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528266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它包括房屋、框架、蓄电池、支架和逆变器。所述房屋为配置门窗结构的轻钢组合房,房屋的四面墙壁由内置框架和外墙板、内墙板组成。其改进在于:所述框架为轻钢型材组合构件,在除门窗结构之外的墙壁内置框架上,设有与地面平行的一族上下等间距排列的支架。所述蓄电池以支架为依托均布排列并作固定连接,分行排列的蓄电池串联连接成储能电池组。所述逆变器安置在一侧墙壁内置的顶层支架上,逆变器控制蓄电池储能或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轻钢组合房墙内空间安置储能构件,这样的结构既节省空间,提高房屋的利用率,减少基建成本,也做到安置稳定、安全可靠。

House with energy storage device embedded in wa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use with an energy storage device embedded in a wall, which comprises a house, a frame, a storage battery, a bracket and an inverter. The house is a light steel composite room with a door and window structure, and the four walls of the house are composed of a built-in frame, an outer wall board and an inner wall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frame is a light steel section composite component, and a bracket with upper and lower spacing arranged parallel to the ground is arranged on the built-in frame of the wall except the door and window structure. The storage battery is arranged in a bracket and is uniformly arranged and fixedly connected. The batteries arranged in the branche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o form an energy storage battery set. The inverter is arranged on a top layer bracket built on one side of the wall, and the inverter controls the storage or output of the accumulator. The invention makes full use of the space storing energy component in the wall of the light steel composite room, so that the structure saves space,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building, reduces the cost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makes the installation stable,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物,具体地讲,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内置储能装置的房屋,特别是一种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
技术介绍
随着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产业的技术进步,配套的新能源设备数量越来越多,装机容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受大自然条件的影响,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具有不确定因素较多,所发电质量稳定性稍差,以及发电量与用户的用电需求时有矛盾,易造成电能的浪费。当今解决电能浪费问题的最佳办法,是在风力发电场或光伏发电场建立相配套的储能装置,及时将用电谷期富余电力储存起来,待用电峰期输出补充电力。现有技术的储能装置通常集中安置在专用房屋内或柜箱内,这种安置形式归集性好,安全可靠,能够达到预期作用。但是这种安置形式中储能容量与配套房屋内面积是一对矛盾,储能设备容量大则体积大,必然占地多,所占房屋内面积是就大。反之,配套的房屋面积小,安置的储能设备容量必须小,否则安置不了。工程中专为储能装置建造相适应面积的房屋除增加生产成本外,还降低房屋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针对现有技术安置的储能设备直接占用房屋或柜箱内面积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置隐蔽、安全可靠且不占用室内面积的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它包括房屋、框架、蓄电池、支架和逆变器。所述房屋为配置门窗结构的轻钢组合房,房屋的四面墙壁由内置框架和外墙板、内墙板组成。其改进在于:所述框架为轻钢型材组合构件,在除门窗结构之外的墙壁内置框架上设有与地面平行的一簇上下等间距排列的支架;所述蓄电池以刚性的支架为依托均布排列并作固定连接,分行排列的蓄电池串连接成储能电池组;所述逆变器安置在一侧墙壁内置的顶层支架上,逆变器控制蓄电池储能或输出。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蓄电池为铅碳蓄电池。作为进一步改进方案,所述支架上安置的蓄电池总容量至少按所建房屋3000Ah/m2配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用于储能的蓄电池安置在轻钢组合房的墙内,此种墙内嵌装结构合理,安置稳定、安全可靠;2、充分利用轻钢组合房墙内空间安置储能构件,储能构件不占用房屋内空间,有利于提高房屋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去掉一面墙的内外墙板,以展示内部结构。图2是图1中框架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是图1没装内墙板、蓄电池和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在图3基础上安装了蓄电池和逆变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它包括房屋1、框架2、蓄电池3、支架4和逆变器5。所述房屋1为配置门窗结构的轻钢组合房,房屋1的四面墙壁由内置框架2和外墙板1.1、内墙板1.2组成。所述框架2如图2所示,它用轻钢型材焊接成形的组合构件,在除门窗结构之外的墙壁内置框架2上设有与地面平行的一簇上下等间距排列的支架4。本实施例储能容量为3.6MWh,根据配置要求,所建房屋至少需要100m2,按照所建房屋13000Ah/m2原则配置蓄电池3,本实施例共配置2000只FTC150铅碳电池。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共设4行支架4。所述蓄电池3为矩形体,它以刚性的支架4为依托分4行均布,蓄电池3与支架4通过螺栓连接,所配的2000只FTC150铅碳电池采用串连形成储能电池组。所述逆变器5是储能装置必备构件,它安置在图4左侧墙壁内置的顶层支架4上,由逆变器5控制蓄电池3储能或输出。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轻钢组合房墙内空间安置储能构件,储能构件处于内墙中,既节省空间,提高房屋1的利用率,减少基建成本,也做到安置稳定、安全可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它包括房屋(1)、框架(2)、蓄电池(3)、支架(4)和逆变器(5);所述房屋(1)为配置门窗结构的轻钢组合房,房屋(1)的四面墙壁由内置框架(2)和外墙板(1.1)、内墙板(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为轻钢型材组合构件,在除门窗结构之外的墙壁内置框架(2)上设有与地面平行的一族上下等间距排列的支架(4);所述蓄电池(3)以刚性的支架(4)为依托均布排列并作固定连接,分行排列的蓄电池(3)串连接成储能电池组;所述逆变器(5)安置在一侧墙壁内置的顶层支架(4)上,逆变器(5)控制蓄电池(3)储能或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墙内嵌装储能装置的房屋,它包括房屋(1)、框架(2)、蓄电池(3)、支架(4)和逆变器(5);所述房屋(1)为配置门窗结构的轻钢组合房,房屋(1)的四面墙壁由内置框架(2)和外墙板(1.1)、内墙板(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为轻钢型材组合构件,在除门窗结构之外的墙壁内置框架(2)上设有与地面平行的一族上下等间距排列的支架(4);所述蓄电池(3)以刚性的支架(4)为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增仁唐西胜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双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