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发光景观,解决了现有的园林生态发光景观不适用于树木装饰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具有弹性且相互分离的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所述第一紧固带通过锁扣组件与所述第二紧固带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适用于不同粗细的树木且对树木伤害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园林生态发光景观
本技术涉及景观照明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园林生态发光景观。
技术介绍
目前,园林生态发光景观主要采用各式各样的照明灯作为装饰性发光景观,从而达到改善园林环境的效果,而且整体美观、颜色丰富、色彩迷人的发光景观,还有助于提高人们游览园林时的兴致。现有授权公告号CN204879907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园林生态发光景观,包括用于支撑整个园林生态发光景观并将其插入草坪的地面的插脚、插脚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软管、橡胶软管内设置有弹簧、以及固定连接在橡胶软管的上端的灯头,灯头的上表面设置有可自动按一定的时间间隔变色的LED变色灯。其中,设置在橡胶软管内的弹簧一方面起到支撑橡胶软管的作用,使橡胶软管不至于软塌倾倒,另一方面,还可使橡胶软管在有风时沿弹簧的中心轴向上产生形变,形成摇摆的动态,同时带动灯头产生被风吹动后的摇摆效果,从而具有增强园林生态发光景观的观赏性的优点。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不适合用于树木的发光景观装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生态发光景观,具有适合树木装饰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园林生态发光景观,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具有弹性且相互分离的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所述第一紧固带通过锁扣组件与所述第二紧固带固定连接。采用上述方案,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从同一点出发,分别沿两个相背的方向围绕树木的树干的周向布设,并通过锁扣组件使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固定连接,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和锁扣组件共同形成箍住树干的环,从而实现与树木的固定连接,并且具有对树木伤害小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锁扣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紧固带固定连接的底盖、以及与所述底盖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底盖形成通槽的上盖,所述第一紧固带在穿过所述通槽时面向所述底盖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卡齿,相邻所述卡齿之间形成卡口,所述卡口内卡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上远离所述卡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扳,所述连扳的中部穿设有与所述底盖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连扳上远离所述卡板的一端磁性连接有与所述底盖固定连接的磁性件,所述转动轴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接受外力以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的拨动杆,所述拨动杆延伸出所述底盖。采用上述方案,连扳上远离卡板的一端因受到磁性件的磁力作用而使得连板自靠近磁性件的一端向上倾斜,当穿过通槽的第一紧固带向着脱离通槽的方向移动时,卡板与卡齿之间的抵接力起到阻止第一紧固带继续移动的作用,从而实现了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的固定连接;而需要将第一紧固带从通槽内完全移出时,作用于拨动杆使其发生转动并带动转动轴及连板发生转动,从而使卡板向着远离上盖的方向移动,并与卡齿完全脱离,第一紧固带失去阻力的作用,即可从通槽内完全取出;通过上述过程,具有可适应于不同粗细的树干的优点,并且对树木的伤害较小。作为优选,所述锁扣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紧固带轴向开设的定位孔、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紧固带的端部的扣环和扣针,所述扣针在所述第一紧固带穿过所述扣环时穿过所述定位孔并搭接于所述扣环。采用上述方案,固定第一紧固带和第二紧固带时,将第一紧固带穿过扣环,并将扣针穿过合适的定位孔,同时使扣针的端部搭接在扣环上,具有操作简单,且可适用于不同粗细的树干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扣环上开设有供所述扣针的端部嵌入的凹口。采用上述方案,有利于扣针与扣环的搭接。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上远离所述第一紧固带和所述第二紧固带的一端转动连接有发光组件。采用上述方案,发光组件具有在风的吹动下,能够形成动态景观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的风叶、以及设置于所述风叶上背向所述支撑杆的一侧表面的PY型蓄能发光灯。