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82510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13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便携式晴雨笠,突破传统晴雨笠的构造形式,操作驱动装置对各被驱动部进行向下推拉驱动,使各被驱动部同时带动各杆连接部及整个各支撑杆依靠各相应第一枢接部相对于各豁口向上翻转而向外张开,使笠面向外撑开,实现晴雨笠的使用状态;当不使用时,操作驱动装置,使各被驱动部不再受到驱动装置的驱动,在笠面收缩力等力的作用下,各支撑杆依靠各相应第一枢接部相对于各豁口向下翻转而向内收合,使笠面向内折叠收合,同时各被驱动部向内向上摆动,下次使用时供驱动装置重新进行驱动。如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传统晴雨笠的功能的同时,在不使用时又可折叠收合在一起,体积小不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和存放,张合操作灵活,实用性强。

A portable rain ha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ortable rain hat, breakthrough structure form of traditional rain Li, the operation of the device is driven by a downward push pull drive, the driven part and drive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rod of each supporting rod on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pivot portion with respect to the exclusion of mouth turned upward and outward open so, don a distraction, barometer Sedley use state; when not in use, the operation of driving device, the driven part no longer driven by the driving device, in the face Li contraction force, each supporting rod on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pivot portion relative to the gap and turned down and inward collection so, don inwardly folded, and the driven part swing inward, and drive to drive next time. So, the invention has the traditional rain Li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when not in use folded together, small size does not occupy space, convenient carrying and storage, a flexible operation, strong practic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晴雨笠
本专利技术涉及日常生活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收合的便携式晴雨笠。
技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晴雨笠的结构已为公知,最传统的是草帽类的晴雨笠,近几年市场上出现了通过笠骨架支撑防雨的笠面构成比较新式的晴雨笠,应用较广泛。但是当晴雨笠不使用时,晴雨笠本身的蓬松特性就显得很占用空间,给人们一种无处摆放的感觉,并且很不方便随身携带,其实用性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传统晴雨笠的功能的同时,在不使用时又可折叠收合在一起,体积小不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和存放,张合操作灵活,实用性强的便携式晴雨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包括晴雨笠主体,所述晴雨笠主体包括撑起笠面的笠骨架;还包括承载所述笠骨架的承载装置,和驱动笠骨架张合的驱动装置;所述笠骨架包括多个环绕所述承载装置呈辐射状排列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处于内端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的杆连接部;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处于上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上连接部和处于下部与所述杆连接部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上连接部下端并向下延伸的下环形凸起,所述下环形凸起形成有多个与各所述杆连接部连接的豁口,各所述杆连接部一一伸入各所述豁口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豁口枢接在一起可上下翻转,所述杆连接部包括与所述豁口枢接的第一枢接部和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而依靠第一枢接部上下翻转的被驱动部。所述下环形凸起具有由下环形凸起围成的内腔,所述第一枢接部处于所述杆连接部的上部与所述豁口的上部枢接在一起,所述被驱动部处于所述杆连接部的下部并伸入所述内腔内,所述驱动装置由上至下伸入所述内腔内对所述被驱动部进行驱动。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容置于所述内腔内抵顶于各所述被驱动部上方的抵顶块,和由上至下伸入所述内腔内对抵顶块进行驱动的驱动杆;所述抵顶块匹配上下滑动设于所述内腔内。所述下环形凸起的水平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被驱动部具有朝向所述内腔轴线方向的内端面,处于上侧的上侧面,和处于下侧的下侧面;所述内端面和所述上侧面通过平滑弧面平滑过渡连接。所述内端面由上至下逐渐由远离所述内腔轴线方向至靠近内腔轴线方向倾斜设置。所述驱动杆包括处于下部的螺杆和处于上部的操作部件,所述上连接部形成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并供螺杆由上至下旋入所述内腔内的螺纹孔。所述下环形凸起的外周面形成有与各所述第一枢接部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嵌设有环绕所述下环形凸起一周的环轴,各所述第一枢接部形成有供所述环轴滑动穿过的轴孔。所述支撑杆包括靠近所述承载装置的内杆部和远离承载装置的外杆部,所述外杆部与所述内杆部枢接在一起使外杆部可向上翻转折叠。所述杆连接部为与所述内腔的轴线相平行的板状,所述内杆部为与所述杆连接部相垂直且由内至外逐渐向下弯曲的横向弹性板条,多个所述内杆部围成容置使用者头部的空间,所述外杆部为与所述内腔的轴线相平行并由内至外延伸的板条状;所述杆连接部具有处于上侧并由内至外逐渐由上至下倾斜的连接斜面,所述连接斜面与所述内杆部的内端下表面连接在一起;所述内杆部的外端形成有朝所述外杆部延伸与外杆部的内端枢接的第二枢接部,所述外杆部的内端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枢接片和连接于两枢接片下侧对外杆部向下翻转进行限位的下限位片,两所述枢接片之间形成有容置所述第二枢接部的枢接空间,两所述枢接片与所述第二枢接部通过连接于两枢接片之间的连接轴枢接在一起。