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东亮专利>正文

一种门扇固定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31330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8: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门扇固定框,包括内扇框、压线条和金钢纱门扇固定框;内扇框为左右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内扇框,包括两个相向而设的板件,分别为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结构相同,且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叠;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还通过至少一个隔热条固定相连;压线条卡接于内扇框内,包括第一压线型材和与第一压线型材下端垂直且向右延伸的第二压线型材;金钢纱门扇固定框位于第二压线型材的上方,且分别与第一压线型材、第二压线型材卡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同时满足玻璃门扇和金钢纱门扇固定安装需求的门扇固定框。

Door leaf fixing fram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or fixing frame comprises an inner fan frame, pressure lines and steel door fan inside the fan frame for fixing frame; both sides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opening, the second opening of the inner fan frame plate includes two oppositely arranged, respectively, the first panel, the second panel; a plate and the second plate of the same structure, and the projection in the vertical direction completely overlap; the first plate element and the second plate is between through at least one heat insulating strip is fixedly connected; pressure bars connected to the card inside the fan frame comprises a first groove profile and the lower end and the first line section and the second line extends to the right vertical profile the above steel door; fan fixing frame is located in the second line section, and respectively with the first line, second line clamping section profile.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oviding a kind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oor leaf fixing frame glass door leaf and steel door fan fixed dem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门扇固定框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
,尤其涉及一种门扇固定框。
技术介绍
门扇固定框用于固定玻璃门扇或金刚纱窗门扇,将两个门扇固定框相对而设,将门扇固定于二者之间,再于门扇固定框周边安装木制门框,即可完成一个完整的门。现有的门扇固定框多只针对一种门扇,即只针对玻璃门扇或金钢纱门扇,功能较单一。目前急需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同时满足玻璃门扇和金钢纱门扇固定安装需求的门扇固定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同时满足玻璃门扇和金钢纱门扇固定安装需求的门扇固定框。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包括内扇框、压线条和金钢纱门扇固定框;所述内扇框为左右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内扇框,包括两个相向而设的板件,分别为第一板件、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结构相同,且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叠;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还通过至少一个隔热条固定相连;所述压线条卡接于内扇框内,包括竖向设置且位于第二开口内的第一压线型材和与第一压线型材下端垂直且向右延伸的第二压线型材;所述金钢纱门扇固定框位于第二压线型材的上方,且分别与第一压线型材、第二压线型材卡接;所述金钢纱门扇固定框与第二压线型材之间还形成第三开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板件包括下端设有至少一个隔热条插槽的第一矩形腔;所述第一矩形腔的上边框向左延伸设有第一延伸框,向右延伸设有第二延伸框;所述第一延伸框的末端向下弯曲出第一“L”型凸板,第一“L”型凸板的右方还设有上端与第一矩形腔上边框固定相连且与第一“L”型凸板互为镜像的第二“L”型凸板;所述第二延伸框的末端向下延伸设有与之垂直的第一凸板,第一凸板的长度小于第一“L”型凸板的垂直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延伸框与第一矩形腔上边框的交界处和第二延伸框与第一矩形腔上边框的交界处均设有凹齿。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一压线型材包括第一横框、与第一横框结构相同的第二横框以及连接第一横框、第二横框的第一竖框;所述第一横框位于第二横框的上方,与第二横框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叠,第一横框的左端还向下延伸出第一凸起;所述第一竖框位于第一横框和第二横框的右末端之间,第一竖框中部向内扇框方向弯折形成一矩形弯折,第一竖框上末端向右横向延伸有第一卡接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二压线型材与第一竖框下端固定相连,并与之构成一个右下角呈圆角的第二矩形腔;所述第二矩形腔的上边框与第一竖框相交处设有第二卡接口,第二矩形腔的下边框与第一竖框相交处设有台阶状缺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金钢纱门扇固定框包括第三横框和由第三横框两端垂直向下延伸出的第二竖框、第三竖框;所述第二竖框上端靠近边缘处设有三角形凸起,三角形凸起与第二竖框之间形成与第一卡接块相配合的第一卡接口;所述第二竖框下端向左转折继续延伸出第二卡接块,第二卡接块与第二卡接口相配合;所述第三竖框末端向左垂直延伸设有第二凸起,第二凸起底端距离第三横框的距离小于第二卡接块底端距离第三横框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二压线型材上端还设有向左倾斜的倒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二开口的开口直径为23mm,与玻璃门扇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第三开口的开口直径为1mm,与金钢纱门扇相配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式之一,所述内扇框和压线条通过螺钉固定相连。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1)结构简单、安装方便;(2)将内扇框单独使用,即可固定玻璃门扇;将内扇框、压线条和金钢纱门扇固定框配合使用,即可固定金钢纱门扇;(3)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通过隔热条连接,既起到固定连接作用,又为整个门扇固定框供隔热效益。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中的一种门扇固定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的一种门扇固定框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的一种门扇固定框的内扇框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1中的一种门扇固定框的压线条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1中的一种门扇固定框的金钢纱门扇固定框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内扇框,11为第一开口,12为第二开口,13为第一板件,131为隔热条插槽,132为第一矩形腔,133为第一延伸框,134为第二延伸框,135为第一“L”型凸板,136为第二“L”型凸板,137为第一凸板,138为凹齿,14为第二板件,15为隔热条,2为压线条,21为第一压线型材,211为第一横框,212为第二横框,213为第一竖框,214为第一凸起,215为矩形弯折,216为第一卡接块,22为第二压线型材,221为第二矩形腔,222为第二卡接口,223为台阶状缺块,3为金钢纱门扇固定框,31为第三横框,32为第二竖框,321为三角形凸起,322为第一卡接口,333为第二卡接块,33为第三竖框,331为第二凸起,332为第三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门扇固定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包括内扇框1、压线条2和金钢纱门扇固定框3;将内扇框单独使用,可固定玻璃门扇;将内扇框、压线条和金钢纱门扇固定框配合使用,可固定金钢纱门扇。内扇框1为左右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开口11、第二开口12的内扇框1,包括两个相向而设的板件,分别为第一板件13、第二板件14;第一板件13包括下端设有两个隔热条插槽131的第一矩形腔132,第一矩形腔132的上边框向左延伸设有第一延伸框133,向右延伸设有第二延伸框134;第一延伸框133的末端向下弯曲出第一“L”型凸板135,第一“L”型凸板135的右方还设有上端与第一矩形腔132上边框固定相连且与第一“L”型凸板135互为镜像的第二“L”型凸板136;第二延伸框134的末端向下延伸设有与之垂直的第一凸板137,第一凸板137的长度小于第一“L”型凸板135的垂直长度;第一延伸框133与第一矩形腔132上边框的交界处和第二延伸框134与第一矩形腔132上边框的交界处均设有凹齿138;第二板件14和第一板件13的结构相同,且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叠,第二板件14和第一板件13之间通过两个隔热条15固定相连,该隔热条既起到固定连接作用,又为整个门扇固定框供隔热效益。压线条2卡接于内扇框1内,包括竖向设置且位于第二开口内的第一压线型材21和与第一压线型材21下端垂直且向右延伸的第二压线型材22;第一压线型材21包括第一横框211、与第一横框211结构相同的第二横框212以及连接第一横框211、第二横框212的第一竖框213;第一横框211位于第二横框212的上方,与第二横框212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叠,第一横框211的左端还向下延伸出第一凸起214;第一竖框213位于第一横框211和第二横框212的右末端之间,第一竖框213中部向内扇框1方向弯折形成一矩形弯折215,第一竖框213上末端向右横向延伸有第一卡接块216;第二压线型材22与第一竖框213下端固定相连,并与之构成一个右下角呈圆角的第二矩形腔221;第二矩形腔221的上边框与第一竖框213相交处设有第二卡接口222,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门扇固定框

