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间清洁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21862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6 1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间清洁器,其具有由塑料制造的杆形的支承体,所述支承体在轴向的端部区域中具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支承体的纵轴线延伸的织物部件,所述织物部件具有交叉的、带有经纱和纬纱的纱线系统。在此规定,所述织物部件与所述支承体连接并且径向地从所述支承体突出,其中,纱线系统、一方面即经纱、另一方面即纬纱,相对于杆形的支承体的纵轴线形成20°至70°范围内角度并且穿透杆形的支承体。

Interdental clean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ooth cleaner,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 bar shaped supporting body made of plastic, and the supporting body has a cleaning device in the axial end area. The cleaning device includes at least one fabric member extending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support body, the fabric member having a cross thread system with warp and weft yarns. This provision, the fabric part and the supporting body are connected and radially protruding from the support body, wherein the yarn system, one that is, on the other hand the warp weft, relative to the support body longitudinal axis support rod of the formation of 20 to 70 DEG angle and penetrating rod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齿间清洁器,其具有由塑料制造的杆形的支承体,支承体在轴向的端部区域中具有清洁装置,其中,清洁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沿支承体的纵轴线延伸的织物部件,织物部件具有交叉的、带有经纱和纬纱的纱线系统,其中,织物部件与支承体连接并且径向地从支承体突出。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相应的齿间清洁器的方法。除了之前的由木材或者金属线组成的齿间清洁器之外,如今还已知由塑料组成的齿间清洁器,如在专利文献EP0932371中所示和所述的那样。这种齿间清洁装置拥有由相当硬的和形状稳定的塑料制造的、杆形的支承体,支承体在其轴向长度的前部的区域中装备有由软的塑料、例如热塑性弹性体组成的、套筒形的覆盖层。该覆盖层可以在其径向的外侧上具有形状为粒结和/或径向地向外延伸的指状物的结构物,以便提高清洁作用。使用者可以在杆形的支承体的抓持部段上抓持齿间清洁器并且将具有支承所述结构物的覆盖层的杆形的支承体导入齿间空间中并在此来回运动,由此清洁齿间空间并使可能附着的颗粒脱落。齿间清洁装置的清洁作用由于构成所述结构物的、径向地突伸的指状物而基本上通过指状物确定,指状物与待清洁的齿间空间通过相当小的面产生接触,然而这使得多个小面积的、局部的清洁区不能实现大面积的清洁。为了实现大面积的清洁,在专利文献US5044041中尝试将面式的、网状的织物部件通过热粘接安置在杆形的支承体上。由两个垂直相交的纱线系统、即经纱和纬纱构成的面组织构成该织物部件,该织物部件置于注塑模具中,并且在其上注塑杆形的支承体。在实践中已表明的是,在使用该齿间清洁器时存在单个纱线从织物部件脱落到使用者嘴中的危险,这给使用者带来不适并且存在脱落的纱线被使用者吞咽的危险。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织物部件的齿间清洁器,其中明显降低纱线脱落的危险。还提供一种方法,用该方法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制造相应的齿间清洁器。按照本专利技术,该技术问题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齿间清洁器解决。在此规定,纱线系统、一方面即经纱另一方面即纬纱,相对于杆形的支承体的纵轴线形成的角度在20°至70°之间、优选在40°±10°范围内并且穿透杆形的支承体。因为对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齿间清洁器,纱线系统穿过杆形的支承体地延伸,并不仅仅在表面与其粘接,所以构成纱线系统的纱线可靠地保持在支承体上,使得在使用齿间清洁器时纱线不能从支承体脱落。