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桥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508722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4 0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全桥变压器,包括副边绕组和原边绕组,副边绕组包括公共母座、第一电联板、第二电联板、第一输出母板、第二输出母板、第一组外导柱、第一组内导柱、第二组外导柱和第二组内导柱;公共母座、第一组外导柱、第一电联板、第一组内导柱和第一输出母板构成第一匝副边绕组;公共母座、第二组内导柱、第二电联板、第二组外导柱和第二输出母板构成第二匝副边绕组;各部件容易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很少,能够有效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具有生产成本低、质量轻,体积小,输出电流大、扩展性强等优点。

A new type of full bridge transform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vel full bridge transformer, including primary winding and secondary winding, the secondary winding includes public base plate, second first ITU, ITU board, motherboard, motherboard first output second output, the first group in the first group guide column and a guide column, and second groups outside the guide column the second groups within the guide column; the public base and the first group of outer guiding post, the first electric couplet board, first group within the guide column and the first output motherboard constitute the first secondary winding turns; the public base in the second groups, guide post, second ITU board, second groups outside the guide column and second output motherboard constitute second turns the secondary winding of each component; easy production, less waste generated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raw materials, reduce production cost, has low production cost, light weight, small volume, high output current and expansibility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全桥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是一种适用于电镀、电解等行业使用的低电压、大电流输出全桥变压器。
技术介绍
公开号为“CN101083167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结构变压器”(以下简称:现有变压器A),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缠绕在环形铁芯上的原边绕组,副边由相互绝缘的左座体、右座体构成,左座体和右座体分别设置有开口方向相对的左凹槽和右凹槽,左凹槽将左座体分成左中柱和左外座体,右凹槽将右座体分成右中柱和右外座体,左座体和右座体连接后,左凹槽和右凹槽形成一环形槽,原边绕组就放置在该环形槽内,这种变压器不能改变输出电压的等级,特别是,左座体和右座体由一整块金属切割加工成型,凹槽部位的加工难度较大,原材料用量多,体积也大,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料,导致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公开号为“CN102610373B”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低电压大电流输出变压器”(以下简称:现有变压器B),其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缠绕在铁芯上的原边绕组和包裹在原边绕组外的副边绕组,副边绕组由以下独立的部件装配而成:第一座体,设置有弧形凹槽,该弧形凹槽将所述第一座体分成第一副边和圆的第一中柱;第二座体,设置有半圆柱形缺口;圆管状的第二中柱,其下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所述第二座体的半圆柱形缺口内,这种变压器相对现有变压器A,可以改变输出电压的等级,能够做到更大的功率,的确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但由于第一座体、第二座体和第二中柱依然由一整块金属加工成型,依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体积大,重量重的问题,同时也存在原材料用量大,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废料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各部件容易生产,生产成本低,质量轻,体积小,扩展性强的新型全桥变压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全桥变压器,包括副边绕组和原边绕组,所述副边绕组包括公共母座、第一电联板、第二电联板、第一输出母板、第二输出母板、第一组外导柱、第一组内导柱、第二组外导柱和第二组内导柱。所述公共母座设置有空缺和若干螺纹接口。所述第一组外导柱和第二组内导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公共母座上。所述第一组外导柱和第一组内导柱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电联板上,所述第一组内导柱的下端穿过所述空缺后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母板上。所述第二组内导柱和第二组外导柱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电联板上;所述第二组外导柱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输出母板上;所述第一组内导柱和第二组内导柱与第一组外导柱和第二组外导柱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原边绕组的环形腔。所述第一组外导柱、第一组内导柱、第二组外导柱和第二组内导柱的两端设置有轴向的螺孔,所述公共母座、第一电联板、第二电联板、第一输出母板、第二输出母板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所述公共母座设置有冷却水道。