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忠宝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38863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6 0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包括与胫骨平台及腓骨近端的解剖形态相似的模型本体,所述的模型本体从胫骨到腓骨近端依次划分为内侧柱、中间柱、外侧柱以及腓骨柱。优点在于:分为四柱和九区,九个分区的骨块在胫骨平台遭受外力时,由于解剖特性的差异和附着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移位方向和塌陷表现。重新分布了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块模型,容易理解骨折所在的部位和意义,便于理解损伤机制。在明确损伤部位的基础上,依据骨折所在的区域和类型,决定手术方案,直接决定接骨板的选用。

A teaching model f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instruments, in particular to a teaching model for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in a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model body comprises a model body similar to the tibial plateau and the proximal part of the fibula, and the model body is divided into an inner column, an intermediate column, an outer column and a fibular column sequentially from the proximal part of the tibia to the proximal part of the fibula.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being divided into four columns and nine areas, and when the tibial plateau is subjected to external force, the nine anatomical blocks have different displacement directions and subsidence performance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anato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different adhesion structures. The block model of tibial plateau fracture is re distributed, and it is easy to understand the loc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fracture,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 of injury. On the basis of definite injury loc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gion and type of fracture, the operation plan was decided, and the choice of bone plate was directly determi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胫骨平台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重要的创伤性疾病,由于胫骨髁由松质骨构成,受到外力挤压或撞击时容易骨折甚至塌陷,造成不同程度的膝内、外翻畸形,并往往合并半月板或韧带损伤,导致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胫骨平台骨折后产生的关节面塌陷不平、关节畸形、透明软骨剥脱坏死以及膝关节不稳是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原因。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目标是获得一个稳定、对位良好、活动正常且无痛的膝关节,最大限度地减少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近年来,随着高能量损伤的增多,胫骨平台骨折的病理变化也越来越复杂,从分型、治疗到预后评估,都愈发困难,骨折致死、致残率逐渐增高,如何诊断以及治疗值得深入研究。骨折分型系统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不仅有利于手术方案制定和执行,而且对骨折的复杂程度和愈后评估起重要作用。理想的分型系统具有以下特点:①提供明确的损伤和预后相关信息,可信度高;②基于损伤程度的评分或评级,最好包括软组织损伤程度;③包括所有的骨折类型;④有效地指导临床治疗;⑤算法简单,易于交流。临床常用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系统有AO分型(1979年和1990年)、Schatzker分型(1979年)、HohlandMoore分型(1967年和1981年)、罗从风的三柱分型(2010年)等,其中Schatzker分型在临床最为常用。以上多种分型方法,在临床实践以及科研学术交流使用时,并不令人满意。常见问题如下:一、分型系统仅仅包含X线资料而不包含三维整体形态,无法覆盖复杂的立体的多种机制导致的骨折类型;二、判定骨折分型时医师的主观成分较多,可重复性不高,不能够统一化,标准化,经常出现医师个体差异导致判定困难,进而导致治疗方案的迥异;三、无统一的编码系统,学术交流时沟通困难,无法实现大范围的病例统计和资料汇编;四、各个分型对于骨折形态的描述均依赖文字描述,重复性难以保证;五、并无一个指数来衡量胫骨平台骨折的复杂程度。陈观华比较了胫骨平台骨折AO、Schatzker和HohlandMoore分型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认为三者均不是理想的分型系统,需要创建更精确的评估方法对骨折分型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估。Mellema,J.J.