构成一个或者多个纱线系统的纱线成角度地并且因而相对杆形的支承体的纵轴线倾斜地布置,由于该布置实现了纱线系统的近似所有纱线都穿过支承体延伸并且被保持在支承体中。对于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齿间清洁器,不会出现平行于支承体的纵轴线延伸的纱线,因为这种纱线很容易脱落。本专利技术所指的织物是所有的尤其纺织的、由至少两个相交的纱线系统(通常称为经纱和纬纱)构成的面组织。经纱和纬纱例如可以相互垂直地延伸和相互连接和/或相互交织。当纱线系统的单个纱线相互间具有相当大的间距时,织物就构成网结构,按照本专利技术织物同样包括该网结构。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轴向”参照于杆形的支承体的纵轴线并且必要时也参照于覆盖层的纵轴线。术语“径向”相应地参照于垂直于轴向的纵向延伸的方向。在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方式中规定,织物部件径向地和优选居中地穿透支承体并且在对置的侧上从支承体伸出。织物部件可以在杆形的支承体的前部的轴向的端部之前有距离地终结或者正好延伸至该前端部。当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构造方案中规定织物部件在杆形的支承体的前端部轴向地突伸超出时,可以实现提升的清洁作用。作为织物部件的补充,清洁装置可以包括支承体的软弹性塑料组成的覆盖层,在该覆盖层的外侧上构造结构物。对于结构物,其可以是已知的多个以径向的元件从覆盖层伸出的指状物和/或尖角,其由与覆盖层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一体式地与覆盖层连接。在此,织物部件除了穿透支承体也可以穿透覆盖层。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设计方案规定,织物部件在径向上突出超过指状物,就是说织物部件具有比指状物更大的自由的径向的悬空长度。以这种方式确保在导入齿间空间时织物部件与待清洁的表面发生接触而不被指状物遮挡。在本专利技术的可能的设计方案中规定,齿间清洁器具有唯一的织物部件,其优选地在两个相对的侧上从支承体径向地伸出。然而也可以规定多个织物部件,多个织物部件优选地相互平行地延伸并且尤其相叠。多个织物部件可以都具有相同的基础构造,然而优选地规定织物部件具有不同的构造和/或不同的厚度和/或不同的纱线定向和/或不同的网口大小。因而通过选择合适的织物部件可以以简单的方式制造不同功能和清洁作用的齿间清洁器。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设计方案中,清洁装置可以额外具有由多个以径向元件从支承体伸出的刷毛束和/或单个刷毛构成的刷毛组。在本专利技术中,刷毛是由塑料组成的单纤维或者多纤维的薄的、预制的部段,其中,刷毛具有0.25mm的最大直径并且可以被用作单个刷毛和/或刷毛束。刷毛植入支承体和/或覆盖层并以此可靠地保持。当清洁装置除了织物部件之外既具有带指状物和/或尖角的软弹性的覆盖物还具有径向延伸的刷毛或者刷毛束,那么在单一的齿间清洁器中就结合了不同的清洁性质,由此可以实现对齿间空间的非常有效的清洁。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设计方案中,织物部件的径向地从支承体伸出的部段至少部段式地被撕开,由此实现织物结构的细分离并且织物结构在该区域中翘起并且构成多个径向伸出的、不规则的单个纱线。通过织物部件的伸出部段的撕开可以实现清洁性质的改变和调整。在方法方面,前述技术问题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5的特征的方法解决。在此,至少一个具有带经纱和纬纱的相交的纱线系统的织物部件在注塑工具中在构成杆形的支承体的情况下这样以塑料包围注塑,使得织物部件穿透杆形的支承体并且径向地从支承体伸出,其中,纱线系统、一方面即经纱另一方面即纬纱设置为,相对于杆形的支承体的纵轴线形成20°至70°之间的角度、优选形成成45°±10°范围内的角度。优选地,织物部件被这样设置,使得织物部件径向地优选居中地穿透支承体并且在相对置的侧上从支承体伸出。在本专利技术的改进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这样布置织物部件,使得织物部件在杆形的支承体的前端部突伸超出杆形的支承体。在通常的设计方案中,注塑工具具有至少两个半模具,半模具可以相对彼此调整,使得注塑工具可以打开和闭合。在注塑工具闭合之前,织物部件布置在半模具之间。在此可以规定,织物部件布置在构造于注塑工具的至少一个半模具中的凹陷部中。优选地,织物部件以紧密配合布置在凹陷部中,使得在注塑工具闭合时防止在其平面中的侧向移动。可以规定的是,在注塑工具的仅一个半模具中构造相应的凹陷部。然而备选地也可以在两个半模具中在相面对的表面上分别构造相应的凹陷部并且在注塑工具闭合时织物部件位于两个凹陷部中。织物布置在一个或者甚至在两个凹陷部中,这种布置的优点在于,注塑工具的锁模力不会导致织物被半模具压坏,另一方面实现在注塑工具闭合时半模具相对彼此紧密地锁闭。当与织物部件的平面垂直的凹陷部深度或者凹陷部深度的总和大于织物部件的厚度时,织物部件在注塑工具闭合时就不会被半模具施加压力并且保持不变形。然而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设计方案中可以规定,在注塑工具闭合时,织物部件处于弹性变形并且因而在与平面垂直的预应力下保持。