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光京专利>正文

制冰机组及制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5536601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5 03: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冰机组及制冷系统,该制冰机组包括呈竖立设置并设有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的立式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和储油罐;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底端设有出液接口;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出气接口与制冷压缩机的入口端之间连接有吸气阀;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用于与油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液端用于与储油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立式储液罐的进液接口连接有节流阀;该制冰机组还包括用于控制立式储液罐的出液接口开闭的阀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呈竖立设置的立式储液罐,可增大制冷剂液体的静压,减少液泵的气蚀现象;而且,还可减少制冷剂内润滑油的充注量。

Ice making unit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ce making machine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ice making unit comprises a vertically arranged and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let and outlet interface interface of vertical storage tanks,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oil separator and oil tank; the vertical liquid storage tank bottom is provided with a liquid interface; a suction valv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end of the entrance the vertical tank outlet interface and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the compressor outlet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separator for entrance end of the liquid outlet end connected with the oil separator for entrance end of the storage tank; the vertical liquid storage tank liquid in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throttle valve; the ice making unit also included is used to control the vertical liquid storage tank liquid interface switching valve. By adopting a vertical storage tank arranged vertically, the invention can increase the static pressure of refrigerant liquid and reduce the cavitation phenomenon of the liquid pump; moreover, the charging amount of the lubricating oil in the refrigerant can also b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制冰机组及制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冰机组及制冷系统。
技术介绍
CN91108085.6公开了一种整体式螺杆压缩冷冻制冰机组,包括卧式制冷剂低压循环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液泵等,但制冷压缩机的润滑油往往会随着制冷剂的流动而一起向外供应,造成制冷剂内混有大量的润滑油,以导致制冷剂内润滑油的充注量较大,从而严重影响制冷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制冰机组,其通过采用立式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油罐的结合设计,可减少制冷剂内润滑油的充注量。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其通过采用立式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油罐的结合设计,可减少制冷剂内润滑油的充注量。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一,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制冰机组,包括呈竖立设置并设有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的立式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和储油罐;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底端设有出液接口;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立式储液罐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均位于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出气接口与制冷压缩机的入口端之间连接有吸气阀;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用于与油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液端用于与储油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立式储液罐的进液接口连接有节流阀;该制冰机组还包括用于控制立式储液罐的出液接口开闭的阀门。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位于立式储液罐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该立式储液罐的上端设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油罐从上至下依次排布。为解决上述问题的二,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制冷系统,包括呈竖立设置并设有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的立式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油罐和冷凝器;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底端设有出液接口;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立式储液罐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均位于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出气接口与制冷压缩机的入口端之间连接有吸气阀;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用于与油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液端用于与储油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气端用于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立式储液罐的进液接口之间连接有节流阀;该制冷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立式储液罐的出液接口开闭的阀门。该制冷系统还包括液泵,所述阀门连接在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出液接口与液泵的入口端之间,所述液泵的出口端连接有出液部件。出液部件包括安装有供液阀的供液管道;该立式储液罐的上端还设有制冷剂入口,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制冷剂入口连通有制冷剂通入管道;该制冷剂通入管道上安装有总回气阀;所述制冷剂通入管道与供液管道相套设。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气端通过第一连通管道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通过第二连通管道与节流阀连接,所述第二连通管道依次穿过第一连通管道、立式储液罐、油分离器。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液端通过第三连通管与储油罐的入口端连接。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与油分离器的入口端之间连接有排气阀,且制冷压缩机为内部带有内置油分离器的制冷压缩机。