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国强专利>正文

透骨穿线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40472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24 21: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骨穿线钳,包括第一钳件和第二钳件;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的两端均分别为操作端和把持端;在所述第一钳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二钳件中部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连接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在所述第一钳件的操作端设置有透骨锥,在所述透骨锥上设置有引线结构;在所述第二钳件的操作端设置有容纳所述透骨锥的透骨锥容置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与骨组织相关的缝合手术领域。

Tougu threading forcep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bone threading clamp, comprising a first clamp and second clamp pieces; both ends of the first clamp and the clamp member second are respectively the operation end and the control end; in the middle of the first clamping piece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piec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pivot, the pivot connecting the first clamp and the clamp second parts; in the first operation of the clamp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cone in the bone, bone cone is arranged on the lead structure; in the second clamp operation of th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cone containing the penetrating cone bone containing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suture operation field related to bone tiss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骨穿线钳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术用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将组织缝合固定于骨上的手术用具。
技术介绍
在骨科手术中,经常会遇到需要将肌肉组织等组织通过缝合手段固定于骨上的场景。目前,实现上述缝合过程采用的技术手段是:首先,利用钻头在骨上钻出供缝合线穿过的缝合孔,然后再利用穿线器携带缝合线穿过该孔,将缝合线带到骨的另一侧与组织上的缝合线连接、紧固。可以看到,上述缝合过程中,至少需要钻头与穿线器两次穿透缝合孔。两次操作增大了对骨组织破坏几率,同时也增加了缝合过程的操作难度。再者,复杂的操作必然导致操作时间长,增加了患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降低现有缝合手段对骨组织的破坏程度,降低缝合过程的操作难度,减少操作时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透骨穿线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透骨穿线钳,包括第一钳件和第二钳件;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的两端均分别为操作端和把持端;在所述第一钳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二钳件中部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连接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在所述第一钳件的操作端设置有透骨锥,在所述透骨锥上设置有引线结构;在所述第二钳件的操作端设置有容纳所述透骨锥的透骨锥容置结构。所述透骨锥容置结构包括透骨锥容置孔。在所述透骨锥上,自所述引线孔起设置有导线槽。在所述第一钳件上设置有鱼翅状的第一防滑翅;在所述第二钳件上设置有鱼翅状的第二防滑翅;当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绕所述枢轴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防滑翅和所述第二防滑翅互相摩擦;在所述第一防滑翅和/或所述第二防滑翅相互摩擦的表面上设置有增大摩擦力的摩擦凸起。在所述第一防滑翅和/或所述第二防滑翅上设置有度量刻度。在所述透骨锥容置结构端部设置有沿所述端部径向延伸的阻挡结构。所述阻挡结构包括阻挡环。当所述第一钳件与所述第二钳件闭合时,所述第一钳件操作端与所述第二钳件操作端形成操作端平面;所述第一钳件把持端与所述第二钳件把持端形成把持端平面;所述操作端平面与所述把持端平面非共面。在所述第一钳件把持端上与所述第二钳件把持端上分别设置有把持结构。所述引线结构包括引线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透骨穿线钳具有与钳子类似的钳合结构,只是在操作端,包括一对匹配的透骨锥和透骨锥容置结构。同时,在透骨锥上还设置有引线孔。在具体操作时,操作端的透骨锥上的引线孔预先设置好缝合线,然后钳合透骨穿线钳,以透骨锥穿透骨组织,同时将缝合线引导过透骨锥穿透骨组织形成的缝合孔。可见,使用本专利技术的透骨穿线钳能够在形成缝合孔的同时将缝合线引导到位,一次操作即可实现现有技术中两次操作的效果,降低了对骨组织的破坏程度,降低了缝合过程的操作难度,减少了操作时间,实现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穿线钳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一钳件正视图。图4为图3中操作端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中所示A-A剖面视图。图6为图4中所示B-B剖面视图。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第二钳件正视图。图8为图7中操作端的局部放大图。