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文龙专利>正文

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5032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2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包括至少1个点火筒和1个发射筒,点火筒位于发射筒的正下方,发射筒底部设有发射筒托,发射筒托内预装有发射药,点火筒设有一次点火导柱、二次点火导柱、三次点火导柱、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装有发射药,第二腔室内装有效果药,一次点火导柱、二次点火导柱和三次点火导柱内装有引线,点燃一次点火导柱内的引线后,引线引燃发射筒内的发射药,发射筒向上发射,发射药向下喷射点燃二次点火导柱内的引线,引线引燃第一腔室内的发射药,点火筒向上发射,发射药引燃三次点火导柱内的引线,引线引燃第二腔室内的效果药,点火筒爆炸,引燃全过程稳定、快速。

Continuous firing fireworks inner barr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tinuous firing fireworks tube, including at least 1 points and 1 rocket launchers, just below the ignition cylinder in the launch tube, the launch tube at the bottom of a launch tube holder, launch tube is pre loaded with propellant, an ignition point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guide pin, guide two ignition column three ignition guide column, the first and second chambers, the first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ropellant, th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the effect of drugs, an ignition guide pillar, two ignition pillar and three pillar is arranged in the ignition wire, ignite an ignition wire column after ignition lead emission the medicine barrel, the launcher to launch propellant jet ignition down two ignition wire column, propellant ignition wire inside the first chamber, ignition cylinder to launch propellant ignited three ignition wire column, lead The effect of drug line ignition chamber second, the fire ignited the explosion point, the whole process is stable and rap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烟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
技术介绍
传统的烟花由多个引线串联的纸质筒管组装而成,它一般都要经过制筒、压泥底、插引、装硝及亮珠、封口、组装和封装等工序,不仅存在工序繁多、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产品的规范性或标准性不高以及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线作业等弊端,而且要消耗大量的纸材和泥土,造成生态资源的浪费,同时还污染环境,破坏生态。为此,市场上出现了模塑成型的组合式烟花,此种结构的组合式烟花由烟花内筒和发射台,烟花内筒插装在发射台上,发射药、尾药及效果药等装在烟花内筒内部,通过点燃发射药使烟花发射,但在使用过程发现有如下缺点,一是每次发射的烟花数量有限,烟花很快就发射完,不能连续燃放,观赏性较差,二是为了保证烟花不停歇发射,只能通过人工或电子的方式快速依次点燃烟花筒,工作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出现哑火,以致影响烟花正常燃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烟花筒不能持久地连续燃放、结构不稳定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连续发射的烟花筒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包括至少1个点火筒和1个发射筒,点火筒位于发射筒的正下方,发射筒底部设有发射筒托,发射筒托内预装有发射药,点火筒设有一次点火导柱、二次点火导柱、三次点火导柱、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内装有发射药,第二腔室内装有效果药,一次点火导柱、二次点火导柱和三次点火导柱内装有引线,一次点火导柱从点火筒底部向上延伸而与发射筒托连通,发射筒托与二次点火导柱一端连通,二次点火导柱向下延伸而与第一腔室连通,第一腔室与三次点火导柱一端连通,三次点火导柱另一端与第二腔室连通。优选的,所述点火筒包括点火筒顶盖、点火筒本体和点火筒托,点火筒顶盖盖合在点火筒本体上方,点火筒本体底部安装点火筒托,点火筒本体内设有一次点火导柱、二次点火导柱、三次点火导柱、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之间通过隔板相隔开,第一腔室位于第二腔室下方,点火筒顶盖上方开口,一次点火导柱依次穿过第一腔室、第二腔室而从开口处伸出,二次点火导柱连通第一腔室而从开口处伸出。优选的,所述点火筒托设有圆周排列的通孔,第一腔室的发射药点燃引爆后从通孔喷出。优选的,所述点火筒托设有锥形部,一次点火导柱穿过锥形部。优选的,所述点火筒托设有锥形部,一次点火导柱穿过锥形部,锥形部外周侧设有碟片式环片。优选的,所述发射筒包括发射筒顶盖、发射筒本体和发射筒托,发射筒顶盖盖合在发射筒本体上方,发射筒本体底部安装发射筒托,发射筒本体、发射筒托内装有火药,发射筒托设有圆柱形外套,圆柱形外套位于点火筒的正上方。优选的,还包括有安装点火烟花筒的发射座,发射座包括安装筒和底板,安装筒竖直安装在底板上方,安装筒为中空结构,点火筒、发射筒依次装入安装筒内部,底板中部设有引线孔,一次点火导柱内的引线从引线孔处穿出。优选的,所述点火筒有2个,发射筒有1个,从上往下叠加一体。优选的,所述点火筒有3个,发射筒有1个,从上往下叠加一体。