学者也认为目前的分型系统需要改进,以便临床治疗时做出更合理的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统一化标准化,量化更为客观,且可重复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包括与胫骨平台及腓骨近端的解剖形态相似的模型本体,所述的模型本体从胫骨到腓骨近端依次划分为内侧柱、中间柱、外侧柱以及腓骨柱。分为四柱和九区,九个分区的骨块在胫骨平台遭受外力时,由于解剖特性的差异和附着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移位方向和塌陷表现。重新分布了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块模型,容易理解骨折所在的部位和意义,便于理解损伤机制。在明确损伤部位的基础上,依据骨折所在的区域和类型,决定手术方案,直接决定接骨板的选用。在上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中,所述的内侧柱包括位于模型本体内侧前半的a区和位于模型本体内侧后半的b区。在上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中,所述的中间柱包括位于胫骨结节区的c区、位于中间前区的d区、位于中间后区的f区和位于正中区的e区。在上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中,所述的中间前区为胫骨结节上缘与前交叉韧带附着骨片前方的区域,所述的正中区为前交叉韧带胫骨起点连带骨片,所述的中间后区为后交叉韧带胫骨起点连带骨片。在上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中,所述的外侧柱包括位于模型本体外侧前半的g区和位于模型本体外侧后半的h区。在上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中,所述的腓骨柱包括位于腓骨头区的i区。在上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中,所述的腓骨头区为腓骨近端8-10cm。在上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中,所述的a区、b区、c区、d区、f区、g区、h区和i区分别设有1-2块能够固定表面的固定钢板。在上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中,所述的固定钢板包括用于固定模型本体周壁上部的边缘钢板和用于固定模型本体周壁下部的抗滑钢板,所述的边缘钢板和抗滑钢板之间通过衔接钢板相连接。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教学模型采用全新的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系统,分为四柱和九区,九个分区的骨块在胫骨平台遭受外力时,由于解剖特性的差异和附着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移位方向和塌陷表现,容易让学生理解骨折所在的部位和意义,便于理解损伤机制,在明确损伤部位的基础上,依据骨折所在的区域和类型,决定手术方案,直接决定接骨板的选用,且算法简单、重复度高、主观偏差小,利于统一化标准化,明显提升可信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侧视图。图中,模型本体1、内侧柱2、中间柱3、外侧柱4、腓骨柱5、a区6、b区7、c区8、d区9、e区10、g区11、h区12、i区13、边缘钢板14、抗滑钢板15、衔接钢板16、f区1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专利技术的具体实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包括与胫骨平台及腓骨近端的解剖形态相似的模型本体1,模型本体1从胫骨到腓骨近端依次划分为内侧柱2、中间柱3、外侧柱4以及腓骨柱5。分为四柱和九区,9个分区的骨块在胫骨平台遭受外力时,由于解剖特性的差异和附着结构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移位方向和塌陷表现。重新分布了胫骨平台骨折的分块模型,容易理解骨折所在的部位和意义,便于理解损伤机制。在明确损伤部位的基础上,依据骨折所在的区域和类型,决定手术方案,直接决定接骨板的选用。其中,内侧柱2包括位于模型本体1内侧前半的a区6和位于模型本体1内侧后半的b区7。中间柱3包括位于胫骨结节区的c区8、位于中间前区的d区9、位于中间后区的f区17和位于正中区的e区10。更具体地说,中间前区为胫骨结节上缘与前交叉韧带附着骨片前方的区域,正中区为前交叉韧带胫骨起点连带骨片,中间后区为后交叉韧带胫骨起点连带骨片。外侧柱4包括位于模型本体1外侧前半的g区11和位于模型本体1外侧后半的h区12。腓骨柱5包括位于腓骨头区的i区13。腓骨头区为腓骨近端8-10cm。a区6、b区7、c区8、d区9、g区11、h区12和i区13设有1-2块能够固定表面的固定钢板。更具体地说,固定钢板包括用于固定模型本体1周壁上部的边缘钢板14和用于固定模型本体1周壁下部的抗滑钢板15,边缘钢板14和抗滑钢板15之间通过衔接钢板16相连接。a区6、b区7、c区8、d区9、f区17、g区11、h区12和i区13的边缘处相接覆盖模型本体1整个表面。借助以上分型的教学模型,可以衍生出表格式记录法记录描绘胫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胫骨平台及腓骨近端的解剖形态相似的模型本体(1),所述的模型本体(1)从胫骨到腓骨近端依次划分为内侧柱(2)、中间柱(3)、外侧柱(4)以及腓骨柱(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胫骨平台及腓骨近端的解剖形态相似的模型本体(1),所述的模型本体(1)从胫骨到腓骨近端依次划分为内侧柱(2)、中间柱(3)、外侧柱(4)以及腓骨柱(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侧柱(2)包括位于模型本体(1)内侧前半的a区(6)和位于模型本体(1)内侧后半的b区(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柱(3)包括位于胫骨结节区的c区(8)、位于中间前区的d区(9)、位于中间后区的f区(17)和位于正中区的e区(1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台骨折的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前区为胫骨结节上缘与前交叉韧带附着骨片前方的区域,所述的正中区为前交叉韧带胫骨起点连带骨片,所述的中间后区为后交叉韧带胫骨起点连带骨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骨科胫骨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翔刘锋袁即山孟升万博文姚忠宝
申请(专利权)人:姚忠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