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80499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6-02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其是将至少一静磁体临近人体肌肤设置,然后在相隔静磁体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旋转磁体,旋转磁体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当旋转磁体旋转时,其两端磁极位置的交替变换使得静磁体的磁力线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而上下运动,进而作用在人体肌肤穴位上模拟针灸的深刺浅刺手法产生治疗效果。该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对人体肌肤无任何伤害也无任何痛感,从而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其适应于高血压、前列腺、心血管疾病、损伤性患者、损伤性炎症和瘀血肿胀性患者等,尤其适应糖尿病患者等特殊情况下的治疗。并且具有简单有效、治疗面积广、治疗效果好、适用性强、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针灸是祖国医学的一部分,针灸治疗疾病,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运用针刺和艾灸的方法,对人体腧穴进行刺激,通过经络的作用,影响到脏腑,达到治疗的目的。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总结出针灸具有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疏通经络的作用。针灸治疗作用的现代研究成果显示,古代医家对针灸治疗作用的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大量的现代研究工作表明,针灸对机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但集中反映在增强机体防御免疫力、对机体各系统功能的调整和镇痛三个方面。目前中医针灸已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使中医针灸的自然、绿色健康理念与方法,在当今医学大环境下将得到更多地了解、理解和尊重,为传统针灸理论方法提供更加良好的发展环境。针灸不仅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范围内提高其共享度,成为服务于全人类生命健康的宝贵资源。然而,由于针灸是用金属针刺透肌肤来刺激人体经络及腧穴所达到治疗效果的,因此会给肌肤造成创伤面,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痛感,使得部分患者难于接受,而对于糖尿病患者破伤不易恢复等其他特殊情况下,针灸治疗方法就更不易介入。为此,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102580248公开了一种磁体复合磁极轴向旋转模拟针灸的治疗装置,其是利用磁体磁极异性相吸之原理在特定距离形成交汇点作用在旋转过程中,由于扭曲力使主动磁体与被动磁体之间的磁力线交汇点瞬间成束状刺激人体经络及腧穴而起到金属针的治疗作用。该治疗装置虽然能够达到模拟针灸的治疗效果,但存在结构复杂、适用性差的问题,一台电机只能带动一个旋转磁体对人体肌肤的有限范围内的一个或少数几个穴位进行针灸治疗,若要增加治疗区域,则需要增加相应数量的治疗装置,从而无疑会加剧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产品的普及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人体肌肤外施治而无破伤无痛感且简单有效、治疗面积广、治疗效果好、适用性强的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从而使患者更易接受,并能降低生产成本等。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至少一静磁体临近人体肌肤设置,然后在相隔所述静磁体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旋转磁体,所述旋转磁体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当所述旋转磁体旋转时,其两端磁极位置的交替变换使得所述静磁体的磁力线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而上下运动,进而作用在人体肌肤穴位上模拟针灸的深刺浅刺手法产生治疗效果。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磁体为径向充磁、轴向旋转的旋转体结构,其位于所述静磁体其中一磁极一侧,且所述旋转磁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静磁体的充磁方向呈一定角度相交。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磁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静磁体的充磁方向呈90度垂直相交。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旋转磁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静磁体的充磁方向呈一锐角或钝角相交。进一步的,所述静磁体的充磁方向垂直人体肌肤表面。优选的,所述静磁体为多个且分布在人体肌肤的多个穴位处,所述旋转磁体和驱动装置均为一个。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磁体的转速为600~1500转/分钟。优选的,所述旋转磁体的转速为800转/分钟。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旋转磁体安装在该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且所述旋转磁体与所述电机一同容置在一壳体内进而构成旋磁装置。