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60172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包括电机、水泵、中心轴和耙吸部件,电机设置在水泵的上方,耙吸部件设置在水泵的下方的吸入口处,电机、水泵共中心轴布置,更易于安装、使用;水泵下方的吸入口处还设置有耙吸装置,能有效的过滤掉大量的碎煤、碎石等影响水泵工作的杂质,降低水泵的使用风险,延长使用寿命;耙吸部件上安装有感应启停部件,根据预先设定的开、停机液位来实现水泵的自动启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轻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矿机械,特别是涉及一种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煤矿采掘面废水的排放大多采用立式管道泵排水作业,该泵具有占地面积小、安装简单方便等特点;但缺点同样突出,由于采掘面区域在工作中会有大量的硬度较高的碎煤渣、碎土石等掉落到地面上,由于泵本身的体积较小,这种混合了杂物的废水在水泵工作中容易造成水泵的堵塞或损坏,随着水位下降,会有大量的含有杂物的废水无法排出,淤积在巷道内,给生产带来不便因此,如何将煤矿采掘面的废水快速有效地排出成为现在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有效排出煤矿采掘面区域内含有杂质的废水,并且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包括电机、水泵、中心轴和耙吸部件,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水泵的上方,所述耙吸部件设置在所述水泵的下方;所述电机包括机体和电机壳,所述水泵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盖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方,所述电机壳的下端与所述泵盖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顶端设置有电机接线盒,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电机壳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泵盖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中心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所述中心轴底端贯穿所述水泵并连接有叶轮,所述中心轴与所述泵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耙吸部件上设置有吸液口,所述吸液口与所述中心轴同心设置,所述吸液口与所述水泵底部的液体通道相连,所述液体通道的一侧还连接有排液管。可选的,所述叶轮为开式结构,所述叶轮底端还连接有旋风轮,所述旋风轮与所述叶轮同心设置。可选的,所述泵体底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耐磨板,所述耐磨板位于所述叶轮前端,所述耐磨板上还开设有切割槽。可选的,所述叶轮和耐磨板的表面喷涂有耐磨涂层。可选的,所述耙吸部件上安装有感应启停部件,所述感应启停部件根据预先设定的开、停机液位来实现所述水泵的自动启停。可选的,所述密封装置为机械密封。可选的,所述电机壳的下端与所述泵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泵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方。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能将污水中的碎煤、碎石等杂质进行粉碎,能有效过滤掉大量杂质,降低泵的使用风险,延长使用寿命;耙吸部件上安装有感应启停部件,实现水泵的自动启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轻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采用整体模块化设计,拆卸、装配、维修更加简单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耙吸部件,2为泵体,3为泵盖,4为中心轴,5为机体,6为电机壳,7为电机接线盒,8为吸液口,9为叶轮,10为旋风轮,11为排液管,12为密封装置,13为螺栓,14为第一轴承,15为第二轴承,16为耐磨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有效排出煤矿采掘面区域内含有杂质的废水,并且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电机、水泵、中心轴4和耙吸部件1,电机设置在水泵的上方,耙吸部件1设置在水泵的下方的吸入口处;电机包括机体5和电机壳6,水泵包括泵体2和泵盖3,泵盖3固定在泵体2上方,电机壳6的下端与泵盖3固定连接,电机壳6顶端设置有电机接线盒7,用于连接电源;电机壳6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14,泵盖3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二轴承15,中心轴4依次贯穿第一轴承14与第二轴承15,中心轴4底端贯穿水泵并连接有叶轮9,中心轴4与泵体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12,密封装置12为机械密封;耙吸部件1上设置有吸液口8,吸液口8与中心轴4同心设置,吸液口8与水泵底部的液体通道相连,液体通道的一侧还连接有排液管11。