采用上述方案,PY型蓄能发光灯,具有不需要电源,且吸光时间短、发光时间长、亮度高,以及具备极好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能,可长期经受日光暴晒,而且在高温、低温、潮湿环境及强紫外线照射下比较稳定,能保持良好发光状态,使用寿命长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PY型蓄能发光灯围绕所述风叶的周向设置。采用上述方案,风叶在风的吹动下发生转动,从而使PY型蓄能发光灯形成动态的景观,具有提高观赏性的优点。作为优选,所述PY型蓄能发光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风叶。采用上述方案,在PY型蓄能发光灯发生损坏时,方便对损坏的PY型蓄能发光灯进行更换。作为优选,所述风叶上开设有嵌孔,且所述嵌孔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有卡口、以及与所述卡口连通的嵌槽,所述PY型蓄能发光灯包括灯体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与所述卡口卡接的卡块,所述卡块嵌入所述嵌槽内以使所述PY型蓄能发光灯固定在所述风叶上。采用上述方案,底座嵌入嵌孔后旋转底座使得卡块进入嵌槽内,嵌槽的上壁与卡块的上表面相抵接,形成阻止卡块从嵌槽内脱离的阻力,从而进一步起到将PY型蓄能发光灯固定在风叶上的作用;在需要将底座从嵌孔内取出时,旋转底座使卡块脱离嵌槽进入卡口内,卡块失去阻力作用,可直接从卡口内取出。作为优选,所述PY型蓄能发光灯螺纹连接于所述风叶。采用上述方案,具有固定结构稳定且操作方便的优点。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通过第一紧固带、第二紧固带和锁扣组件使生态发光景观固定在树木上,具有可适用于不同粗细的树干且对树木伤害小的优点;其二,转动连接于支撑杆的风叶在风的吹动下发生转动,使PY型蓄能发光灯形成动态景观,具有提高观赏性的优点;其三,PY型蓄能发光灯具有无需电源、使用寿命长,节能环保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用于显示实施例一的锁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二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5中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0、支撑杆;20、支撑轴;30、环形套;40、风叶;50、PY型蓄能发光灯;60、第一紧固带;70、第二紧固带;80、底盖;90、上盖;100、通槽;110、拨动杆;120、转动轴;130、连板;140、卡板;150、磁性件;160、扣环;170、扣针;180、限位环;41、嵌孔;42、卡口;43、嵌槽;44、螺纹孔;51、灯体;52、底座;53、卡块;61、卡齿;62、定位孔;161、凹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一种园林生态发光景观,参照图1,包括支撑杆10,参照图3,支撑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轴20,支撑轴20上转动连接有环形套30,围绕环形套3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风叶40,本实施例中风叶40的个数为三个,在风的吹动下,风叶40能够发生转动。参照图2,围绕风叶40的周向开设有嵌孔41,嵌孔41的内壁向内凹陷形成有两个相对的卡口42,嵌孔41的内壁上还开设有分别与两个卡口42连通的嵌槽43,嵌孔41内固定有PY型蓄能发光灯50。PY型蓄能发光灯50包括灯体51和底座52,围绕底座52的外周向外凸起形成有两个凸起方向相背的卡块53;将底座5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园林生态发光景观,包括支撑杆(10),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具有弹性且相互分离的第一紧固带(60)和第二紧固带(70),所述第一紧固带(60)通过锁扣组件与所述第二紧固带(70)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生态发光景观,包括支撑杆(10),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杆(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具有弹性且相互分离的第一紧固带(60)和第二紧固带(70),所述第一紧固带(60)通过锁扣组件与所述第二紧固带(70)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发光景观,其特征是:所述锁扣组件包括与所述第二紧固带(70)固定连接的底盖(80)、以及与所述底盖(80)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底盖(80)形成通槽(100)的上盖(90),所述第一紧固带(60)在穿过所述通槽(100)时面向所述底盖(80)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卡齿(61),相邻所述卡齿(61)之间形成卡口(42),所述卡口(42)内卡接有卡板(140),所述卡板(140)上远离所述卡齿(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扳(130),所述连扳(130)的中部穿设有与所述底盖(80)转动连接的转动轴(120),所述连扳(130)上远离所述卡板(140)的一端磁性连接有与所述底盖(80)固定连接的磁性件(150),所述转动轴(120)上还固定连接有用于接受外力以带动所述转动轴(120)转动的拨动杆(110),所述拨动杆(110)延伸出所述底盖(8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生态发光景观,其特征是:所述锁扣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紧固带(60)轴向开设的定位孔(62)、以及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紧固带(70)的端部的扣环(160)和扣针(170),所述扣针(170)在所述第一紧固带(60)穿过所述扣环(160)时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贵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