所述第一电联板和第二电联板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一输出母板和第二输出母板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一输出母板和第二输出母板的外侧首先向下直角折弯然后向外直角折弯分别形成第一输出母板固定部和第二输出母板固定部,所述第一输出母板固定部和第二输出母板固定部上设置有联固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压器由公共母座、多组导柱、多块电联板和多块输出母板构成,各部件容易生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很少,能够有效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具有生产成本低、质量轻,体积小,输出电流大、扩展性强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变压器剖视图;图2是副边绕组结构示意图;图3是副边绕组部分结构俯视图;图4是公共母座结构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一种新型全桥变压器,包括副边绕组和原边绕组7,所述副边绕组包括公共母座1、第一电联板2、第二电联板3、第一输出母板4、第二输出母板5、第一组外导柱6(图3中右侧采用弧形虚线连接的七根铝柱为第一组外导柱)、第一组内导柱8(图3中右侧采用梯形虚线连接的五根铝柱为第一组内导柱)、第二组外导柱9(图3中左侧采用弧形虚线连接的七根铝柱为第二组外导柱)和第二组内导柱10(图3中左侧采用梯形虚线连接的五根铝柱为第二组内导柱);公共母座1为具有一定厚度的铝块,第一电联板2、第二电联板3、第一输出母板4和第二输出母板5为铜板,第一组外导柱6、第一组内导柱8、第二组外导柱9和第二组内导柱10中的各导柱均为圆柱形的铝柱,各部件自身加工容易,如公共母座1由铝块切割或铸造形成,第一电联板2、第二电联板3由铜板切割形成,第一输出母板4和第二输出母板5由铜板切割、折弯形成,第一组外导柱6、第一组内导柱8、第二组外导柱9和第二组内导柱10由铝棒切割形成,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很少,能够有效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所述公共母座1设置有空缺12和若干螺纹接口11,所述第一组外导柱6和第二组内导柱1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公共母座1上;所述第一组外导柱6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电联板2上;所述第一组内导柱8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电联板2上,下端穿过所述空缺12后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母板4上;所述第二组内导柱10和第二组外导柱9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电联板3上;所述第二组外导柱9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输出母板5上;所述第一组内导柱8和第二组内导柱10与第一组外导柱6和第二组外导柱9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原边绕组7的环形腔(图3中两条只同心的虚线圆之间的部位),原边绕组7安装在该环形腔中。公共母座1与第一电联板2、第二电联板3、第一输出母板4和第二输出母板5之间、第一电联板2与第二电联板3之间、第一输出母板4和第二输出母板5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这些部件之间为间隙绝缘。所述公共母座1为副边的公共接线端,导线通过螺丝连接在螺纹接口11内的螺丝固定在公共母座1上,第一输出母板4、第二输出母板5为两个副边输出端,公共母座→第一组外导柱→第一电联板→第一组内导柱→第一输出母板构成第一匝副边绕组,公共母座→第二组内导柱→第二电联板→第二组外导柱→第二输出母板构成第二匝副边绕组,原边绕组与副边绕组耦合实现电压转换,实现低电压、大电流输出。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可以设置更多组内导柱和外导柱,并将内导柱和对应的外导柱的上端采用电联板连接,内导柱或外导柱的下端连接输出母板形成更多匝副边绕组,提高了变压器副边输出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外导柱6、第一组内导柱8、第二组外导柱9和第二组内导柱10的两端设置有轴向的螺孔14,所述公共母座1、第一电联板2、第二电联板3、第一输出母板4、第二输出母板5的对应位置设置有通孔15,采用螺丝穿过对应的通孔15后螺纹固定在螺孔14中,实现各部件之间的固定和电能传输。所述第一电联板2和第二电联板3的顶部平齐,所述第一输出母板4和第二输出母板5的底部平齐,由此结构构成的变压器紧凑,漏磁和体积小,方便安装。所述公共母座1设置有冷却水道16,冷却水道的一端连接进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管,能将变压器工作中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掉,功率可以做到40KW以上,电流可以做到1500A以上。所述第一输出母板4和第二输出母板5的外侧首先向下直角折弯然后向外直角折弯分别形成第一输出母板固定部17和第二输出母板固定部18,所述第一输出母板固定部17和第二输出母板固定部18上设置有联固孔19,方便安装固定,折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桥变压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全桥变压器,包括副边绕组和原边绕组(7),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绕组包括公共母座(1)、第一电联板(2)、第二电联板(3)、第一输出母板(4)、第二输出母板(5)、第一组外导柱(6)、第一组内导柱(8)、第二组外导柱(9)和第二组内导柱(10);所述公共母座(1)设置有空缺(12)和若干螺纹接口(11),所述第一组外导柱(6)和第二组内导柱(1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公共母座(1)上;所述第一组外导柱(6)和第一组内导柱(8)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电联板(2)上;所述第一组内导柱(8)的下端穿过所述空缺(12)后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母板(4)上;所述第二组内导柱(10)和第二组外导柱(9)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电联板(3)上;所述第二组外导柱(9)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输出母板(5)上;所述第一组内导柱(8)和第二组内导柱(10)与第一组外导柱(6)和第二组外导柱(9)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原边绕组(7)的环形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全桥变压器,包括副边绕组和原边绕组(7),其特征在于所述副边绕组包括公共母座(1)、第一电联板(2)、第二电联板(3)、第一输出母板(4)、第二输出母板(5)、第一组外导柱(6)、第一组内导柱(8)、第二组外导柱(9)和第二组内导柱(10);所述公共母座(1)设置有空缺(12)和若干螺纹接口(11),所述第一组外导柱(6)和第二组内导柱(10)的下端固定在所述公共母座(1)上;所述第一组外导柱(6)和第一组内导柱(8)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一电联板(2)上;所述第一组内导柱(8)的下端穿过所述空缺(12)后固定在所述第一输出母板(4)上;所述第二组内导柱(10)和第二组外导柱(9)的上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电联板(3)上;所述第二组外导柱(9)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输出母板(5)上;所述第一组内导柱(8)和第二组内导柱(10)与第一组外导柱(6)和第二组外导柱(9)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原边绕组(7)的环形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文岗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科雄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