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絮凝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11675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23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絮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保温装置、进水口、出水口、搅拌驱动装置、搅拌轴、排泥口、第一搅拌浆、第二搅拌浆、第三搅拌浆、第一浊度传感器、第二浊度传感器、第三浊度传感器、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絮凝剂加料装置、絮凝剂加料管、pH调节剂加料装置和pH调节剂加料管,该絮凝沉淀池可以有效地控制絮凝过程中的搅拌、温度和pH值,能够高效完成絮凝沉淀过程,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including sedimentation tank body, a water inlet and a water outlet, a heat insulation device, driving device, a stirring shaft, stirring the mud discharging port, the first stirrer, second stirrer, third stirrer, the first second turbidity sensor and turbidity sensor, third turbidity sensor and first expansion device, second expansion device the temperature sensor, pH sensor, flocculant feeding device, flocculant feeding tube, pH regulator and pH regulator feeding tube feeding device, the flocc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mixing,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flocculation, flocculation and sedimentation process is completed efficiently, ensure the follow-up process smooth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絮凝沉淀池
技术介绍
絮凝沉淀是污水处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主要用于处污水中的悬浮物,其原理是利用絮凝剂与水中悬浮物进行反应沉淀以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絮凝沉淀过程中,絮凝剂的加入量、絮凝剂的加入速度、水温、pH以及搅拌速度都会影响絮凝沉淀的效率,现有技术的絮凝沉淀池还存在絮凝效果差,沉淀效率低的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絮凝沉淀池,该絮凝沉淀池絮凝效果好,沉淀效率高,能够满足污水处理的需求。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絮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保温装置、进水口、出水口、搅拌驱动装置、搅拌轴、排泥口、第一搅拌浆、第二搅拌浆、第三搅拌浆、第一浊度传感器、第二浊度传感器、第三浊度传感器、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温度传感器、pH传感器、絮凝剂加料装置、絮凝剂加料管、pH调节剂加料装置和pH调节剂加料管,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外壁周围设有保温装置,所述沉淀池本体上方设有搅拌驱动装置,所述搅拌驱动装置连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伸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内部,所述搅拌轴的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浆和第一浊度传感器,中部设有第二搅拌浆和第二浊度传感器,上部设有第三搅拌浆和第三浊度传感器,所述搅拌轴的第一搅拌浆和第二搅拌浆之间设有第一伸缩装置,所述搅拌轴的第二搅拌浆和第三搅拌浆之间设有第二伸缩装置,所述搅拌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所述沉淀池本体的上方还设有絮凝剂加料装置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所述絮凝剂加料装置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分别通过絮凝剂加料管和pH调节剂加料管与所述沉淀池本体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的池壁内还设有控制器,所述第一浊度传感器、第二浊度传感器、第三浊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pH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温装置、搅拌驱动装置、第一伸缩装置、第二伸缩装置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进水口、出水口和排泥口均设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搅拌轴的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浆和第一浊度传感器,絮凝过程中,当沉淀池下部的絮凝颗粒足够大时,第一浊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缩装置带动第一搅拌浆上移,不仅避免了将絮凝后的大颗粒打碎,还可通过第一和第二搅拌浆同时在沉淀池中部工作,增加絮凝效率,同样地,当沉淀池中部的絮凝颗粒足够大时,第二浊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控制第二伸缩装置伸缩带动第二搅拌浆上移,此时,第一、第二和第三搅拌浆同时在沉淀池上部工作,增加上部的絮凝效率,当第三浊度传感器感应到上部的絮凝颗粒足够大时,絮凝沉淀过程完成,停止搅拌;絮凝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和保温装置,可以控制絮凝过程中的温度为絮凝最佳温度;同时还可通过pH传感器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保证絮凝过程中的pH处于适宜絮凝的最佳值,该絮凝沉淀池可以有效地控制絮凝过程中的搅拌、温度和pH值,能够高效完成絮凝沉淀过程,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系统连接图。