对附图中的标识说明如下:11、第一钳件;12、第二钳件;13、枢轴;14、阻挡环;31、透骨锥;32、枢轴孔;33、第一防滑翅;34、把持环;41、引线孔;42、导线槽;71、透骨锥容置孔;72、枢轴孔;73、第二防滑翅;74、把持环。具体实施方式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之前,对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一些措辞进行统一说明。操作端:用于对骨组织等进行手术操作的一端。把持端:用于操作者把持的一端。枢轴:是指多个物体围绕旋转的中心轴。透骨锥:用于穿透骨组织的锥体。引线结构:容纳并引导缝合线到达期望位置的结构。例如孔、勾等结构。透骨锥容置结构:容纳并引导透骨锥的结构。例如孔、槽或多个凸起形成的引导轨道。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图1至图8显示了本专利技术透骨穿线钳的一个实施例。图1显示了所述实施例透骨穿线钳装配好并闭合的状态。透骨穿线钳包括第一钳件11和第二钳件12。图1中,第一钳件11的左端为操作端,右端为把持端。同样,图1中,第二钳件12的左端为操作端,右端为把持端。在装配好后且透骨穿线钳处于闭合状态下,第一钳件11的操作端与第二钳件12的操作端在同一端。第一钳件11的操作端与第二钳件12的操作端共同配合对骨组织等进行手术操作。在第一钳件11的中部(操作端和把持端之间),和第二钳件12的中部(操作端和把持端之间)设置有枢轴13。枢轴13连接第一钳件11和第二钳件12,且第一钳件11和第二钳件12绕枢轴13转动,形成类似钳子的开合动作。枢轴13具体的设置位置是在所述操作端与所述把持端之间的位置,只要便于操作,并不对这一设置位置进行更具体的限定。图2显示了透骨穿线钳另一个角度的视图。可以看到,当透骨穿线钳处于图1所示的闭合状态时,操作端(当然是第一钳件操作端与第二钳件操作端共同所在的这一端)与部分透骨穿线钳体形成一个面(称为操作端平面);把持端(当然是第一钳件把持端与第二钳件把持端共同所在的这一端)与部分透骨穿线钳体形成一个面(称为把持端平面)。操作端平面与把持端平面非共面,即操作端平面与把持端平面相交形成一定角度,这在手术操作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把持端由于与操作端形成了一定的角度,其活动不会受到这一空间限制。图3至图6对第一钳件进行了描绘。图7至图8对第二钳件进行了描绘。以下分别进行说明。首先对第一钳件进行说明。图3显示了第一钳件的主要结构。在把持端,设置有把持环34,操作者可以将手指伸入把持环34,以便能够在向各个方向施力,都可以得到把持环34对手指的支撑,使得施加的力能够准确作用与操作端。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能够知晓,可以有其他把持结构替代把持环34,例如由多个凸出件形成便于操作者手部把持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在第一钳件11的把持端与操作端之间设置有鱼翅状的第一防滑翅33。在第一钳件11的把持端与操作端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枢轴13(图1)的枢轴孔32。在操作端,设置有透骨锥31。结合图4可见,在操作端设置有引线孔41。引线孔41为贯穿透骨锥31本体的孔,用于缝合线穿过该孔并暂时停留。这样就可以在透骨锥31穿透骨组织的同时,将缝合线穿引到骨组织的另一侧进行缝合。如果仅设置引线孔41穿引缝合线,当透骨锥31穿凿骨组织时,携带的缝合线会贴着透骨锥表面穿过骨组织。由于缝合线突出于透骨锥31的表面,随透骨锥31穿过骨组织时会对骨组织造成不必要的磨损,增加病患的痛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还设置了导线槽42。导线槽42与引线孔41连通,是设置在透骨锥31表面的槽。缝合线可以放置在导线槽42中随透骨锥31穿过骨组织。由于设置了凹陷的导线槽,缝合线不会突出于透骨锥31表面,可以避免随透骨锥31穿过骨组织时对骨组织造成的不必要的磨损。图6进一步显示了导线槽42是在透骨锥31表面加工出的槽。图7和图8显示了第二钳件12的详细结构。从图7可见,第二钳件12与第一钳件11具有相同的结构,如把持环74、第二防滑翅73、枢轴孔72。事实上,把持环74与把持环34的结构和作用相同;枢轴孔72与枢轴孔32的结构和作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在第一钳件11和第二钳件12绕枢轴13(参见图1)相对转动时,即透骨穿线钳进行开启、闭合动作时,第二防滑翅73与第一防滑翅33互相摩擦,从而产生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透骨穿线钳

【技术保护点】
透骨穿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件和第二钳件;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的两端均分别为操作端和把持端;在所述第一钳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二钳件中部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连接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在所述第一钳件的操作端设置有透骨锥,在所述透骨锥上设置有引线结构;在所述第二钳件的操作端设置有容纳所述透骨锥的透骨锥容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透骨穿线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钳件和第二钳件;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的两端均分别为操作端和把持端;在所述第一钳件的中部与所述第二钳件中部设置有枢轴,所述枢轴连接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在所述第一钳件的操作端设置有透骨锥,在所述透骨锥上设置有引线结构;在所述第二钳件的操作端设置有容纳所述透骨锥的透骨锥容置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骨穿线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骨锥容置结构包括透骨锥容置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骨穿线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透骨锥上,自所述引线孔起设置有导线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透骨穿线钳,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钳件上设置有鱼翅状的第一防滑翅;在所述第二钳件上设置有鱼翅状的第二防滑翅;当所述第一钳件和所述第二钳件绕所述枢轴相对转动时,所述第一防滑翅和所述第二防滑翅互相摩擦;在所述第一防滑翅和/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刘浩吴博
申请(专利权)人:张国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