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洪新富专利>正文

调整型内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990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调整型内衣结构,所述调整型内衣是由一外部束衣于前方上段外缘增设结合有一左、右侧罩杯而成,其中外部束衣前方上段中央是形成有一领口,使领口两侧均能相对形成一肩带,并延伸至外部束衣后方顶缘,又于领口下方中央是切设有一纵向沟,纵向沟两侧缘再以结合装置而相接连,左、右侧罩杯的外侧缘是结合于肩带与外部束衣本体的交接位置上,并能正好与领口相对,相对侧缘则能藉由可调整装置的设置,而调整穿着后的松紧度,又左、右侧罩杯内方近外侧缘处是均再设有一切口,以让衬垫可由该切口处置入,而容置于左、右侧罩杯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整型内衣穿着、收纳更便利,且雕塑效果更佳。(*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调整型内衣结构,尤其是指一种穿于外衣内部,让女性使用者于追求胸型集中托高的同时,亦能兼具有束腰的功效,以相对让女性使用者的上半身曲线可更趋完美的调整型内衣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女性消费者也越来越注重身材的保养与包装,因此现在社会中出现了相当多的塑身减肥美容中心,及出现了有相当多宣称可塑身或减肥的药品或产品,但实际使用起来,往往都与所预期的功效有极大的差距,所以如何选择一种实用、有效的产品,就被现代女性所极为重视。有鉴于此,遂有业界发展出一使用后可雕塑身材曲线,且不需随便乱服用药品,而影响身体健康,及可穿于外衣内部,以兼具隐私性的调整型内衣结构,而能让女性消费者于追求身材的同时,亦能兼具有使用的安全性、健康性及经济性。如图6及图7所示,为目前一般现有技术的调整型内衣结构,其是由图6中的(a)所示的内衣本体30及图6中的(b)所示的束身衣40等两部份所构成,当使用时,是将内衣本体30先穿着于身上,并藉由罩杯31的罩设,而让使用者的胸部可被撑托住,又当内衣本体30穿着上后,可再将束身衣40穿套于内衣本体30下方,使罩杯31下缘能经由束身衣40上方所开设的领口41的推挤,而让胸型看起来可较集中托高,且该束身衣40亦能同时雕塑使用者的腰部曲线,让使用者的腰部可因受到束身衣40的向内紧束,而显得更加纤细者。然而,如上所述的现有技术调整型内衣结构,虽能供使用者穿着上,以用来雕塑上半身曲线,但于实际应用时,其仍存在有下述的问题点:(一)其调整型内衣是由内衣本体30及束身衣40等两部份所构成,故当使用者于穿着或收纳时,均会因穿着程序较多且需分别存放,而让该调整型内衣相对不具有穿着使用及收纳时的-->便利性;(二)由于内衣本体30及束身衣40是属于两相分离的衣物,所以整体的一致性及配合性会相对较差,致使当该内衣本体30及束身衣40同时穿着于身上时,即会因一致性及配合性较差,而让雕塑上半身曲线的功效会相对被大打折扣;(三)由于内衣本体30及束身衣40是属于两相分离的衣物,且两者间并无连结的关系,故当使用者同时穿着上,并从事活动时,即会因内衣本体30与束身衣40均能各别移动,而相对容易让所调整好的雕塑形态被破坏改变。现有技术的调整型内衣结构,均由内衣本体及束身衣等两部份所构成,当使用者于穿着或收纳时,是会较麻烦,又因内衣本体及束身衣为两相分离的衣物,故整体的一致性及配合性会较差,此乃欲解决的技术问题点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调整型内衣结构,其左、右侧罩杯是一体结合增设于外部束衣上,穿着和收纳都方便,让女性使用者于追求胸型集中托高的同时,亦能兼具有束腰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调整型内衣结构,所述调整型内衣是由一具伸缩弹性的外部束衣于前方上段外缘增设结合有一左、右侧罩杯而成,其中,外部束衣前方上段中央是形成有一适大镂空状的领口,使领口两侧均能相对形成一肩带,并延伸至外部束衣后方顶缘,又于领口下方中央是切设有一适长的纵向沟,纵向沟两侧缘再以结合装置而相接连,以让该调整型内衣于使用时,可藉由结合装置的开启,而更容易被穿着上,及可藉由结合装置的重新封闭结合,而让使用者的上半身曲线可被紧束雕塑,左、右侧罩杯的外侧缘是结合于肩带与外部束衣本体的交接位置上,并能正好与领口相对,相对侧缘则能藉由可调整装置的设置,而调整穿着后的松紧度,又左、右侧罩杯内方近外侧缘处均再设有一切口,以让衬垫可由该切口处置入,而容置于左、右侧罩杯内部。本技术的效果:(一)本技术提供调整型内衣结构,其左、右侧罩杯是一体结合增设于外部束衣上,故不但于穿着及收纳时较便利,更因仅需购买一件即能同时拥有束腰、提胸的功效,而让该调整型内衣的附加价值会相对较高。-->(二)本技术提供调整型内衣结构,由于左、右侧罩杯是一体结合增设于外部束衣上,故整体的一致性及配合性较佳,相对让雕塑上半身曲线的功效会大幅被提升。