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柑橘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03605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08: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柑橘栽培方法,属于农业领域,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选择、(2)嫁接、(3)种植、(4)施肥、(5)病虫害防治、(6)田间管理,所述的栽培方法采用嫁接的方式种植柑橘,植株成活率高、长势好,有利于柑橘植株生长;所使用的有机肥制备方法简明,原料来源易得,肥效均衡,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所述的栽培方法步骤简单,田间管理易操作,柑橘座果率高,采收所得柑橘品质优良均一,经济价值高。

Method for cultivating Citru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itrus cultivation method, belonging to the field of agriculture,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soil, (2) (3) grafting, planting, fertilization (4), (5) (6) pest control, field management, cultivation method of the grafted citrus planting way plant, high survival rate, good growth, i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citrus plants; the use of organic fertilizer preparation method is concise, easy to get raw materials, fertilizer balance, help to improve the soil fertility; step cultivation metho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and easy operation, field management, harvest citrus fruit rate is high, the citrus quality uniform. High economic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柑橘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柑橘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柑橘属芸香科下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较柚、酸橙、甜橙稍强。芸香科柑橘亚科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是热带、亚热带常绿果树(除枳以外),用作经济栽培的有3个属:枳属、柑橘属和金柑属。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栽培的柑橘主要是柑橘属。中国的柑橘种植分布在北纬16°~37°之间,海拔最高达2600米(四川巴塘),南起海南省的三亚市,北至陕、甘、豫,东起台湾省,西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但中国柑橘的经济栽培区主要集中在北纬20°~33°之间,海拔700~1000米以下。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橘的县(市、区)有985个。世界柑橘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南的区域,性喜温暖湿润,有大水体增温的地域可向北推进到北纬45°。柑橘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每100g柑橘可食用部分约含糖10g,热量150kJ,维生素C50mg,维生素C含量最高,是人体最好的维生素C供给源。橘皮所含营养丰富,尤其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P和挥发油,挥发油中主要含柠檬烯等物质。橘皮中含有的维生素C远高于果肉,维生素C为抗坏血酸,在体内起着抗氧化的作用,能降低胆固醇,预防血管破裂或渗血;维生素C、维生素P配合,可以增强对坏血病的治疗效果;经常饮用橘皮茶,对患有动脉硬化或维生素C缺乏症者有益。除此之外,柑橘还有药用价值。橘皮如药,以陈者为佳,故又名陈皮。中医理论认为,陈皮性味辛、苦、温,具有理气健胃、燥湿化痰之功。明代医药大师李时珍指出:“橘皮苦能泻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古代名医李东垣曾说:“夫人以脾胃为主,而治病以调气为先,如欲调气健脾者,橘皮之功居首焉。”因此,陈皮在中医临床调理脾胃或在配制中成药中被广泛应用。橘皮中所含挥发油能增强心脏的收缩力,但大剂量则有抑制作用;能扩张冠状动脉,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的作用;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能扩张支气管,具有平喘作用;有刺激性,能促使消化液分泌与排除肠内积气。橘红其性较燥烈,具有祛痰化湿之功。由于柑橘经济价值好,市场需求量大,我国柑橘种植行业不断发展,不同种类、不同地区的柑橘种植技术也在不断提升。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柑橘种植方法,以实现柑橘在热带、亚热带地区的高效种植。