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模式电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94562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三模式电机,所述电机为三相永磁电机,所述电机设有采用星形接线方式连接三相电源的三相绕组,所述三相绕组的每一相绕组单元均由四个匝数相同的绕组构成,当电机以低速模式运转时,每一相绕组单元的四个绕组相互串联,当电机以中速模式运转时,每一相绕组单元的四个绕组两两串联后相互并联,每相构成两个星形中心点,当电机以高速模式运转时,每一相绕组单元的四个绕组相互并联,每相构成四个星形中心点。本电机不同的转速匹配不同的状态,在电机的低速段和高速段效率明显提升,低速起步效率提升,扭矩加大,也允许看门狗重启,对控制器的技术可靠性要求明显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模式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调速电机领域。
技术介绍
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要求电机在0转速到最高转速全程高效和高可靠。采用机械齿轮变速的方式匹配电机的转速和效率区,结构复杂机械变速成本高。流行的电机控制算法提速的方式,即电机设计额定转速比较低,高速采用弱磁提速的方法,似乎完美解决了电动汽车电机的要求,因此得到大量推广。随着电动汽车的不断发展,产量的提升和车速的不断提高,弱磁控制电机缺点逐渐明显,高速运转时效率急剧下降,高速电耗甚至超过低速时段的一倍,应用此电机的电动汽车低速性能很好,高速续驶里程减小很多,影响电动汽车的高速运行性能。而且该方案对控制电路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不允许CPU看门狗重启。高速段运转时有一瞬间的失控必然导致扭矩异常的自动发电问题,产生突然拖拽的问题,有安全隐患。过度依赖控制技术,决定了该技术很难进一步大批量推广应用和降低成本。双绕组双速电机方案:先前有人把电机的每一相绕组设计成双绕组,绕组串联满足低速运行工况,绕组并联匹配高速工况,结构有所改进。性能和可靠性明显提升,但仍然不能全部满足电动汽车的全工况要求。现有弱磁控制技术的永磁同步电机存在下列问题: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模式电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三模式电机,所述电机为三相永磁电机,所述电机设有采用星形接线方式连接三相电源的三相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绕组的每一相绕组单元均由四个匝数相同的绕组构成,当电机以低速模式运转时,每一相绕组单元的四个绕组相互串联,当电机以中速模式运转时,每一相绕组单元的四个绕组两两串联后相互并联,每相构成两个星形中心点,当电机以高速模式运转时,每一相绕组单元的四个绕组相互并联,每相构成四个星形中心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三模式电机,所述电机为三相永磁电机,所述电机设有采用星形接线方式连接三相电源的三相绕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绕组的每一相绕组单元均由四个匝数相同的绕组构成,当电机以低速模式运转时,每一相绕组单元的四个绕组相互串联,当电机以中速模式运转时,每一相绕组单元的四个绕组两两串联后相互并联,每相构成两个星形中心点,当电机以高速模式运转时,每一相绕组单元的四个绕组相互并联,每相构成四个星形中心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模式电机,其特征在于:电机设有九个三相接触器;其中接触器R1、接触器R4、接触器R7依次串联,所述接触器R1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所述接触器R7输出端为星形中心点,所述接触器R4输入端设有U3、V3、W3接线端,所述接触器R7输入端设有U2、V2、W2接线端;其中接触器R2、接触器R5、接触器R8依次串联,所述接触器R2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所述接触器R8输出端为星形中心点,所述接触器R2输入端设有U1、V1、W1接线端,所述接触器R5输入端设有U5、V5、W5接线端,所述接触器R8输入端设有U4、V4、W4接线端;其中接触器R3、接触器R6、接触器R9依次串联,所述接触器R3输入端连接三相电源,所述接触器R9输出端为星形中心点,所述接触器R6输入端设有U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世明付明竹张江豪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优特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