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位于立式储液罐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该立式储液罐的上端设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油罐从上至下依次排布。所述节流阀用于促使制冷剂减压降温。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立式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油罐的结合设计,使得润滑油经油分离器与气体制冷剂分离,流向储油罐,从而可大大减少制冷剂内润滑油的充注量;而且,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呈竖立设置的立式储液罐,与现有的采用卧式制冷剂低压循环储液罐的现有技术相比,在容纳的液体的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可增高储液罐内制冷剂液面的高度,从而可增大立式储液罐内入口端制冷剂液体的静压力,减少液泵的气蚀现象;此外,还可减小本专利技术的体积,从而可减少其占地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其中,1、总回气阀;2、立式储液罐;3、制冷压缩机;5、排气阀;6、油分离器;7、储油罐;8、吸气阀;12、节流阀;13、阀门;14、液泵;15、供液管;16、总供液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制冰机组,包括呈竖立设置并设有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的立式储液罐2、制冷压缩机3、油分离器6和储油罐7;所述立式储液罐2的底端设有出液接口;立式储液罐2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立式储液罐2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均位于立式储液罐2上设有出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所述立式储液罐2的出气接口与制冷压缩机3的入口端之间连接有吸气阀8;所述制冷压缩机3的出口端用于与油分离器6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6的出液端用于与储油罐7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立式储液罐2的进液接口连接有节流阀12;该制冰机组还包括用于控制立式储液罐2的出液接口开闭的阀门13。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立式储液罐2、制冷压缩机3、油分离器6、储油罐7的结合设计,使得润滑油经油分离器6与气体制冷剂分离后,流向储油罐7,从而可大大减少制冷剂内润滑油的充注量。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呈竖立设置并设有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的立式储液罐2、制冷压缩机3、油分离器6、储油罐7和冷凝器;所述立式储液罐2的底端设有出液接口;立式储液罐2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立式储液罐2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均位于立式储液罐2上设有出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所述立式储液罐2的出气接口与制冷压缩机3的入口端之间连接有吸气阀8;所述制冷压缩机3的出口端用于与油分离器6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6的出液端用于与储油罐7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6的出气端用于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立式储液罐2的进液接口之间连接有节流阀12;该制冷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立式储液罐2的出液接口开闭的阀门13。具体的,所述节流阀12用于促使制冷剂减压降温。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立式储液罐2、制冷压缩机3、油分离器6、储油罐7的结合设计,使得润滑油经油分离器6与气体制冷剂分离后,流向储油罐7,从而可大大减少制冷剂内润滑油的充注量。在使用时,在冰场制冰排管里经吸热蒸发变成制冷剂气体并与未能蒸发剩余的液体形成混合状态的制冷剂进入立式储液罐2内,而混合状态制冷剂中的制冷剂气体从立式储液罐2的出气接口经吸气阀8被吸向制冷压缩机3,此时,制冷剂气体经制冷压缩机3压缩後变成为高压高温气体,然后连同制冷压缩机3的润滑油,经制冷压缩机3出口端流向油分离器6,而经油分离器6拦截后的润滑油从油分离器6的出液端流向储油罐7备用;而经过油分离器6後较为净化的高压制冷剂气体经油分离器6的出气端流向冷凝器,而该高压高温制冷剂气体经冷凝器冷凝後变为高压常温制冷剂液体,并经冷凝器流向节流阀12,而高压常温制冷剂液体经节流阀12变成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然后经节流阀12流向立式储液罐2备用。而在人工冰场运行时,阀门13打开,使得立式储液罐2内储存的低压低温的制冷剂液体可经出液接口流出,以方便于输往人工冰场场地供应。而待低压低温制冷剂液体在人工冰场场地排管吸收人工冰场上部的热量再变成低压低温气体後再进入至立式储液罐2然后以上述方式进行循环。该制冷系统还包括液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制冰机组及制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制冰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竖立设置并设有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的立式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和储油罐;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底端设有出液接口;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立式储液罐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均位于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出气接口与制冷压缩机的入口端之间连接有吸气阀;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用于与油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液端用于与储油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立式储液罐的进液接口连接有节流阀;该制冰机组还包括用于控制立式储液罐的出液接口开闭的阀门。

【技术特征摘要】
1.制冰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竖立设置并设有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的立式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和储油罐;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底端设有出液接口;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立式储液罐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均位于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出气接口与制冷压缩机的入口端之间连接有吸气阀;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用于与油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液端用于与储油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立式储液罐的进液接口连接有节流阀;该制冰机组还包括用于控制立式储液罐的出液接口开闭的阀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冰机组,其特征在于: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位于立式储液罐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该立式储液罐的上端设有制冷剂入口;所述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油罐从上至下依次排布。3.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竖立设置并设有进液接口和出气接口的立式储液罐、制冷压缩机、油分离器、储油罐和冷凝器;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底端设有出液接口;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气接口的部位、立式储液罐上设有进液接口的部位均位于立式储液罐上设有出液接口的部位的上方;所述立式储液罐的出气接口与制冷压缩机的入口端之间连接有吸气阀;所述制冷压缩机的出口端用于与油分离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液端用于与储油罐的入口端连通;所述油分离器的出气端用于与冷凝器的入口端连通,所述冷凝器的出口端与立式储液罐的进液接口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光京
申请(专利权)人:李光京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