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静脉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3085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装置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指静脉识别装置安装在设备上以后位置及方向固定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指静脉识别装置,其技术方案可概括为:指静脉识别装置中,安装单元用于固定指静脉采集模块,并具有与底座的配置部相适应的安装部,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置于底座中,安装部包括第一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与指静脉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配置部包括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分别与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安装单元与底座契合固定后,第一连接装置能够与第二连接装置或第三连接装置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方便用户,适用于指静脉识别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指静脉识别装置
本技术涉及装置领域,特别涉及指静脉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有些设备上安装有指静脉识别装置,由于指静脉识别可以保障安全性,因而越来越多的设备上已应用了指静脉识别装置,指静脉识别装置一般包括指静脉采集模块及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指静脉采集模块与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连接组成一个整体安装在对应的设备上或将指静脉采集模块与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安装在设备上以后与设备直接为一个整体。目前的指静脉识别装置在安装在设备上以后,其位置及方向均为固定的,无法更改,在使用时有一定的不便,例如将设备放置在某处以后,用户只能在设备的正面使用指静脉识别方式,若要在设备背面使用指静脉识别方式,则需要将整个设备旋转180°或用户移动到设备正面使用才行,非常不便,尤其是在超市或商场中的设备,由于设备正面是交给售货人员进行操作的,而用户一般都处于设备的背面,此时使用现有的这种设备就尤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克服目前指静脉识别装置安装在设备上以后位置及方向固定导致使用不便的缺点,提供一种指静脉识别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采集模块及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单元及底座,所述指静脉采集模块包括输出端,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输入端,所述安装单元的上层用于固定指静脉采集模块,下层具有与底座相适应的安装部,能够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层为与安装部相适应的配置部,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置于底座中,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及底面,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及第一连接装置设置于底面上,底面的形状为旋转180°对称的形状,其旋转中心点为底面水平形状的中心点,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指静脉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配置部包括上表面、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分别与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置于配置部上表面,当安装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契合并建立电连接,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当安装单元水平旋转180°后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三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契合并建立电连接,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置于第一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分别置于第二固定装置中,当安装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置于第二固定装置中的第二连接装置与置于第一固定装置中的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建立电连接,当安装单元水平旋转180°后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置于第二固定装置中的第三连接装置与置于第一固定装置中的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建立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安装部上垂直于安装部底面边沿的侧壁,所述配置部的上表面凹陷进底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所述凹陷形成的内壁,内壁与侧壁相契合。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位于底面中至少一个突出于底面的突出部,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位于配置部上表面中与突出部相契合的至少一个凹陷部,若当安装部旋转180°以后,其突出部与底面组成的形状不能与原安装部中突出部与底面组成的形状重合时,则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此时突出部相契合的凹陷部。再进一步的,所述突出部与凹陷部契合后采用螺栓进行固定。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采集模块及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指静脉采集模块与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电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单元及底座,所述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包括信号输出端,所述底座上具有信号连接端,所述安装单元的上层用于固定指静脉采集模块及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下层具有与底座相适应的安装部,能够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层为与安装部相适应的配置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及底面,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及第一连接装置设置于底面上,底面的形状为旋转180°对称的形状,其旋转中心点为底面水平形状的中心点,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配置部包括上表面、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分别与信号连接端电连接,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置于配置部上表面,当安装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契合并建立电连接,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当安装单元水平旋转180°后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三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契合并建立电连接,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具体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置于第一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分别置于第二固定装置中,当安装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置于第二固定装置中的第二连接装置与置于第一固定装置中的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建立电连接,当安装单元水平旋转180°后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置于第二固定装置中的第三连接装置与置于第一固定装置中的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建立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安装部上垂直于安装部底面边沿的侧壁,所述配置部的上表面凹陷进底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所述凹陷形成的内壁,内壁与侧壁相契合。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位于底面中至少一个突出于底面的突出部,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位于配置部上表面中与突出部相契合的至少一个凹陷部,若当安装部旋转180°以后,其突出部与底面组成的形状不能与原安装部中突出部与底面组成的形状重合时,则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此时突出部相契合的凹陷部。再进一步的,所述突出部与凹陷部契合后采用螺栓进行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了一种指静脉采集模块可调换方向(水平旋转180°)的指静脉识别装置,只需将底座设置在欲安装设备上即可,在用户使用时,若处于设备的背面,则不再需要移动至设备正面或将较重的设备旋转方向,仅需要取下较轻较小的安装单元并旋转180°后安装进底座即可,方便用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指静脉识别装置的系统框图;图2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指静脉识别装置的系统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指静脉识别装置安装单元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指静脉识别装置另一安装单元的示意图;图5为与图3、4中安装单元相适应的底座的示意图;其中,1为第一连接装置,2为突出部,3为侧壁,4为第二连接装置,5为第三连接装置,6为凹陷部,7为内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采集模块、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安装单元及底座,指静脉采集模块包括输出端,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输入端,安装单元的上层用于固定指静脉采集模块,下层具有与底座相适应的安装部,能够固定在底座上,底座上层为与安装部相适应的配置部,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置于底座中,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及底面,第一固定装置及第一连接装置设置于底面上,底面的形状为旋转180°对称的形状,其旋转中心点为底面水平形状的中心点,第一连接装置与指静脉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配置部包括上表面、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指静脉识别装置

【技术保护点】
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采集模块及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单元及底座,所述指静脉采集模块包括输出端,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输入端,所述安装单元的上层用于固定指静脉采集模块,下层具有与底座相适应的安装部,能够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层为与安装部相适应的配置部,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置于底座中,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及底面,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及第一连接装置设置于底面上,底面的形状为旋转180°对称的形状,其旋转中心点为底面水平形状的中心点,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指静脉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配置部包括上表面、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分别与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置于配置部上表面,当安装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契合并建立电连接,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当安装单元水平旋转180°后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三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契合并建立电连接,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指静脉识别装置,包括指静脉采集模块及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单元及底座,所述指静脉采集模块包括输出端,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输入端,所述安装单元的上层用于固定指静脉采集模块,下层具有与底座相适应的安装部,能够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底座上层为与安装部相适应的配置部,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置于底座中,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固定装置、第一连接装置及底面,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及第一连接装置设置于底面上,底面的形状为旋转180°对称的形状,其旋转中心点为底面水平形状的中心点,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指静脉采集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配置部包括上表面、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分别与指静脉数据处理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固定装置、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置于配置部上表面,当安装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契合并建立电连接,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当安装单元水平旋转180°后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三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契合并建立电连接,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指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置于第一固定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及第三连接装置分别置于第二固定装置中,当安装单元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置于第二固定装置中的第二连接装置与置于第一固定装置中的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建立电连接,当安装单元水平旋转180°后固定在底座上时,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契合并能够固定,置于第二固定装置中的第三连接装置与置于第一固定装置中的第一连接装置能够建立电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安装部上垂直于安装部底面边沿的侧壁,所述配置部的上表面凹陷进底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所述凹陷形成的内壁,内壁与侧壁相契合。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指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位于底面中至少一个突出于底面的突出部,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位于配置部上表面中与突出部相契合的至少一个凹陷部,若当安装部旋转180°以后,其突出部与底面组成的形状不能与原安装部中突出部与底面组成的形状重合时,则第二固定装置还包括与此时突出部相契合的凹陷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指静脉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与凹陷部契合后采用螺栓进行固定。6.指静脉识别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优势互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