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洞壁涌水集水器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9347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9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洞壁涌水集水器及应用,属于地下工程洞壁涌水量测量领域。该洞壁涌水集水器包括集水本体,集水本体呈倒置的三棱锥结构,包括:两个呈相同倒置三角形结构且对称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呈倒置三角形结构的右开口、呈三角形结构的上开口。集水本体的锥底连通有出水管,右开口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弹性条。该洞壁涌水集水器的结构简单,方便收集洞壁单点的涌水,且单点涌水的漏失量少,便于后期精确地测量洞壁单点涌水量。

A wall of water gushing water collector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all of water gushing water collector and application, belonging to the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wall water measurement field. The wall water catchment device includes a water collecting body, water body is three inverted pyramid structure, including: two showed the same inverted triangle structure and the front side and a rear side plat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n inverted triangle structure of the right opening, triangular structure of the opening. A water outlet pipe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taper bottom of the water collecting body,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right opening are provided with elastic strips. The structure of the wall water catchment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collect the wall single point and single point water gushing, water leakage is less, is easy to accurately measure the single point water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洞壁涌水集水器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洞壁涌水量测量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洞壁涌水集水器及应用。
技术介绍
地下隧道或洞室一般设置在山体或较深的地下层中,但山体或地下层中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水,这使在开挖隧道或洞室及其后期运行过程中,大量地下水沿着岩石裂缝向洞室内涌出。地下水涌出不但会冲击地下隧道或洞室周边的岩石,增加隧道或洞室垮塌的风险,还会淹没隧道或洞室的工作面,导致其无法继续作业。但是,为了使地下水处于稳定的状态,在不影响隧道或洞室开挖及正常作业的前提下,需要使洞壁具有适宜的渗透性。举例来说,地下水封洞室可使原油被封存在岩壁和裂缝水组成的封闭空间内,在开挖前需要监测洞壁的涌水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岩壁的渗透性适中,以保证适量的地下水涌入洞室将原油封存。目前可通过监测隧道或洞室洞壁的单点或一段洞壁的出水量来判断是否需要对隧道或洞室进行注浆封止水等措施,以保证隧道或洞室的顺利开挖及后期运行。然而隧道或洞室的洞壁多为岩石材质,涌水多以面状、线状、柱状或不规则状由岩石缝涌出,不易收集测量,因此提供一种能够收集洞壁涌水量的装置进而精确地测量涌水量是十分必要的。现有技术主要通过人工目测估计法或三角围堰测量法测量洞壁的涌水量。其中,人工目测法估计法主要通过工作人员的经验观察洞壁单点涌水,并估计相应的涌水量;三角围堰测量法为在待测洞壁一侧开挖排水沟,在排水沟内设置三角围堰,洞壁的涌水可汇集至排水沟及三角围堰,在预定时间内测量三角围堰内水面的高度,并换算为涌水量,即得到某一段洞壁的涌水量。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提供的人工目测估计法的误差大,三角围堰测量法在测量前需要挖排水沟并设置三角围堰,涌水渗漏影响测量的精确度,不易得出洞壁单点的涌水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收集洞壁单点涌水,以精确测量涌水量的洞壁涌水集水器及应用。具体技术方案如下: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洞壁涌水集水器,所述洞壁涌水集水器包括集水本体,所述集水本体呈倒置的三棱锥结构,包括:两个呈相同倒置三角形结构且对称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呈倒置三角形结构的右开口、呈三角形结构的上开口;所述集水本体的锥底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右开口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弹性条。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上开口所在平面与所述右开口所在平面垂直;所述出水管的中轴线与所述右开口所在平面垂直。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铰链连接。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用于所述铰链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密封条。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内壁上均涂覆有疏水涂层。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条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右开口的侧边上。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洞壁涌水集水器还包括杆状手柄,所述杆状手柄的上端与所述集水本体的上部连接,所述杆状手柄的下端与所述出水管垂直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洞壁涌水集水器在测量洞壁单点涌水量中的应用。具体地,作为优选,通过如下方法测量洞壁单点涌水量:步骤a、使集水本体的右开口紧密贴合待测单点涌水处的洞壁,收集洞壁单点的涌水,所述涌水由与所述集水本体的锥底连通的出水管流出。