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装机的输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418099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5 1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灌装机的输瓶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底盘,机架在底盘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第一限位板设置有供灌装瓶移动至底盘上的第一缺口和离开底盘的第二缺口。第一限位板连接有与第一限位板构成输送通道的第二限位板。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连通。第二限位板靠近第一缺口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远离与第二限位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缺口。第三缺口内设置有垂直于底盘套接有可绕固定轴转动转轮的固定轴。当灌装瓶随着底盘运动至与转轮接触时,转轮在灌装瓶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引导灌装瓶进入输送通道。本输瓶装置不会产生瓶身在输料入口碎瓶与卡瓶现象,避免了材料的损失以及影响整个流水线的工作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灌装机的输瓶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料运输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灌装机的输瓶装置。
技术介绍
灌装机的输料装置的作用是将底盘上的瓶子进行旋转随后经进料入口将瓶身运送至输料口,随后进入传送网带进入下一个工序。公开号为CN20447379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输瓶装置,该装置通过理瓶盘、输送网带、输瓶通道、输瓶轮,来避免在输送网带与输瓶通道对接触瓶身的碎瓶和卡瓶问题。灌装瓶只是在输出口进行了处理。在生产实践过程中,在输入口处因为底盘的转动导致灌装瓶极易与输送通道的尖锐部相接触而造成碎瓶与卡瓶的现象。而进入输瓶通道后,瓶身是一个个有序进入输送网带故不容易发生卡瓶与碎瓶的情况,因此输料装置有待完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解决因转盘的转动导致灌装瓶极易与输送装置的尖锐部相接触而发生卡瓶和碎瓶问题的灌装机输瓶装置。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灌装机的输瓶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底盘,所述机架在底盘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设置有可供灌装瓶移动至底盘上的第一缺口和离开底盘的第二缺口,所述第一限位板连接有与第一限位板构成输送通道的第二限位板,所述输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连通,所述第二限位板靠近第一缺口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远离与第二限位板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缺口,所述第三缺口内设置有垂直于底盘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上套接有可绕固定轴转动的转轮,当灌装瓶随着底盘运动至与转轮接触时,转轮在灌装瓶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引导灌装瓶进入输送通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灌装瓶从第一缺口进入输瓶装置之后,由于底盘的旋转使得进去底盘的灌装瓶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当灌装瓶到达输送通道处时,灌装瓶与转轮发生抵接。由于灌装瓶在底盘的旋转下有移动的动力,所以灌装瓶与转轮接触后会带动转轮的转动。而转轮的转动会使得灌装瓶稳定的进入输送通道,从而使得本输瓶装置不会发生瓶身在输送通道入口发生碎瓶与卡瓶现象,避免了材料的损失以及影响整个流水线的工作流程。该输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碎瓶和炸瓶率低且输瓶效率高的优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限位板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和引导部,所述引导部从与主体部连接的一侧到另一侧的宽度逐渐变小至形成尖端,所述安装板设置在引导部远离主体部的一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瓶身在经底盘转动到达第二限位板时不会被第二限位板挡住而能顺利进入输送通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穿过安装板后与第二限位板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安装板能与第二限位板稳定的连接不会因为转轮的运动而使得安装板晃动,使得转轮能更好的进行运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分别设置有垂直于底盘的多根第一支撑板和多根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连接有平行于底盘的第三支撑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固定,并以相对位置排布构成输送通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材料均为聚四氟乙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瓶身与限位板之间的摩擦系数降低,减少对瓶身的磨损。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机架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限位板固定在机架中,不会因为底盘的转动而晃动,也使得第二限位板能依靠第一限位板而实现相对于第一限位板的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钉的轴向与底盘垂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螺钉的轴向垂直于底盘,不会与输送通道中的灌装瓶相接触而达到不磨损灌装瓶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板包括紧贴第二限位板且平行于底盘的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有垂直于底盘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第一安装板向远离第二缺口的一端延伸设置为尖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加强板对整个安装板有一个加强作用,使得转轮工作时能更稳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当灌装瓶从第一缺口进入输瓶装置之后,由于底盘的旋转使得进去底盘的灌装瓶往输送通道方向移动。