其中:1、沉淀池本体2、保温装置3、进水口4、出水口5、搅拌驱动装置6、搅拌轴7、排泥口8、第一搅拌浆9、第二搅拌浆10、第三搅拌浆11、第一浊度传感器12、第二浊度传感器13、第三浊度传感器14、第一伸缩装置15、第二伸缩装置16、温度传感器17、pH传感器18、絮凝剂加料装置19、絮凝剂加料管20、pH调节剂加料装置21、pH调节剂加料管22、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絮凝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1、保温装置2、进水口3、出水口4、搅拌驱动装置5、搅拌轴6、排泥口7、第一搅拌浆8、第二搅拌浆9、第三搅拌浆10、第一浊度传感器11、第二浊度传感器12、第三浊度传感器13、第一伸缩装置14、第二伸缩装置15、温度传感器16、pH传感器17、絮凝剂加料装置18、絮凝剂加料管19、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和pH调节剂加料管21,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外壁周围设有保温装置2,所述沉淀池本体1上方设有搅拌驱动装置5,所述搅拌驱动装置5连接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伸入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内部,所述搅拌轴6的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浆8和第一浊度传感器11,中部设有第二搅拌浆9和第二浊度传感器12,上部设有第三搅拌浆10和第三浊度传感器13,所述搅拌轴6的第一搅拌浆8和第二搅拌浆9之间设有第一伸缩装置14,所述搅拌轴6的第二搅拌浆9和第三搅拌浆10之间设有第二伸缩装置15,所述搅拌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16和pH传感器17,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上方还设有絮凝剂加料装置18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所述絮凝剂加料装置18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分别通过絮凝剂加料管19和pH调节剂加料管21与所述沉淀池本体1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池壁内还设有控制器22,所述第一浊度传感器11、第二浊度传感器12、第三浊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6和pH传感器17与所述控制器2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温装置2、搅拌驱动装置5、第一伸缩装置14、第二伸缩装置15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与所述控制器2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其中,进水口3、出水口4和排泥口7均设有阀门。该絮凝沉淀池搅拌轴的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浆8和第一浊度传感器11,絮凝过程中,当沉淀池下部的絮凝颗粒足够大时,第一浊度传感器11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22,控制器控制第一伸缩装置14带动第一搅拌浆8上移,不仅避免了将絮凝后的大颗粒打碎,还可通过第一搅拌浆8和第二搅拌浆9同时在沉淀池中部工作,增加絮凝效率,同样地,当沉淀池中部的絮凝颗粒足够大时,第二浊度传感器12将信号传送至控制器22,控制第二伸缩装置15带动第二搅拌浆9上移,此时,第一搅拌浆8、第二搅拌浆9和第三搅拌浆10同时在沉淀池上部工作,增加上部的絮凝效率,当第三浊度传感器13感应到上部的絮凝颗粒足够大时,絮凝沉淀过程完成,停止搅拌;絮凝过程中,通过温度传感器16和保温装置2,可以控制絮凝过程中的温度为絮凝最佳温度;同时还可通过pH传感器17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保证絮凝过程中的pH处于适宜絮凝的最佳值,该絮凝沉淀池可以有效地控制絮凝过程中的搅拌、温度和pH值,能够高效完成絮凝沉淀过程,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以上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的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本体(1)、保温装置(2)、进水口(3)、出水口(4)、搅拌驱动装置(5)、搅拌轴(6)、排泥口(7)、第一搅拌浆(8)、第二搅拌浆(9)、第三搅拌浆(10)、第一浊度传感器(11)、第二浊度传感器(12)、第三浊度传感器(13)、第一伸缩装置(14)、第二伸缩装置(15)、温度传感器(16)、pH传感器(17)、絮凝剂加料装置(18)、絮凝剂加料管(19)、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和pH调节剂加料管(21),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外壁周围设有保温装置(2),所述沉淀池本体(1)上方设有搅拌驱动装置(5),所述搅拌驱动装置(5)连接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伸入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内部,所述搅拌轴(6)的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浆(8)和第一浊度传感器(11),中部设有第二搅拌浆(9)和第二浊度传感器(12),上部设有第三搅拌浆(10)和第三浊度传感器(13),所述搅拌轴(6)的第一搅拌浆(8)和第二搅拌浆(9)之间设有第一伸缩装置(14),所述搅拌轴(6)的第二搅拌浆(9)和第三搅拌浆(10)之间设有第二伸缩装置(15),所述搅拌轴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设有温度传感器(16)和pH传感器(17),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上方还设有絮凝剂加料装置(18)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所述絮凝剂加料装置(18)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分别通过絮凝剂加料管(19)和pH调节剂加料管(21)与所述沉淀池本体(1)连接,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池壁内还设有控制器(22),所述第一浊度传感器(11)、第二浊度传感器(12)、第三浊度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16)和pH传感器(17)与所述控制器(2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保温装置(2)、搅拌驱动装置(5)、第一伸缩装置(14)、第二伸缩装置(15)和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与所述控制器(22)的信号输出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絮凝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沉淀池本体(1)、保温装置(2)、进水口(3)、出水口(4)、搅拌驱动装置(5)、搅拌轴(6)、排泥口(7)、第一搅拌浆(8)、第二搅拌浆(9)、第三搅拌浆(10)、第一浊度传感器(11)、第二浊度传感器(12)、第三浊度传感器(13)、第一伸缩装置(14)、第二伸缩装置(15)、温度传感器(16)、pH传感器(17)、絮凝剂加料装置(18)、絮凝剂加料管(19)、pH调节剂加料装置(20)和pH调节剂加料管(21),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上部左右两侧分别设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外壁周围设有保温装置(2),所述沉淀池本体(1)上方设有搅拌驱动装置(5),所述搅拌驱动装置(5)连接搅拌轴(6),所述搅拌轴(6)伸入所述沉淀池本体(1)的内部,所述搅拌轴(6)的下部设有第一搅拌浆(8)和第一浊度传感器(11),中部设有第二搅拌浆(9)和第二浊度传感器(12),上部设有第三搅拌浆(10)和第三浊度传感器(13),所述搅拌轴(6)的第一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源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