第一回水口(12),所述第一回水口(12)连接设置在缓冲坡(3)内部的第二回水通道(2),缓冲坡(3)的一侧设有过度平台(7),所述过度平台(7)上开设有第二回水口(13),且第二回水口(13)连接设置在过度平台(7)内部的第一回水通道(5),所述第一回水通道(5)与第二回水通道(2)为连通状态,所述过度平台(7)的一侧设有冲击坡(11),且冲击坡(11)的水平面高于过度平台(7)的水平面,所述冲击坡(11)的冲击面(14)上设有凸块(9),且相邻凸块(9)间开设有通孔(15),所述通孔(15)通过设置在冲击坡(11)内部的第三回水通道(10)与第一回水通道(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冲的水利工程堤坝,包括堤坝(1),其特征在于:所述堤坝(1)的一侧设有缓冲坡(3),缓冲坡(3)的内部埋设有防浪墙(4),所述防浪墙(4)的顶端延伸至缓冲坡(3)的上方位置,且相邻防浪墙(4)间的缓冲坡(3)上开设有第一回水口(12),所述第一回水口(12)连接设置在缓冲坡(3)内部的第二回水通道(2),缓冲坡(3)的一侧设有过度平台(7),所述过度平台(7)上开设有第二回水口(13),且第二回水口(13)连接设置在过度平台(7)内部的第一回水通道(5),所述第一回水通道(5)与第二回水通道(2)为连通状态,所述过度平台(7)的一侧设有冲击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莲孟怡凯何文浩曹丽娟陆佳炜
申请(专利权)人:薛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