还包括覆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笠面,所述笠面包括覆设于所述支撑杆上方的上布面和覆设于支撑杆下方的下布面,所述下布面为透气布;所述外杆部包括两片分别与两所述枢接片连接并由内至外延伸的竖向弹性板条,同一所述外杆部的两所述竖向弹性板条的外端由内至外逐渐远离;所述内杆部形成有多个沿内杆部长度方向排列的透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晴雨笠,突破传统晴雨笠的构造形式,通过承载装置和驱动装置对笠骨架进行合理承载和张合驱动,实现晴雨笠的张合功能,具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驱动装置对各被驱动部进行向下推拉驱动,使各被驱动部利用杠杆原理同时带动各杆连接部及整个各支撑杆依靠各相应第一枢接部相对于各豁口向上翻转而向外张开,使笠面向外撑开,实现晴雨笠的使用状态;当不使用时,操作驱动装置,使各被驱动部不再受到驱动装置的驱动,在笠面收缩力等力的作用下,各支撑杆依靠各相应第一枢接部相对于各豁口向下翻转而向内收合,使笠面向内折叠收合,不占用空间,同时各被驱动部向内向上摆动,下次使用时供驱动装置重新进行驱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晴雨笠,其具有传统晴雨笠的功能的同时,在不使用时又可折叠收合在一起,体积小不占用空间,方便携带和存放,张合操作灵活,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局部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折叠状态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承载装置11-上连接部111-螺纹孔12-下连接部121-下环形凸起1211-豁口1212-内腔1213-凹槽1214-环轴2-驱动装置21-抵顶块22-驱动杆221-螺杆222-操作部件3-支撑杆31-杆连接部311-第一枢接部312-被驱动部3121-内端面3122-上侧面3123-下侧面3124-平滑弧面313-连接斜面32-内杆部321-第二枢接部322-透孔33-外杆部331-枢接片332-下限位片333-连接轴334-竖向弹性板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如图1-5所示,包括晴雨笠主体,晴雨笠主体包括撑起笠面的笠骨架。本专利技术还包括承载笠骨架的承载装置1,和驱动笠骨架张合的驱动装置2;笠骨架包括多个环绕承载装置1呈辐射状排列的支撑杆3,支撑杆3具有处于内端与承载装置1连接的杆连接部31;承载装置1包括处于上部与驱动装置2连接的上连接部11和处于下部与杆连接部31连接的下连接部12,下连接部12包括形成于上连接部11下端并向下延伸的下环形凸起121,下环形凸起121形成有多个与各杆连接部31连接的豁口1211,各杆连接部31一一伸入各豁口1211中;支撑杆3与豁口1211枢接在一起可上下翻转,杆连接部31包括与豁口1211枢接的第一枢接部311和受驱动装置2驱动而依靠第一枢接部311上下翻转的被驱动部312。本专利技术通过承载装置1和驱动装置2对笠骨架进行合理承载和张合驱动,实现晴雨笠的张合功能,具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操作驱动装置2对各被驱动部312进行向下推拉驱动,使各被驱动部312利用杠杆原理同时带动各杆连接部31及整个各支撑杆3依靠各相应第一枢接部311相对于各豁口1211向上翻转而向外张开,使笠面向外撑开,实现晴雨笠的使用状态;当不使用时,操作驱动装置2,使各被驱动部312不再受到驱动装置2的驱动,在笠面收缩力等力的作用下,各支撑杆3依靠各相应第一枢接部311相对于各豁口1211向下翻转而向内收合,使笠面向内折叠收合,不占用空间,同时各被驱动部312向内向上摆动,下次使用时供驱动装置2重新进行驱动。具体结构可为,支撑杆3的数量优选为五个,也可为三个、四个或六个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晴雨笠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包括晴雨笠主体,所述晴雨笠主体包括撑起笠面的笠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所述笠骨架的承载装置,和驱动笠骨架张合的驱动装置;所述笠骨架包括多个环绕所述承载装置呈辐射状排列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处于内端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的杆连接部;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处于上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上连接部和处于下部与所述杆连接部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上连接部下端并向下延伸的下环形凸起,所述下环形凸起形成有多个与各所述杆连接部连接的豁口,各所述杆连接部一一伸入各所述豁口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豁口枢接在一起可上下翻转,所述杆连接部包括与所述豁口枢接的第一枢接部和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而依靠第一枢接部上下翻转的被驱动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包括晴雨笠主体,所述晴雨笠主体包括撑起笠面的笠骨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承载所述笠骨架的承载装置,和驱动笠骨架张合的驱动装置;所述笠骨架包括多个环绕所述承载装置呈辐射状排列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具有处于内端与所述承载装置连接的杆连接部;所述承载装置包括处于上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的上连接部和处于下部与所述杆连接部连接的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包括形成于所述上连接部下端并向下延伸的下环形凸起,所述下环形凸起形成有多个与各所述杆连接部连接的豁口,各所述杆连接部一一伸入各所述豁口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豁口枢接在一起可上下翻转,所述杆连接部包括与所述豁口枢接的第一枢接部和受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而依靠第一枢接部上下翻转的被驱动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形凸起具有由下环形凸起围成的内腔,所述第一枢接部处于所述杆连接部的上部与所述豁口的上部枢接在一起,所述被驱动部处于所述杆连接部的下部并伸入所述内腔内,所述驱动装置由上至下伸入所述内腔内对所述被驱动部进行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容置于所述内腔内抵顶于各所述被驱动部上方的抵顶块,和由上至下伸入所述内腔内对抵顶块进行驱动的驱动杆;所述抵顶块匹配上下滑动设于所述内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环形凸起的水平横截面为圆形;所述被驱动部具有朝向所述内腔轴线方向的内端面,处于上侧的上侧面,和处于下侧的下侧面;所述内端面和所述上侧面通过平滑弧面平滑过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端面由上至下逐渐由远离所述内腔轴线方向至靠近内腔轴线方向倾斜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便携式晴雨笠,其特征在于:所述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霏霏傅贵华郭献忠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理工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