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料导向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6768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1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进料导向下模,包括:下模座,以及分别连接在下模座的承载面的下模板、浮升销、止付螺塞、弹簧、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连接在下模座的承载面的一端且位于下模板的一侧;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相对设置;第一导向块朝向第二导向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平行于下模板的承载面;第二导向块朝向第一导向块的一侧设有对应第一导向槽的第二导向槽。上述进料导向下模,通过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对料带进行导向,使得料带在进入下模时呈与下模的承载面平行的状态,料带能顺畅地进入模具。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还能减少设备生产时的颤动对进料的影响,提高工作效率。

Feed oriented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eeding guide mode, including: the die holder and a die holde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bearing surface under the template, floating pin, stop plug, spring, the first guide block and a second guide block; the first guide block and a second guide block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bearing surface of one end and at the side under the template die holder; the first guide block and second guide blocks oppositely arranged; a first guide block towards one side of the second guid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guide groove; the bearing surface parallel to the lower template of the first guide slot; second guide slot second guide block toward the side of the first guid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the first. The feed guide lower die guides the material belt through the first guide block and the second guide block, so that the material belt is parallel to the bearing surface of the lower die when entering the lower die, and the material belt can smoothly enter the mold. The first guide block and the second guide block can also reduce the influence of the vibration of the equipment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n the feed and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进料导向下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压模具配件,特别是涉及一种进料导向下模。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是一种将金属或者非金属材料加工成零件或者半成品的特殊工艺装备。按照工序组合分类有级进模和单工序模之分。其中,级进模(也被成为连续模)是指一卷料或者长条料从模具一头进入,按照固定的步距向前移动,在一套模具内每走一步完成一个工艺,最终经多个工艺完成一个产品的模具。而一片材料经过多套模具分别冲压完成一个产品,其中用于完成某个工序的模具被成为单工序模,其仅用于完成其中一个工序。级进模在生产调试时,进入磨具的料带要相对于模具绝对平行才能顺利生产。在实际的成卷的料带首次生产过程中,由于卷料的料头剪裁不齐、扭曲变型等,再加上机器生产时的颤动,再由于级进模进料是逐步向前移动,第一工步送进模具的材料较少等因素,往往需要经过反复多次调试才能保证料带能平行地进入模具,导致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工作效率的进料导向下模。一种进料导向下模,包括:下模座,以及分别连接在下模座的承载面的下模板、浮升销、止付螺塞、弹簧、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下模座设有垂直贯穿下模座的第一活动通道;下模板设有垂直贯穿下模板的第二活动通道,第二活动通道连通第一活动通道;浮升销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和导向端;连接端收容于第一活动通道;导向端穿过第二活动通道并延伸至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导向端的外侧设有环形凹槽;止付螺塞固定于第一活动通道远离下模板的一端;弹簧收容于第一活动通道中且位于浮升销与止付螺塞之间;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连接在下模座的承载面的一端且位于下模板的一侧;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相对设置;第一导向块朝向第二导向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槽;第一导向槽平行于下模板的承载面;第二导向块朝向第一导向块的一侧设有对应第一导向槽的第二导向槽;第二导向槽、第一导向槽以及环形凹槽位于同一平面上。上述进料导向下模,料带在进入下模之前,通过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对料带进行导向,使得料带在进入下模时呈与下模的承载面平行的状态,料带能顺畅地进入模具。而且,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还能减少设备生产时的颤动对进料的影响。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料带在下模的进料口处被引导至与下模板平行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设有连接下模座的固定螺栓。固定螺栓使得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以可拆装的方式与下模座连接,操作者可以根据料带的厚度、长度和密度等因素更换不同型号的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分别设有连接下模座的固定销。固定销用于模具使用时连接上模和下模。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簧为圆线螺旋弹簧。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分别包括相互连接的开口部和直线部;开口部为三角形结构设置且远离下模板;直线部的一端连接开口部,另一端延伸向下模板。