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以承载所述旋磁装置和所述静磁体以便使所述静磁体产生的磁力线运动能够作用到人体肌肤穴位的载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首先,本专利技术由于是利用旋转磁体驱动静磁体磁力线上下运动,进而作用在人体肌肤穴位上模拟针灸的深刺浅刺手法起到金属针的治疗作用,因此对人体肌肤无任何伤害也无任何痛感,从而使得患者更容易接受,其适应于高血压、前列腺、心血管疾病、损伤性患者、损伤性炎症和瘀血肿胀性患者等,尤其适应糖尿病患者等特殊情况下的治疗。其次,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可以在人体肌肤的多个穴位处分别设置一静磁体,而后借助同一个电机驱动的同一旋转磁体来同时驱动各个静磁体的磁力线运动,因此简单方便,其不仅能增加治疗面积,而且还能实现多处穴位同步针灸治疗的效果,同时,其也能降低该方法在转化成产品时的生产成本,有利于产品的大幅度推广与普及。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旋磁装置和所述静磁体安装在载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是将至少一静磁体1临近人体2肌肤设置,然后在相隔静磁体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旋转磁体3,旋转磁体3由驱动装置4驱动旋转,当旋转磁体3旋转时,其两端磁极位置的交替变换使得静磁体1的磁力线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而上下运动,进而作用在人体2肌肤穴位上模拟针灸的深刺浅刺手法产生治疗效果。进一步的,旋转磁体3为径向充磁、轴向旋转的旋转体结构,其位于静磁体1其中一磁极一侧,且旋转磁体3的轴线方向与静磁体1的充磁方向呈一定角度相交。而静磁体1的充磁方向则垂直人体肌肤表面。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旋转磁体3的轴线方向与静磁体1的充磁方向呈90度垂直相交。如图2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旋转磁体3的轴线方向与静磁体1的充磁方向呈一锐角(优选为大于60度小于90度的锐角)或钝角(优选为大于90度小于120度的钝角)相交。该两种实施方式使得静磁体1可以根据人体肌肤表面轮廓来布置,因而非常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使本专利技术的模拟针灸治疗效果达到更佳。优选的,静磁体1为多个且分布在人体2肌肤的多个穴位处,旋转磁体3和驱动装置4均为一个。当然,当静磁体1数量较多且分隔距离较远时,也可以相应增加旋转磁体3和驱动装置4的数量,以满足静磁体的磁力线驱动需求。进一步的,旋转磁体3的转速为600~1500转/分钟,该转速范围值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模拟针灸过程更贴合金属针的深刺浅刺及“提针”与“插针”手法。优选的,旋转磁体3的转速为800转/分钟。进一步的,驱动装置4为电机,旋转磁体3安装在该电机4的输出轴上,并且旋转磁体3与电机4一同容置在一壳体5内进而构成旋磁装置6。进一步的,还包括一用以承载旋磁装置6和静磁体1以便使静磁体1产生的磁力线运动能够作用到人体肌肤穴位的载体7。所述载体7可以是帽子、靠垫、座垫、脚垫、护腰、护颈等。以上所述者,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专利技术申请专利范围及专利技术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专利技术专利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至少一静磁体临近人体肌肤设置,然后在相隔所述静磁体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旋转磁体,所述旋转磁体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当所述旋转磁体旋转时,其两端磁极位置的交替变换使得所述静磁体的磁力线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而上下运动,进而作用在人体肌肤穴位上模拟针灸的深刺浅刺手法产生治疗效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将至少一静磁体临近人体肌肤设置,然后在相隔所述静磁体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置旋转磁体,所述旋转磁体由驱动装置驱动旋转,当所述旋转磁体旋转时,其两端磁极位置的交替变换使得所述静磁体的磁力线由于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而上下运动,进而作用在人体肌肤穴位上模拟针灸的深刺浅刺手法产生治疗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磁体为径向充磁、轴向旋转的旋转体结构,其位于所述静磁体其中一磁极一侧,且所述旋转磁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静磁体的充磁方向呈一定角度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磁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静磁体的充磁方向呈90度垂直相交。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旋磁驱动静磁磁力线模拟针灸治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磁体的轴线方向与所述静磁体的充磁方向呈一锐角或钝角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志财方彦雯潘君昂胡立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和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