【技术保护点】
一种门扇固定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扇框、压线条和金钢纱门扇固定框;所述内扇框为左右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内扇框,包括两个相向而设的板件,分别为第一板件、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结构相同,且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叠;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还通过至少一个隔热条固定相连;所述压线条卡接于内扇框内,包括竖向设置且位于第二开口内的第一压线型材和与第一压线型材下端垂直且向右延伸的第二压线型材;所述金钢纱门扇固定框位于第二压线型材的上方,且分别与第一压线型材、第二压线型材卡接;所述金钢纱门扇固定框与第二压线型材之间还形成第三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门扇固定框,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扇框、压线条和金钢纱门扇固定框;所述内扇框为左右两侧分别开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的内扇框,包括两个相向而设的板件,分别为第一板件、第二板件;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的结构相同,且在垂直方向的投影完全重叠;所述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之间还通过至少一个隔热条固定相连;所述压线条卡接于内扇框内,包括竖向设置且位于第二开口内的第一压线型材和与第一压线型材下端垂直且向右延伸的第二压线型材;所述金钢纱门扇固定框位于第二压线型材的上方,且分别与第一压线型材、第二压线型材卡接;所述金钢纱门扇固定框与第二压线型材之间还形成第三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扇固定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包括下端设有至少一个隔热条插槽的第一矩形腔;所述第一矩形腔的上边框向左延伸设有第一延伸框,向右延伸设有第二延伸框;所述第一延伸框的末端向下弯曲出第一“L”型凸板,第一“L”型凸板的右方还设有上端与第一矩形腔上边框固定相连且与第一“L”型凸板互为镜像的第二“L”型凸板;所述第二延伸框的末端向下延伸设有与之垂直的第一凸板,第一凸板的长度小于第一“L”型凸板的垂直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门扇固定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框与第一矩形腔上边框的交界处和第二延伸框与第一矩形腔上边框的交界处均设有凹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门扇固定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线型材包括第一横框、与第一横框结构相同的第二横框以及连接第一横框、第二横框的第一竖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亮
申请(专利权)人:李东亮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