开口部便于料带减少料带进入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时的阻力,而直线部用于引导料带进入平行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进料导向下模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进料导向下模另一视角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为:10-进料导向下模;20-下模座,21-第一活动通道;30-下模板,31-第二活动通道;40-浮升销,41-连接端,42-导向端,43-环形凹槽;50-止付螺塞;60-弹簧;70-第一导向块,71-第一导向槽,72-固定螺栓,73-固定销,74-开口部,75-直线部;80-第二导向块,81-第二导向槽;90-料带。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解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藉由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详述得到进一步的了解。参见图1和图2,其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进料导向下模10(图中的料带90为便于展示本技术的结构所展示,并不属于本技术的一部分)。该进料导向下模10,包括:下模座20,以及分别连接在下模座20的承载面的下模板30、浮升销40、止付螺塞50、弹簧60、第一导向块70和第二导向块80。该下模座20设有垂直贯穿下模座20的第一活动通道21。该下模板30设有垂直贯穿下模板的第二活动通道31,第二活动通道31连通第一活动通道21。第二活动通道31的宽度小于第一活动通道21。该浮升销40为T形结构设置,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41和导向端42。连接端41的宽度大于第二活动通道31的宽度且收容于第一活动通道21。导向端42为圆柱形结构设置,其穿过第二活动通道31并延伸至下模板30的承载面之上。同时,导向端42的外侧设有环形凹槽43。安装时,由于连接端41的宽度大于第一活动通道21的宽度,所以浮升销40不会通过第二活动通道31脱离下模座20和下模板30。该止付螺塞50固定在第一活动通道21远离下模板30的一端。该弹簧60为圆线螺旋弹簧60,且收容于第一活动通道21中且位于浮升销40与止付螺塞50之间。该第一导向块70和第二导向块80分别连接在下模座20的承载面的一端且位于下模板30的一侧。第一导向块70和第二导向块80相对设置。第一导向块70朝向第二导向块80的一侧(即第一导向块70的内侧)设有第一导向槽71。第一导向槽71平行于下模板30的承载面。第二导向块80朝向第一导向块70的一侧设有对应第一导向槽71(即第二导向块80的内侧)的第二导向槽81。第二导向槽81、第一导向槽71以及环形凹槽43位于同一平面上,当料带90经过第一导向槽71和第二导向槽81导向后,再经过浮升销40上的环形凹槽43进行二次导向。第一导向块70和第二导向块80分别设有连接下模座20的固定螺栓个72和固定销73。为了不影响料带90的行进,固定螺栓个72和固定销73均位于第一导向块70和第二导向块80的外侧。第一导向槽71和第二导向槽81分别包括相互连接的开口部74和直线部75。开口部74为三角形结构设置且远离下模板30。直线部75的一端连接开口部74,另一端延伸向下模板30。上述进料导向下模10,料带90在进入下模之前,通过第一导向块70和第二导向块80对料带90进行导向,使得料带90在进入下模时呈与下模的承载面平行的状态,料带90能顺畅地进入模具。而且,第一导向块70和第二导向块80还能减少设备生产时的颤动对进料的影响。通过上述设计,使得料带90在下模的进料口处被引导至与下模板30平行的状态,提高工作效率。此外,固定螺栓个72使得第一导向块70和第二导向块80以可拆装的方式与下模座20连接,操作者可以根据料带90的厚度、长度和密度等因素更换不同型号的第一导向块70和第二导向块80。固定销73用于模具使用时连接上模和下模。开口部74便于料带90减少料带90进入第一导向槽71和第二导向槽81时的阻力,而直线部75用于引导料带90进入平行状态。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进料导向下模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进料导向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模座的承载面的下模板、浮升销、止付螺塞、弹簧、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下模座设有垂直贯穿所述下模座的第一活动通道;所述下模板设有垂直贯穿所述下模板的第二活动通道,所述第二活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活动通道;所述浮升销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和导向端;所述连接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活动通道;所述导向端穿过所述第二活动通道并延伸至所述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所述导向端的外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止付螺塞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通道远离所述下模板的一端;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活动通道中且位于所述浮升销与所述止付螺塞之间;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模座的承载面的一端且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块朝向所述第二导向块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平行于所述下模板的承载面;所述第二导向块朝向所述第一导向块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第一导向槽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槽以及所述环形凹槽位于同一平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料导向下模,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以及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模座的承载面的下模板、浮升销、止付螺塞、弹簧、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所述下模座设有垂直贯穿所述下模座的第一活动通道;所述下模板设有垂直贯穿所述下模板的第二活动通道,所述第二活动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活动通道;所述浮升销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端和导向端;所述连接端收容于所述第一活动通道;所述导向端穿过所述第二活动通道并延伸至所述下模板的承载面之上;所述导向端的外侧设有环形凹槽;所述止付螺塞固定在所述第一活动通道远离所述下模板的一端;所述弹簧收容于所述第一活动通道中且位于所述浮升销与所述止付螺塞之间;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分别连接在所述下模座的承载面的一端且位于所述下模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导向块和所述第二导向块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导向块朝向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经秦梓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劲鼎汽配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