当灌装瓶到达输送通道处时,灌装瓶与转轮发生抵接。由于灌装瓶在底盘的旋转下有移动的动力,所以灌装瓶与转轮接触后会带动转轮的转动。而转轮的转动会使得灌装瓶稳定的进入输送通道,从而使得本输瓶装置不会发生瓶身在输送通道入口发生碎瓶与卡瓶现象,避免了材料的损失以及影响整个流水线的工作流程。该输瓶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碎瓶和炸瓶率低且输瓶效率高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区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机架;2、底盘;3、第一限位板;4、第一缺口;5、第二缺口;6、输送通道;7、第二限位板;8、安装板;9、第一通槽;10、第三缺口;11、固定轴;12、转轮;13、主体部;14、引导部;15、螺钉;16、第一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8、第三支撑板;19、第一定位板;20、第二定位板;21、尘埃粒子检测装置;22、第四限位板;23、第五限位板;24、第六限位板;25、凹形板;26、第二通槽;27、长块;28、长块帽;29、第一安装板;30、加强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灌装机的输瓶装置,包括机架1。机架1上设置有底盘2。底盘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第一限位板3与机架1通过多个螺钉15连接。第一限位板3设置有第一缺口4和第二缺口5。第一缺口4和第二缺口5分别为输瓶装置的进口和出口。第一限位板3上设置有垂直于底盘2的第一支撑板16,第一支撑板16设置有平行于底盘2的第三支撑板18。第三支撑板18远离第一支撑板16的一端设置有垂直于底盘2的第二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7远离第三支撑板18一端连接有垂直于第二支撑板17的第二限位板7。第二限位板7与第一限位板3构成一个容纳灌装瓶通过的输送通道6。在第二限位板7和第一限位板3上设置有两个由第一支撑板16、第二支撑板17和第三支撑板18构成的类桥型结构。第二限位板7分为主体部13和引导部14。引导部14与主体部13接触部分到引导部14的另一端不断变窄至呈现尖锐部,引导部14与底盘2的平行的一面呈三角形其斜面朝向第一缺口4。引导部14设置有安装板8。安装板8包括第一安装板29,第一安装板29与第二限位板7贴合且平行于底盘2。第一安装板29设置有与第一安装板29垂直的加强板30。加强板30和第一安装板29贴合第二限位板7向远离第二缺口5的方向延伸形成尖端。第一安装板29与第二限位板7通过两根螺钉15固定。两根螺钉15的轴向垂直于底盘2。安装板8的尖端设置有第三缺口10。第三缺口10内设置有一个垂直于底盘2的固定轴11。在固定轴11上套接有只能绕固定轴11转动的转轮12。底盘2的中间设置有圆形的第一通槽9。第一通槽9边缘设置有第一定位板19。第一定位板19连接有第四限位板22。第四限位板22远离第一定位板19的一端与第一限位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灌装机的输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灌装机的输瓶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底盘(2),所述机架(1)在底盘(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所述第一限位板(3)设置有可供灌装瓶移动至底盘(2)上的第一缺口(4)和离开底盘(2)的第二缺口(5),所述第一限位板(3)连接有与第一限位板(3)构成输送通道(6)的第二限位板(7),所述输送通道(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缺口(4)和第二缺口(5)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限位板(7)靠近第一缺口(4)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远离与第二限位板(7)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缺口(10),所述第三缺口(10)内设置有垂直于底盘(2)的固定轴(11),所述固定轴(11)上套接有可绕固定轴(11)转动的转轮(12),当灌装瓶随着底盘(2)运动至与转轮(12)接触时,转轮(12)在灌装瓶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引导灌装瓶进入输送通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灌装机的输瓶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底盘(2),所述机架(1)在底盘(2)的边缘设置有第一限位板(3),所述第一限位板(3)设置有可供灌装瓶移动至底盘(2)上的第一缺口(4)和离开底盘(2)的第二缺口(5),所述第一限位板(3)连接有与第一限位板(3)构成输送通道(6)的第二限位板(7),所述输送通道(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缺口(4)和第二缺口(5)连通,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限位板(7)靠近第一缺口(4)的一端连接有安装板(8),所述安装板(8)远离与第二限位板(7)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缺口(10),所述第三缺口(10)内设置有垂直于底盘(2)的固定轴(11),所述固定轴(11)上套接有可绕固定轴(11)转动的转轮(12),当灌装瓶随着底盘(2)运动至与转轮(12)接触时,转轮(12)在灌装瓶作用下发生转动并引导灌装瓶进入输送通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装机的输瓶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第二限位板(7)包括相互连接的主体部(13)和引导部(14),所述引导部(14)从与主体部(13)连接的一侧到另一侧的宽度逐渐变小至形成尖端,所述安装板(8)设置在引导部(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荣杰汤浩宇庄建芬赵建中李洪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康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