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水泵安装到泵位,使水位完全没过叶轮9,且必须保证水位低于第二轴承15,然后将软管与水泵的排液管11相连,设置起、停液位后,启动电机,电机通过中心轴4带动水泵工作,污水由水泵入口处的耙吸部件1过滤后进入泵体2,经叶轮9加速后由排液管11排出。在水泵将水排出后,液位会下降,当需要再次启动水泵排水时,可能会出现液位低于水泵叶轮9的情况出现,为避免这种情况,该水泵采用可调式安装方式,使水泵的安装高度可根据液位的变化进行调节,保证水泵的及时启动。本技术的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采用电机、水泵共中心轴4的布置方式,减小了装置高度,而且采用的是立式安装,吸入口在装置底部,无需连接其他管路,在空间有限的采掘面上更易于安装、使用。水泵下方的吸入口处还设置有耙吸部件1,耙吸部件1包括钉耙状的耙头和吸液口,耙头能有效的过滤掉大量的碎煤、碎石等影响水泵工作的杂质,降低水泵的使用风险,延长使用寿命。叶轮9底端还连接有旋风轮10,旋风轮10与叶轮9同心设置,该结构设计可提高泵的汽蚀性能,提高泵的工作效率;另外该旋风轮10能将绝大部分吸入的大尺寸杂质搅碎,有效的降低泵被堵住的风险。叶轮9为开式结构,泵体2底端通过螺栓13固定有耐磨板16,此时耐磨板16位于叶轮9前端,耐磨板16上开有切割槽,水泵工作时,叶轮9与耐磨板16是相对运动的,这样就可以降低水泵堵住的风险,同时叶轮9和耐磨板16对吸入的部分杂物也起到研磨、切割效果,使其更容易排出。叶轮9和耐磨板16的表面采用等离子喷涂、火焰喷涂、超音速喷涂或电弧喷涂等喷涂技术,喷涂有耐磨涂层,可以是陶瓷涂层、金属耐磨涂层或碳化钨涂层等,增加了两者的硬度、耐磨损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也可以采用其他能起到上述作用的耐磨涂层技术对叶轮9和耐磨板16进行喷涂。耙吸部件1上安装有感应启停部件,感应启停部件可以是液位感应开关,液位感应开关与电机、电机接线盒串联,预先设定好开、停机液位后,当污水达到指定液位时,液位感应开关闭合,电机通电带动水泵工作,当污水低于指定液位时,液位感应开关断开,水泵停止工作;通过液位感应开关感应污水的液位,来控制水泵的开关,实现水泵的自动启停,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减轻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本技术的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采用整体模块化设计,而且电机壳6的下端与泵盖3通过螺栓13固定连接,泵盖3也通过螺栓13固定在泵体2上方,拆卸、装配、维修更加简单方便。本技术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水泵、中心轴和耙吸部件,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水泵的上方,所述耙吸部件设置在所述水泵的下方;所述电机包括机体和电机壳,所述水泵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盖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方,所述电机壳的下端与所述泵盖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顶端设置有电机接线盒,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电机壳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泵盖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中心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所述中心轴底端贯穿所述水泵并连接有叶轮,所述中心轴与所述泵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耙吸部件上设置有吸液口,所述吸液口与所述中心轴同心设置,所述吸液口与所述水泵底部的液体通道相连,所述液体通道的一侧还连接有排液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水泵、中心轴和耙吸部件,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水泵的上方,所述耙吸部件设置在所述水泵的下方;所述电机包括机体和电机壳,所述水泵包括泵体和泵盖,所述泵盖固定在所述泵体上方,所述电机壳的下端与所述泵盖固定连接,所述电机壳顶端设置有电机接线盒,用于连接电源;所述电机壳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泵盖的顶端中心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中心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所述中心轴底端贯穿所述水泵并连接有叶轮,所述中心轴与所述泵体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所述耙吸部件上设置有吸液口,所述吸液口与所述中心轴同心设置,所述吸液口与所述水泵底部的液体通道相连,所述液体通道的一侧还连接有排液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采掘面无故障耙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为开式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光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鸿泽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