步骤b、对由所述出水管流出的所述涌水进行测量,得到所述洞壁单点涌水量。具体地,作为优选,在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处设置测量水量的仪器,直接对由所述出水管流出的涌水进行测量,得到所述洞壁单点涌水量。或者,所述步骤b中,将所述出水管与储水容器相连,所述涌水进入所述储水容器中,记录收集所述单点涌水的时间,测量所述储水容器中所述涌水的体积,计算得到所述洞壁单点涌水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壁涌水集水器,通过将集水本体设置成三棱锥结构,便于洞壁单点涌水汇集至集水本体的锥底,以从出水管流出,减少了集水本体内壁附着的涌水量。通过在集水本体上设置右开口和上开口,便于收集不同形式的涌水,还便于观察集水本体中汇集的涌水的水位。通过在集水本体的右开口的两个侧边上设置弹性条,便于集水本体的右开口与待测洞壁处的无缝隙接触,以使洞壁单点的涌水全部进入集水本体内,减少了洞壁单点涌水的漏失量。可见,本分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壁涌水集水器的结构简单,方便收集洞壁单点的涌水,且单点涌水的漏失量少,便于后期精确地测量洞壁单点涌水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壁涌水集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集水本体,101右开口,102上开口,2出水管,3弹性条,4杆状手柄。具体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均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洞壁涌水集水器,如附图1所示,该洞壁涌水集水器包括集水本体1,集水本体1呈倒置的三棱锥结构,包括:两个呈相同倒置三角形结构且对称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呈倒置三角形结构的右开口101、呈三角形结构的上开口102;集水本体1的锥底连通有出水管2;右开口101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弹性条3。以下就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壁涌水集水器收集洞壁单点涌水的方法给予描述:首先选择待测洞壁上的单点涌水处,然后将该洞壁涌水集水器的集水本体1的右开口101处的弹性条3紧密贴合单点涌水处周围的洞壁,使单点涌水处的涌水全部进入集水本体1内。在收集洞壁涌水的过程中,可通过集水本体1的上开口102观察集水本体1内腔中涌水的水位,以估计收集涌水的时间,从上开口102还可观察涌水的形状,判断岩石裂缝的情况。洞壁的涌水进入集水本体1后,可顺着三棱锥结构的集水本体1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内壁汇集至集水本体1的锥底,然后由出水管2流出,以便于后期对洞壁单点涌水量的测量。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洞壁单点涌水量”可以定义为在单位时间内,洞壁单点的出水量,其单位为L/min。基于上述可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壁涌水集水器,通过将集水本体1设置成三棱锥结构,便于洞壁单点涌水汇集至集水本体1的锥底,以从出水管1流出,减少了集水本体1内壁附着的涌水量。通过在集水本体1上设置右开口101和上开口102,便于收集不同形式的涌水,还便于观察集水本体1中汇集的涌水的水位。通过在集水本体1的右开口101的两个侧边上设置弹性条3,便于集水本体1的右开口101与待测洞壁处的无缝隙接触,以使洞壁单点的涌水全部进入集水本体1内,减少了洞壁单点涌水的漏失量。可见,本分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洞壁涌水集水器的结构简单,方便收集洞壁单点的涌水,且单点涌水的漏失量少,便于后期精确地测量洞壁单点涌水量。具体地,如附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集水本体1通过呈相同倒置三角形结构且对称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以一定的角度连接而形成,即集水本体1的前侧板和后侧板的一个侧边相连,并且前侧板和后侧板之间有一定的角度,前侧板和后侧板的另一个侧边形成右开口101,前侧板和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洞壁涌水集水器及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洞壁涌水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壁涌水集水器包括集水本体(1),所述集水本体(1)呈倒置的三棱锥结构,包括:两个呈相同倒置三角形结构且对称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呈倒置三角形结构的右开口(101)、呈三角形结构的上开口(102);所述集水本体(1)的锥底连通有出水管(2);所述右开口(101)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弹性条(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洞壁涌水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洞壁涌水集水器包括集水本体(1),所述集水本体(1)呈倒置的三棱锥结构,包括:两个呈相同倒置三角形结构且对称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呈倒置三角形结构的右开口(101)、呈三角形结构的上开口(102);所述集水本体(1)的锥底连通有出水管(2);所述右开口(101)的两个侧边上设置有弹性条(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壁涌水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开口(102)所在平面与所述右开口(101)所在平面垂直;所述出水管(2)的中轴线与所述右开口(101)所在平面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壁涌水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铰链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洞壁涌水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用于所述铰链连接的侧边上均设置有密封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壁涌水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板和所述后侧板的内壁上均涂覆有疏水涂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洞壁涌水集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3)通过粘结的方式固定在所述右开口(101)的侧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勖胡树林宋义伟熊健王晓勇朱杰司建国李冬泉胡炜胡兵李承亮陈煊罗兰英孙璇左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