(三)本技术提供调整型内衣结构,由于左、右侧罩杯是一体结合增设于外部束衣上,且两者间是能相牵引,而无各自移动的情事发生,致使当使用者将该调整型内衣穿着上,并从事活动时,即会因为牵引限位力,而让所调整好的雕塑形态较不易被破坏改变。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穿着上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穿着上暨束腰、提胸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外部束衣下方一体设有相连状束裤的实施例图。图5:是本技术连身束裤下方两侧延伸出有裤管的实施例图。图6:是现有技术的分解外观图。图7:是现有技术穿着上后的状态示意图。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外部束衣---10    领口-----11肩带-----12      纵向沟----13结合装置---14    束裤-----15裤管-----16左、右侧罩杯-20  可调整装置--21切口-----22      衬垫-----23现有技术部份:内衣本体---30    罩杯-----31束身衣----40     领口-----4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调整型内衣结构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请参见图1,图1是本技术的外观图,其调整型内衣是由一具伸缩弹性的外部束衣10于前方上段外缘增设结合有一左、右侧罩杯20而成,其中,外部束衣10前方上段中央是形成有一适大镂空状的领口11,使领口11两侧均能相对形成一肩带12,并延伸至外部束衣10后方顶缘,又于领口11下方中央是切设有一适长的纵向沟13,纵向沟13两侧缘再以结合装置14(如拉炼等)而相接连,以让该调整型内衣于使用时,可藉由结合装置14的开启,而更容易被穿着上,及可藉由结合装置14的重新封闭结合,而让使用者的上半身曲线可被紧束雕塑;左、右侧罩杯20的外侧缘是结合于肩带12与外部束衣10本体的交接位置上,并能正好与领口11相对,相对侧缘则能藉由可调整装置21(如扣勾搭配扣环)的设置,而调整穿着后的松紧度,又左、右侧罩杯20内方近外侧缘处均再设有一切口22,以让衬垫23可由该切口22处置入,而容置于左、右侧罩杯20的内部。继续参见图2及图3,其使用时,是将结合装置14开启,可调整装置21相分离,使外部束衣10能略为的往外掀开,及左、右侧罩杯20能呈现出往外开启状,以将该调整型内衣穿着于使用者的上半身,待穿着上后,即可依照使用者胸型的大小,而相对将可调整装置21接设于最适当的松紧度上,且左、右侧罩杯20亦能藉由领口11的镂空,而罩置包覆于使用者的胸部位置处,此时,即可再将结合装置14重新封闭结合上,以让使用者腰部的赘肉可因为受到外部束衣10的向内紧束,而相对的往上、下方推挤,且该推挤力,亦能顺势的撑抵于左、右侧罩杯20的下方端面上,进而有将胸部自然集中托高的功效,又因为外部束衣10是整个延伸包覆于腰部处,故当其穿着上后,亦能雕塑腰部曲线,以让使用者的上半身看起来可更趋完美,并有助于外衣的搭配。继续参见图4及图5,其外部束衣10下方亦可一体设有相连状的束裤15(图4所示),且该束裤15下方两侧亦均能延伸出有一裤管16(图5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调整型内衣结构,所述调整型内衣是由一具伸缩弹性的外部束衣于前方上段外缘增设结合有一左、右侧罩杯而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部束衣前方上段中央是形成有一适大镂空状的领口,使所述领口两侧均能相对形成一肩带,并延伸至所述外部束衣后方顶缘,又于所述领口下方中央切设有一适长的纵向沟,所述纵向沟两侧缘再以结合装置而相接连,以更容易被穿着及被紧束雕塑;    所述左、右侧罩杯的外侧缘是结合于所述肩带与外部束衣本体的交接位置上,并能正好与所述领口相对,相对侧缘则能藉由可调整装置的设置,而调整穿着后的松紧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整型内衣结构,所述调整型内衣是由一具伸缩弹性的外部束衣于前方上段外缘增设结合有一左、右侧罩杯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束衣前方上段中央是形成有一适大镂空状的领口,使所述领口两侧均能相对形成一肩带,并延伸至所述外部束衣后方顶缘,又于所述领口下方中央切设有一适长的纵向沟,所述纵向沟两侧缘再以结合装置而相接连,以更容易被穿着及被紧束雕塑;所述左、右侧罩杯的外侧缘是结合于所述肩带与外部束衣本体的交接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新富
申请(专利权)人:洪新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