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互溶.分离状态随温度发生可逆变化的溶剂组合的化学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4222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作为互溶性-多相有机溶剂体系使用的优选溶剂组。特别是目前使用多种溶剂的混合溶剂来降低溶剂体系的互溶化温度,而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单一的溶剂即可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适合于电化学处理等赋予电能的电化学处理的溶剂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一种化学处理方法,该化学处理方法利用互溶状态和分离状态随温度发生可逆性变化的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的组合,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溶剂中含有链烷烃类化合物和/或环烷烃类化合物,所述第二溶剂含有选自碳酸酯(碳酸酯)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尿烷)化合物、脲(尿素)化合物、环状酰胺化合物及环状酮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互溶性-多相有机溶剂体系”的溶剂组合,提供一种尤其适用于肽的合成处理、以及电化学处理等赋予电能的化学处理的溶剂组合,该技术显著提高所述化学处理效率。下文中将“溶剂的组合”记为“溶剂组(set)”。溶剂组为极性相对较低的第一溶剂、以及极性相对较高的第二溶剂的组合,所述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也可以分别为多种溶剂的混合溶剂。当然也可以为单一溶剂。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人已经公开了一种新型溶剂组,所述溶剂组可以容易地利用温度控制互溶状态和分离状态的状态变化,并且可构筑能够通过控制所述状态变化而容易地实现对反应的控制、以及产物等的分离·纯化的化学处理过程(专利文献1)。作为所述溶剂组的用途之一例,可以举出优于目前固相肽合成的液相肽合成反应(参见非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另外,作为其它的应用实例还可以举出利用所述溶剂进行的选择性氧化反应过程(参见专利文献1、段落序号0024~0025)。<DMI> 公知的化合物“二甲基咪唑啉酮(imidazolidinone)1,3-二甲基-2-咪唑啉酮(以下记为“DMI”)”为工业上有用的溶剂。DMI为三井化学(株)(旧三井东压化学(株))和川研Fine Chemical(株)共同开发的含氮五元环化合物、为高沸点溶剂,该化合物具有如下①~⑤中记载的优良特性而被广泛应用。①DMI为一种环脲化合物,是极性较高的无色透明非质子性极性溶剂。②DMI与普通的非质子性极性溶剂相比,即使在酸·碱的存在下也较为稳定,特别是即使在高温下也具有优良的耐碱性、耐酸性。③DMI具有沸点·引火点较高、凝固点较低、易操作的性质(沸点225.5℃,引火点120℃,凝固点8.2℃)。④DMI对各种无机及有机化合物有较强的溶解力,另外利用其“高介电常数”和“溶剂化效果”获得促进反应进行、抑制副反应发生的效果。代表性的用途为1)医药、农药、染料、颜料等附加价值高的产品的合成溶剂,2)电子部件·模具等的洗涤剂,3)高分子化合物的聚合溶剂等(参见专利文献3、4、5)。<第一溶剂> 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第一溶剂基本为低极性有机溶剂,作为构成该溶剂的化合物组,可以举出链烷烃、环烷烃、链烯烃、链炔烃、芳香族化合物等,优选环烷烃类化合物,特别优选“环己烷”。可以推测与下述原因有关,即,环己烷的椅形-船形构象异构体的转变与其它溶剂相关,在温度较为稳定的条件下发生转变。环己烷还具有熔点为6.5℃的较高值、可将反应产物等固化后分离的优点,在作为最终步骤的回收步骤中也具优点,从上述方面考虑是优选使用的。<第二溶剂> 同样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构成与第一溶剂组合的其它溶剂或者混合溶剂(第二溶剂)的有机溶剂基本为高极性有机溶剂。优选由从硝基烷烃、腈、醇、卤代烷、酰胺化合物以及亚砜中选择的至少一种构成的溶剂。另外,专利文献1还记载了以下内容具体而言,硝基烷烃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或3,腈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或3,酰胺化合物中N-二烷基或N-单烷基酰胺的烷基及酰基或甲酰基的碳原子总数为6或6以下,醇的碳原子数为8或8以下,亚砜的烷基碳原子数为1、2或3,卤代烷的烷基碳原子数为6或6以下。