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小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5932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3 1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葡萄小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25:1。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配伍在特定的比例下发现具有很好的协同防治葡萄小褐斑病的作用。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of grape small brown spot disea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terilization composition small grape brown spot, Cornus dogwood glycoside and new Yama Jiangso, new glycoside and Alpinetin weight ratio of 1:1 25:1.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good synergistic effect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the small brown spot disease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compound of the cornel and the gi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剂,具体是一种葡萄小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属于农业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植物细菌性病害和真菌性病害常常混合发生。化学防治是减轻病害损失、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途径。有些杀菌剂防治谱较窄,农民必须多种杀菌剂一起使用。但是,长期、大量地应用化学杀菌剂,病菌会对其产生抗药性使得防效迅速下降,不得不加大用量。化学杀菌剂的滥用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新型生物杀菌剂的开发是破解上述两难选择的重要方法。关于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复配的杀菌组合物防治葡萄小褐斑病目前尚无人报道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含有山茱萸新苷的杀菌组合物,它是将两种不同结构、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成分进行复配,是扩大防治谱和提高药效的有效途径,更重要的是避免或延缓病害对新成份抗性的产生。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专利技术人将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复配,用于防治作物的病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山茱萸新苷(CAS登录号131189-57-6)与山姜素(CAS登录号1090-65-9)。所述的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1:1.有效成分占总重量的1%~90%。。该组合物可制成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种衣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颗粒剂、水分散粒剂。本专利技术通过将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配伍在特定的比例下发现具有很好的协同防治葡萄小褐斑病的作用,特别是在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6:1-20:1之间,其协同防治葡萄小褐斑病效果非常的明显,整个药剂成本较低,毒性较小。具体实施方式山茱萸新苷(CAS登录号131189-57-6)与山姜素(CAS登录号1090-65-9)市场均有销售。实施例1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0:1,所述的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之和占药剂总重量的7%,、白糊精0.04%、聚乙二醇3%、硅油0.2%、苯乙烯聚氧乙烯醚硫酸铵盐4%、乙醇2%、去离子水补足100%。实施例2与实施1相同,不同在于,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6:1。实施例3与实施1相同,不同在于,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5:1。实施例4与实施1相同,不同在于,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0:1。实施例5与实施1相同,不同在于,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5:1。实施例6与实施1相同,不同在于,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1。实施例7与实施1相同,不同在于,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实施例8与实施1相同,不同在于,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2。实施例9与实施1相同,不同在于,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6。室内试验:一、室内生测试验在室内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不同药剂对菌株的EC50值,按共毒系数计算方法,计算出混剂的共毒系数(CTC),确定混剂的增效性,具体计算方法如下: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单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EC50/某单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A单剂的毒力指数×A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B单剂的毒力指数×B单剂在混剂中所占比例实测毒力指数ATI=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共毒系数=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共毒系数分级:CTC大于120时混剂具有协同增效性,CTC小于80时为拮抗,CTC在80-120之间为相加作用。表1山茱萸新苷:山姜素不同配比对葡萄小褐斑病菌的室内生测结果。处理试剂共毒系数CTC防治效果%山茱萸新苷:山姜素(20:1)218.893山茱萸新苷:山姜素(16:1)178.390山茱萸新苷:山姜素(15:1)90.550山茱萸新苷:山姜素(10:1)93.851山茱萸新苷:山姜素(5:1)86.253山茱萸新苷:山姜素(3:1)93.445山茱萸新苷:山姜素(1:1)106.337山茱萸新苷:山姜素(1:6)96.431由表1的测定结果可知,当山茱萸新苷:山姜素配比在16:1-20:1之间时,对于葡萄小褐斑病菌共毒系数均大大高于150,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而其他比例混合,共毒系数不明显。并且其防治效果也大大高于其他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葡萄小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葡萄小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两种主要有效成分: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小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的山茱萸新苷与山姜素的重量份数之比为25:1-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顺姚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顺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