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5001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7 0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夜光灯,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灯体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开口槽及散热槽,所述开口槽与散热槽之间开相互贯通,所述壳体的开口槽上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灯体组件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插座,该插座位于散热槽的下方,所述灯体组件包括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散热装置及第一灯板组件,所述散热装置与散热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灯板组件与开口槽相对设置,所述灯板组件上还套接有灯罩,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若干条第二灯板组件,该第二灯板组件位于壳体内四个侧壁的相对位置,在壳体内安装第一灯板组件、第二灯板组件及盖板的设置,这样便于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调节所需光线的亮度,同时操作简单,安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夜光灯
本技术涉及日常用品领域,尤其是涉及夜光灯。
技术介绍
在夜深时,人们为了避免开明亮的灯影响他人的睡眠,会使用一些小型的夜光灯,但是现有的夜光灯通常用白炽灯或荧光灯作为其光源,白炽灯耗电及寿命短,荧光灯内有荧光粉和汞,该两种物质有毒,不环保,同时,在开启夜光灯时,一般光线要么较强,要么较弱,不能进行很好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同时能对光线的强度进行调节的夜光灯。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提供的夜光灯,包括壳体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灯体组件,所述壳体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开口槽及散热槽,所述开口槽与散热槽之间开相互贯通,所述壳体的开口槽上活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灯体组件位于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插座,该插座位于散热槽的下方,所述灯体组件包括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散热装置及第一灯板组件,所述散热装置与散热槽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灯板组件与开口槽相对设置,所述灯板组件上还套接有灯罩,所述壳体内还安装有若干条第二灯板组件,该第二灯板组件位于壳体内四个侧壁的相对位置。进一步,所述壳体呈矩形结构,在壳体上还设有连接手柄,该连接手柄位于散热槽两端。进一步,所述灯座一端设置有可旋转连接件,所述盖板上安装有与可旋转连接件相匹配的卡槽,所述盖板通过可旋转连接件和卡扣的配合连接在灯座上。进一步,所述开口槽的一侧边上还延伸有卡扣槽。进一步,所述壳体上还设有散热孔,该散热孔位于卡扣槽的一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在壳体内安装第一灯板组件、第二灯板组件及盖板的设置,当需要较强的光线的强度时,可以打开盖板使第一灯板组件及第二灯板组件通电发光,从而加强灯的光线强度,当睡觉不需要强的光线时,可以通过盖上盖板,使第一灯板组件关闭,第二灯板组件发光,而第二灯板组件设置在壳体壳四个侧壁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夜光灯散发柔和的灯光,这样可以通过自身的需求来调节所需光线的亮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背面示意图。图中:壳体1、灯体组件2、开口槽3、散热槽4、盖板5、插座6、灯座7、散热装置8、第一灯板组件9、灯罩10、第二灯板组件11、连接手柄12、可旋转连接件13、卡槽14、卡扣槽15、散热孔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夜光灯,包括壳体1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灯体组件2,所述壳体1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开口槽3及散热槽4,所述开口槽3与散热槽4之间开相互贯通,所述壳体1的开口槽3上活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灯体组件2位于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插座6,该插座6位于散热槽4的下方,所述灯体组件2包括灯座7,所述灯座7上安装有散热装置8及第一灯板组件9,所述散热装置8与散热槽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灯板组件9与开口槽3相对设置,所述灯板组件上还套接有灯罩10,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若干条第二灯板组件11,该第二灯板组件11位于壳体1内四个侧壁的相邻处,所述壳体1呈矩形结构,在壳体1上还设有连接手柄12,该连接手柄12位于散热槽4两端,所述灯座7一端设置有可旋转连接件13,所述盖板5上安装有与可旋转连接件13相匹配的卡槽14,所述盖板5通过可旋转连接件13和卡扣的配合连接在灯座7上,所述开口槽3的一侧边上还延伸有卡扣槽15,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散热孔16,该散热孔16位于卡扣槽15的一侧。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夜光灯,通过在壳体1内安装第一灯板组件9、第二灯板组件11及盖板5的设置,当需要较强的光线的强度时,可以打开盖板5使第一灯板组件9及第二灯板组件11通电发光,从而加强灯的光线强度,当睡觉不需要强的光线时,可以通过盖上盖板5,使第一灯板组件9关闭,第二灯板组件11发光,而第二灯板组件11设置在壳体1壳四个侧壁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夜光灯散发柔和的灯光,这样可以通过自身的需求来调节所需光线的亮度,同时,所述壳体1呈矩形结构,在壳体1上还设有连接手柄12,该连接手柄12位于散热槽4两端,这样便于夜光灯的安装,所述灯座7一端设置有可旋转连接件13,所述盖板5上安装有与可旋转连接件13相匹配的卡槽14,所述盖板5通过可旋转连接件13和卡扣的配合连接在灯座7上,这样也便于盖板5的开启或关闭,所述开口槽3的一侧边上还延伸有卡扣槽15,这样方便抬起盖板5,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散热孔16,该散热孔16,这样便于可以内部零件的散热。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夜光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夜光灯,包括壳体(1)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灯体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开口槽(3)及散热槽(4),所述开口槽(3)与散热槽(4)之间相互贯通,所述壳体(1)的开口槽(3)上活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灯体组件(2)位于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插座(6),该插座(6)位于散热槽(4)的下方,所述灯体组件(2)包括灯座(7),所述灯座(7)上安装有散热装置(8)及第一灯板组件(9),所述散热装置(8)与散热槽(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灯板组件(9)与开口槽(3)相对设置,所述灯板组件上还套接有灯罩(10),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若干条第二灯板组件(11),该第二灯板组件(11)位于壳体(1)内四个侧壁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光灯,包括壳体(1)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灯体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两个端面上分别开设有开口槽(3)及散热槽(4),所述开口槽(3)与散热槽(4)之间相互贯通,所述壳体(1)的开口槽(3)上活动连接有盖板(5),所述灯体组件(2)位于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上还设有插座(6),该插座(6)位于散热槽(4)的下方,所述灯体组件(2)包括灯座(7),所述灯座(7)上安装有散热装置(8)及第一灯板组件(9),所述散热装置(8)与散热槽(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灯板组件(9)与开口槽(3)相对设置,所述灯板组件上还套接有灯罩(10),所述壳体(1)内还安装有若干条第二灯板组件(11),该第二灯板组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建乔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泰联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