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303325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5 0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地施腐熟的农家肥、饼肥、钙镁磷肥和钾肥,并将种植地耙平;S2、挖定植穴,并在种植穴中埋入炉渣,然后在炉渣上面铺一层草苔,然后将腐殖酸肥料和基肥混合均匀填入种植穴中,夯实后将广玉兰苗埋入种植穴中,接着盖上种植土,夯实后浇足定植水;S3、幼苗定植后,在幼苗长出3‑5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株施有机堆肥、尿素、复合肥;显蕾期:以氮、钾肥为主,磷肥配合施用,每株施有机堆肥,尿素,氮化钾1‑3kg,复合肥,开花期:施有机缓释肥,每株施有机缓释肥,越冬期:每株施农家肥,最后盖上稻草。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头花蓼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头花蓼的种植效率和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园林的种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头花蓼是多年生匍匐草本。茎丛生,基部木质化,节部生根,节间比叶片短,多分枝,疏生腺毛或近无毛,一年生枝近直立,具纵棱,疏生腺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先端尖,基部楔形,长1.5-3.0cm,宽1-2.5cm,全缘,边缘具腺毛,两面疏生腺毛,上面有时具黑褐色新月形斑点。现有技术中的头花蓼种植方法,得到的头花蓼的质量差,存活率低,无法满足实际种植过程中的需求,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广玉兰的质量和存活率。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以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的种植地;结合深耕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kg、饼肥40-50kg、钙镁磷肥10-20kg和钾肥3-5kg,并将种植地耙平;S2、按照行株距3.5-4.0m×3.0-4.0m的规格挖定植穴,种植穴深35-40cm,并在种植穴中埋入20-40cm炉渣,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以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的种植地;结合深耕每667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花蓼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以土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的种植地;结合深耕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1000-1500kg、饼肥40-50kg、钙镁磷肥10-20kg和钾肥3-5kg,并将种植地耙平;S2、按照行株距3.5-4.0m×3.0-4.0m的规格挖定植穴,种植穴深35-40cm,并在种植穴中埋入20-40cm炉渣,然后在炉渣上面铺一层草苔,然后将3-5kg腐殖酸肥料和5-10kg基肥混合均匀填入种植穴中,夯实后将广玉兰苗埋入种植穴中,接着盖上种植土,夯实后浇足定植水,在6月剪去头花蓼木质化嫩枝18-24cm,每条保留2-4个芽并将剪去一半的叶子;S3、幼苗定植后,在幼苗长出3-5对真叶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株施有机堆肥2-5kg、尿素1-3kg、复合肥2-4kg;显蕾期:以氮、钾肥为主,磷肥配合施用,每株施有机堆肥3-5kg,尿素0.5-1.5kg,氮化钾1-3kg,复合肥0.1-0.3kg,开花期:施有机缓释肥,每株施有机缓释肥8-12kg,越冬期:每株施农家肥10-20kg,最后盖上稻草,草厚3-5cm,草上再覆盖泥土压住稻草,生长期间浇水要采用小水勤浇的办法,土壤水分保持在50%,春秋季节2-3天浇一次水,夏天每天浇一次水,并在傍晚往叶面上喷水一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花蓼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腐熟有机肥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猪粪30-50份、尿素20-40份、玉米秸秆15-25份、碱渣20-60份、稻壳10-30份、秸秆发酵菌剂2-5份、腐殖酸锌2-8份、碳酰二胺1-6份、磷酸一铵3-9份、磷酸二氢钾2-4份、硫酸钾1-4份、硫酸铵2-5份、硫酸亚铁1-6份、硼酸2-8份、硝酸钾1-5份、硝酸钙3-6份、磷酸二氢钙2-8份、谷氨酸钠1-4份、海藻酸钠1-5份、硼砂1-5份、硅藻土2-6份、纤维素酶2-5份、蔗糖1-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头花蓼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腐熟有机肥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猪粪、玉米秸秆、碱渣和稻壳晾晒后,然后加入海藻酸钠、硼砂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市剑春园林园艺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