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1)土壤: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保水性好、弱酸性土壤;(2)嫁接:选择砧木,在距地面40~60cm处将砧木锯断;将柑橘接穗处由上至下削去韧皮部,保留1~1.5cm长度;将砧木外缘竖直向下切削1.5~2cm,插入接穗,用塑料薄膜包扎牢固;(3)种植:柑橘植株行间距为1.8~2.4m,列间距为1.2~1.8m;(4)施肥:柑橘种植期间,对柑橘植株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施肥时期分别在新芽长出后5~10天、开花后2~8天、座果后8~15天各施复合肥和有机肥一次;(5)病虫害防治:柑橘生长过程中易遭受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疮痂病、黄龙病、根线虫病等病虫害,采用75%百菌清600倍、70%可杀得500倍、40%多菌灵800倍在在抽芽期、花蕾期、坐果期隔15~20天分别对柑橘植株喷洒一次;(6)田间管理:柑橘种植期间,为保持植株水分摄取充分,在种植地铺设滴灌喷带,在日晒强、气温高天气5~10天灌溉一次,在日晒弱、气温低天气15~20天灌溉一次;对定植后的柑橘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定植第1年内,留一个主干,离地高度15~20cm,定植当年柑橘植株整形带一般确定在留足主干高度以上10~15cm,留足方位错开、间距3cm的3个分枝,培养成主枝;定植第2年,在各主枝上培养2~3个副主枝;定植第3年,在各副主枝上培养2~3个侧枝;优选地,所述砧木包括枳、红柠檬、酸柚;优选地,所述复合肥中含氮、磷、钾元素成分质量比为45%,含钙、镁、硫元素成分质量比为12%;优选地,所述有机肥是以鸡粪为底肥,添加壳聚糖、泥炭土、大豆粕、木薯渣、秸秆粉、微量元素、生物菌发酵制成。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嫁接的方式种植柑橘,植株成活率高、长势好,有利于柑橘植株生长;(2)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有机肥制备方法简明,原料来源易得,肥效均衡,有助于改善土壤肥力;(3)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栽培方法步骤简单,田间管理易操作,柑橘座果率高,采收所得柑橘品质优良均一,经济价值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实施例1:(1)土壤: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保水性好、弱酸性土壤;(2)嫁接:选择枳作为砧木,在距地面40cm处将枳木锯断;将柑橘接穗处由上至下削去韧皮部,保留1cm长度;将枳外缘竖直向下切削1.5cm,插入接穗,用塑料薄膜包扎牢固;(3)种植:柑橘植株行间距为1.8m,列间距为1.2m;(4)施肥:柑橘种植期间,对柑橘植株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施肥时期分别在新芽长出后5天、开花后2天、座果后8天各施含氮、磷、钾元素成分质量比为45%,含钙、镁、硫元素成分质量比为12%复合肥和以鸡粪为底肥,添加壳聚糖、泥炭土、大豆粕、木薯渣、秸秆粉、微量元素、生物菌发酵制成的有机肥一次;(5)病虫害防治:柑橘生长过程中易遭受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疮痂病、黄龙病、根线虫病等病虫害,采用75%百菌清600倍、70%可杀得500倍、40%多菌灵800倍在在抽芽期、花蕾期、坐果期隔15天分别对柑橘植株喷洒一次;(6)田间管理:柑橘种植期间,为保持植株水分摄取充分,在种植地铺设滴灌喷带,在日晒强、气温高天气5天灌溉一次,在日晒弱、气温低天气15天灌溉一次;对定植后的柑橘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定植第1年内,留一个主干,离地高度15cm,定植当年柑橘植株整形带一般确定在留足主干高度以上10cm,留足方位错开、间距3cm的3个分枝,培养成主枝;定植第2年,在各主枝上培养2个副主枝;定植第3年,在各副主枝上培养2个侧枝;实施例2(1)土壤: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保水性好、弱酸性土壤;(2)嫁接:选择红柠檬作为砧木,在距地面60cm处将红柠檬锯断;将柑橘接穗处由上至下削去韧皮部,保留1.5cm长度;将红柠檬外缘竖直向下切削2cm,插入接穗,用塑料薄膜包扎牢固;(3)种植:柑橘植株行间距为2.4m,列间距为1.8m;(4)施肥:柑橘种植期间,对柑橘植株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施肥时期分别在新芽长出后10天、开花后8天、座果后15天各施含氮、磷、钾元素成分质量比为45%,含钙、镁、硫元素成分质量比为12%复合肥和以鸡粪为底肥,添加壳聚糖、泥炭土、大豆粕、木薯渣、秸秆粉、微量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柑橘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保水性好、弱酸性土壤;(2)嫁接:选择砧木,在距地面40~60cm处将砧木锯断;将柑橘接穗处由上至下削去韧皮部,保留1~1.5cm长度;将砧木外缘竖直向下切削1.5~2cm,插入接穗,用塑料薄膜包扎牢固;(3)种植:柑橘植株行间距为1.8~2.4m,列间距为1.2~1.8m;(4)施肥:柑橘种植期间,对柑橘植株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施肥时期分别在新芽长出后5~10天、开花后2~8天、座果后8~15天各施复合肥和有机肥一次;(5)病虫害防治:柑橘生长过程中易遭受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疮痂病、黄龙病、根线虫病等病虫害,采用75%百菌清600倍、70%可杀得500倍、40%多菌灵800倍在在抽芽期、花蕾期、坐果期隔15~20天分别对柑橘植株喷洒一次;(6)田间管理:柑橘种植期间,为保持植株水分摄取充分,在种植地铺设滴灌喷带,在日晒强、气温高天气5~10天灌溉一次,在日晒弱、气温低天气15~20天灌溉一次;对定植后的柑橘树的枝条进行修剪,定植第1年内,留一个主干,离地高度15~20cm,定植当年柑橘植株整形带一般确定在留足主干高度以上10~15cm,留足方位错开、间距3cm的3个分枝,培养成主枝;定植第2年,在各主枝上培养2~3个副主枝;定植第3年,在各副主枝上培养2~3个侧枝。...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柑橘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土壤:选择土壤有机质丰富、质地疏松、保水性好、弱酸性土壤;(2)嫁接:选择砧木,在距地面40~60cm处将砧木锯断;将柑橘接穗处由上至下削去韧皮部,保留1~1.5cm长度;将砧木外缘竖直向下切削1.5~2cm,插入接穗,用塑料薄膜包扎牢固;(3)种植:柑橘植株行间距为1.8~2.4m,列间距为1.2~1.8m;(4)施肥:柑橘种植期间,对柑橘植株施用复合肥和有机肥,施肥时期分别在新芽长出后5~10天、开花后2~8天、座果后8~15天各施复合肥和有机肥一次;(5)病虫害防治:柑橘生长过程中易遭受柑橘溃疡病、柑橘炭疽病、疮痂病、黄龙病、根线虫病等病虫害,采用75%百菌清600倍、70%可杀得500倍、40%多菌灵800倍在在抽芽期、花蕾期、坐果期隔15~20天分别对柑橘植株喷洒一次;(6)田间管理:柑橘种植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龙俊
申请(专利权)人:钟山佳欣果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