这例如可以通过使得凹陷部深度或者凹陷部深度的总和小于织物部件的相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6/201580047817.html" title="齿间清洁器及其制造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齿间清洁器及其制造方法</a>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间清洁器,其具有由塑料制造的杆形的支承体(11),所述支承体(11)在轴向的端部区域中具有清洁装置(12),其中,所述清洁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支承体(11)的纵轴线(L)延伸的织物部件(13),所述织物部件(13)具有交叉的、带有经纱(16)和纬纱(17)的纱线系统,其中,所述织物部件(13)与所述支承体(11)连接并且径向地从所述支承体(11)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16)和所述纬纱(17)相对于杆形的支承体(11)的纵轴线(L)形成的角度位于20°至70°范围内并且所述经纱(16)和所述纬纱(17)穿透杆形的支承体(11)。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8.06 DE 102014011405.81.一种齿间清洁器,其具有由塑料制造的杆形的支承体(11),所述支承体(11)在轴向的端部区域中具有清洁装置(12),其中,所述清洁装置(12)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支承体(11)的纵轴线(L)延伸的织物部件(13),所述织物部件(13)具有交叉的、带有经纱(16)和纬纱(17)的纱线系统,其中,所述织物部件(13)与所述支承体(11)连接并且径向地从所述支承体(11)突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16)和所述纬纱(17)相对于杆形的支承体(11)的纵轴线(L)形成的角度位于20°至70°范围内并且所述经纱(16)和所述纬纱(17)穿透杆形的支承体(1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经纱(16)和所述纬纱(17)相对于杆形的支承体(11)的纵轴线(L)形成45°±10°之间的角度。3.按照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部件(13)具有网结构。4.按照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部件(13)径向地穿透杆形的支承体(11)并且在对置的侧上从支承体(11)伸出。5.按照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部件(13)在支承体(11)的前端部沿轴向地突伸超出杆形的支承体(11)。6.按照权利要求1至5之一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12)额外地包括支承体的由软弹性塑料构成的覆盖层(14),并且在所述覆盖层(14)的外侧上构造结构物(19)。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物(19)具有多个以径向的元件从所述覆盖层(14)伸出的指状物(15),所述指状物(15)由与覆盖层(14)相同的材料构成并且一体式地与覆盖层(14)连接。8.按照权利要求6或者7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部件(13)穿透所述覆盖层(14)。9.按照权利要求6至8之一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部件(13)在径向上超出所述指状物(15)。10.按照权利要求1至9之一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多个织物部件(13、13a)相叠地植入杆形的支承体(11)。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织物部件(13、13a)具有不同的构造和/或不同的厚度和/或不同的纱线定向和/或不同的网口大小。12.按照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12)额外具有由多个以径向元件从所述支承体(11)伸出的刷毛束和/或单个刷毛(20)构成的刷毛组。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刷毛束和/或单个刷毛(20)中的至少一些在径向上穿透所述支承体(11)并且在相对置的侧上从所述支承体(11)伸出。14.按照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齿间清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部件(13)的径向地从支承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J巴茨
申请(专利权)人:盛势达瑞士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