优选的,所述点火筒顶盖一侧设有便于点火筒顶盖爆碎的多个圆环,多个圆环等距离内缩,多个圆环一端与点火筒顶盖内侧相连;另一端相互平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点火筒和发射筒可依次有序地向上发射,点燃一次点火导柱内的引线后,引线引燃发射筒内的发射药,发射筒向上发射,发射药向下喷射点燃二次点火导柱内的引线,引线引燃第一腔室内的发射药,点火筒向上发射,发射药引燃三次点火导柱内的引线,引线引燃第二腔室内的效果药,点火筒爆炸,引燃全过程稳定、快速,点火筒根据使用需要可安装多个,烟花实现长久持续发射,加强观赏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点火筒和发射筒的配合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点火筒的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点火筒托实施方式一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的点火筒顶盖的立体图;图5是本技术的点火筒托实施方式二安装点火筒时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的点火筒托实施方式二的立体图;图7是本技术的发射筒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一的示意图;图9是图8的半剖视图;图10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二的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半剖视图。图中,1—点火筒,11—一次点火导柱,12—二次点火导柱,13—三次点火导柱,14—第一腔室,15—第二腔室,16—点火筒顶盖,161—圆环,17—点火筒本体,18—点火筒托,181—通孔,182—锥形部,19—隔板,2—发射筒,21—发射筒托,211—圆柱形外套,22—发射筒顶盖,23—发射筒本体,3—发射座,31—安装筒,32—底板,33—引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包括至少1个点火筒1和1个发射筒2,点火筒1位于发射筒2的正下方,发射筒2底部设有发射筒托21,发射筒托21内预装有发射药,点火筒1设有一次点火导柱11、二次点火导柱12、三次点火导柱13、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第一腔室14内装有发射药,第二腔室15内装有效果药,一次点火导柱11、二次点火导柱12和三次点火导柱13内装有引线(未画出),一次点火导柱11从点火筒1底部向上延伸而与发射筒托21连通,发射筒托21与二次点火导柱12一端连通,二次点火导柱12向下延伸而与第一腔室14连通,第一腔室14与三次点火导柱13一端连通,三次点火导柱13另一端与第二腔室15连通,发射筒2通过发射筒托21、一次点火导柱11、二次点火导柱12、三次点火导柱13、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之间的相通配合,实现连续有序点火。具体的,如图2所示,点火筒1为分体式结构,点火筒1包括点火筒顶盖16、点火筒本体17和点火筒托18,点火筒顶盖16盖合在点火筒本体17上方,点火筒本体17底部安装点火筒托18,点火筒本体18内设有一次点火导柱11、二次点火导柱12、三次点火导柱13、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之间通过隔板19相隔开,第一腔室14位于第二腔室15下方,点火筒顶盖16上方开口,一次点火导柱11依次穿过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而从开口处伸出,二次点火导柱12连通第一腔室14而从开口处伸出。如图3所示,点火筒托18设有圆周排列的通孔181,第一腔室14的发射药点燃引爆后从通孔181喷出,发射药引爆后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1个点火筒(1)和1个发射筒(2),点火筒(1)位于发射筒(2)的正下方,发射筒(2)底部设有发射筒托(21),发射筒托(21)内预装有发射药,点火筒(1)设有一次点火导柱(11)、二次点火导柱(12)、三次点火导柱(13)、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第一腔室(14)内装有发射药,第二腔室(15)内装有效果药,一次点火导柱(11)、二次点火导柱(12)和三次点火导柱(13)内装有引线,一次点火导柱(11)从点火筒(1)底部向上延伸而与发射筒托(21)连通,发射筒托(21)与二次点火导柱(12)一端连通,二次点火导柱(12)向下延伸而与第一腔室(14)连通,第一腔室(14)与三次点火导柱(13)一端连通,三次点火导柱(13)另一端与第二腔室(15)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1个点火筒(1)和1个发射筒(2),点火筒(1)位于发射筒(2)的正下方,发射筒(2)底部设有发射筒托(21),发射筒托(21)内预装有发射药,点火筒(1)设有一次点火导柱(11)、二次点火导柱(12)、三次点火导柱(13)、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第一腔室(14)内装有发射药,第二腔室(15)内装有效果药,一次点火导柱(11)、二次点火导柱(12)和三次点火导柱(13)内装有引线,一次点火导柱(11)从点火筒(1)底部向上延伸而与发射筒托(21)连通,发射筒托(21)与二次点火导柱(12)一端连通,二次点火导柱(12)向下延伸而与第一腔室(14)连通,第一腔室(14)与三次点火导柱(13)一端连通,三次点火导柱(13)另一端与第二腔室(15)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筒(1)包括点火筒顶盖(16)、点火筒本体(17)和点火筒托(18),点火筒顶盖(16)盖合在点火筒本体(17)上方,点火筒本体(17)底部安装点火筒托(18),点火筒本体(17)内设有一次点火导柱(11)、二次点火导柱(12)、三次点火导柱(13)、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第一腔室(14)和第二腔室(15)之间通过隔板(19)相隔开,第一腔室(14)位于第二腔室(15)下方,点火筒顶盖(16)上方开口,一次点火导柱(11)依次穿过第一腔室(14)、第二腔室(15)而从开口处伸出,二次点火导柱(12)连通第一腔室(14)而从开口处伸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连续发射的烟花内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点火筒托(18)设有圆周排列的通孔(181),第一腔室(14)的发射药点燃引爆后从通孔(181)喷出。4.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周文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