<互溶化温度(分离温度)> 根据专利文献1的记载,通过改变第一溶剂或第二溶剂的组成,互溶状态和相分离状态的转变温度也会自动发生改变。专利文献1的附图中公开了涉及作为第一溶剂的环己烷(CH)和作为第二溶剂的硝基烷烃(NA)的混合溶剂的组成和互溶化温度的变化的试验数据图。即,公开了如下绘制的图以CH和NA的体积比1∶5、2∶5、1∶1、5∶1作为参数,以构成各NA的硝基甲烷(NM)和硝基乙烷(NE)的体积混合比为横轴、以溶剂温度为纵轴,将两种溶剂混合后的互溶化温度数据绘制成图。另外,公开了如下绘制的图将作为第一溶剂的环己烷(CH)和第二溶剂固定为1∶1的等体积(各为50体积%),使第二溶剂为硝基甲烷(NM)和硝基乙烷(NE)的混合溶剂、或乙腈(AN)和丙腈(PN)的混合溶剂、或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二甲基乙酰胺(DMA)的混合溶剂,以第二溶剂的体积混合比为横轴、以溶剂温度为纵轴,将二溶剂混合后的互溶化温度数据绘制成图。根据上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图可知,在20℃~60℃的温度范围内,互溶化温度(分离温度)随第一·第二溶剂的组成而变化。换言之,由于具有改变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的组中第一·第二溶剂的组成的方法,因此可以在20℃到60℃的范围内适当地改变两溶剂的互溶化温度(分离温度)。<使用溶剂组的化学处理> 如专利文献1所述,利用溶剂组的化学处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处理,可以为专利文献2记载的逐次添加氨基酸的液相肽合成过程、也可以为普通的电化学反应过程。而且,也不局限于电化学反应过程,为了促进化学反应进行,也可以为赋予电能的处理过程。作为一个实例,记载了用于狄尔斯-阿尔德(Diels-Alder)反应过程中的实施例(参见专利文献1、段落序号0026~0027)。<极性或介电常数> 一般而言,对于极性或介电常数,在非专利文献2以及非专利文献3中记载了其技术标准。即,极性(ET(30))可以按照非专利文献3记载的方法进行实验评价,介电常数可以按照非专利文献2记载的方法进行实验评价。如果按照上述标准来标记高极性溶剂的条件,则只要极性(ET(30))为25或25以上、或介电常数为20或20以上即可。相反,如果按照上述标准来标记低极性溶剂的条件,则介电常数为0~15、或极性(ET(30))不足20。(专利文献1)特愿2001-254109“互溶性-多相有机溶剂体系”(专利文献2)特愿2001-385493“利用互溶性-多相有机溶剂体系逐次添加氨基酸的液相肽合成法”(专利文献3)特开昭54-144348号公开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昭63-108027号公开公报(专利文献5)特开平05-170713号公开公报(非专利文献1)“A liquid-phase peptide synthesis in cyclohexane-based biphasicthermomorphic systems”,Kazuhiro Chiba,Yusuke Kono,ShokakuKim,Kohsuke Nishimoto,Yoshikazu Kitano and Masahiro Tada,.Chem.Commun.,2002,(Advance Article),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1766-1767,2002,.(First published on the web 15thJuly 2002)(非专利文献2)J.A.Riddick and W.B.Bunger(eds.),Organic Solvents,Vol.IIof Techniques of Organic Chemistry,Third Edition,Wiley-inter science,New York,1970. (非专利文献3)C.Reichardt and K.Dimr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处理方法,该化学处理方法利用互溶状态和分离状态随温度发生可逆性变化的第一溶剂和第二溶剂的组合,其特征为,所述第一溶剂中含有链烷烃类化合物和/或环烷烃类化合物,所述第二溶剂含有选自碳酸酯(碳酸酯)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尿烷)化合物、脲(尿素)化合物、环状酰胺化合物、及环状酮胺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千叶一裕
申请(专利权)人:东京农工大学TLO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