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已现专利>正文

水旱稻麦联合收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17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旱稻麦联合收割机包括有收割脱粒装置,行走机构,动力装置(2)以及动力换档装置(3)和离合装置(4),由动力装置(2)同时带动行走机构,脱粒滚筒(25),集谷仓(23)中的输送器,输送管(6),收割用的螺旋输送器(31),割禾刀(10)和拔禾器(8),其特征在于: a、动力装置(2)的输出轴上的一飞轮与变速箱(14)的输入轴上的飞轮相连,变速箱(14)的输出轴为行走机构中前轮(12)的中心轴; b、行走机构由圆形钢管(40)固定在左右两侧的链条(17)构成的简易履带、前轮(12)和后轮(18)组成,按钢管的间距在前轮和后轮外圈上均布,由两锥形柱(13)组成的啮合结构,在行走时两个锥形柱卡住钢管,由前轮带动简易履带传动后轮; c、在方向盘(5)的中轴底部装有齿轮(32),齿轮与置于连杆(34)一端的齿条(33)相啮合,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收割机尾部的方向托盘的中轴支架(38)上,中轴(36)装在轴承座(37)内科学,轴承座(37)固定在固定架(7)上; d、在行走机构的下部设有船体(14),变速箱置于船体内并与之相连,变速箱用支撑杆(15)与固定架相连,后轮(18)用支撑杆(19)与固定架(7)相连; e、在输送管前端链轮(27)的中心轴上还装有飞轮(30),在飞轮上设有偏心轴(41),偏心轴通过球形套(42)与一连杆(43)相接,在连杆上连有一个三角架(45),三角架绕固定在收割台(11)上的轴(44)转动,三角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片连接在割禾刀(10)上。(*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旱稻麦联合收割机本技术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特别是涉及可适用水旱两类作物的微型联合收割机。当前农业机械得到了迅速发展,相对平原大面积的大型农业联合收割机械的机动性械化程度起来越高,可是对于我国南方丘陵地区,这种大型的农业联合收割机无法适用,热心于小型农业机械研制的研究设计单位和一些个人都在积极努力实施这项工作,推出了各种形式的小型适合丘陵地区小面积农作物的小型联合收割机,在中国技术专利公报公布一种公告号为2266865的《水稻联合收割机》,改进了收割脱粒装置,设计一个具有两个转动中心的四连杆机构的拔禾器,在拔禾器上装有1-4根拔禾杆,输送器为一个锥度圆筒,在滚筒上设有螺旋叶片,这种收割机较理想解决了收割脱粒中的拔禾及禾穗的输送问题,使收割较为干净,但在行走机构上仍是采用爬齿形的行走轮,由主梁连接行走轮和方向轮,这样的行走机构和转向机构在水田行走容易发生下陷,在转弯时容易发生倾斜难以转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简易履带的行走机构和方向托盘,可适用水旱两类作物,集收割和脱粒为一体的小型联合收割机,解决收割机在田间作业容易下陷、打滑、难以转弯现象。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水旱联合收割机包括有收割脱粒装置、行走机构、动力装置以及动力换档装置和离合装置。收割脱粒装置由设在收割机前部的拔禾器、收割用的螺旋输送器、割禾刀、收割台、设置在收割机后部的脱粒筒、脱粒筒下面设置的集谷仓,集谷仓出口下面的收集仓和输送管组成,输送管的前端与收割台湾省下部的螺旋输送器端部对应位置相连,后部与脱离筒相连。动力装置输出轴上的一飞轮与变速箱的输入轴上的飞轮相连,变速箱的输出轴为行走机构的中心轴。行走机构由圆形钢管固定在左右两侧的链条构成的简易履带、前轮和后轮组成,按钢管的间距在前轮和后轮外围上均布由两个锥形柱组成的啮合结构,在行走时两个锥形柱卡住钢管,由前轮带动简易履带传动后轮。在方向盘的中轴底部装有齿轮,齿轮与置于连杆上的齿条相啮合,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收割机尾部的方向托盘的中轴支架上,中轴装在轴承座内,轴承座固定在固定架上。在行走机构的下部设有船体,变速箱置于船体内并与之相连,变速箱用支撑杆与固定架相连,后轮也用支撑杆与固定架相连。在输送管前端链轮的中心轴上还装有飞轮,在飞轮上设有偏心轴,偏心轴通过球形套与连杆相连,在连杆上连有一个三角架,三角架绕固定在收割台上的轴转动,三角架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片连接在割禾刀上。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行走机构的简易履带在泥地行走,宽度较大,不易打滑,相对圆形钢管与地面接触阻力较小,在行走机构的下部设有的船体和尾部方向托盘的托盘可有效地避免下陷,利用设置在收割机尾部的方向托盘与方向盘底部装有的齿轮和带齿条的连杆来实现转弯动作,收割机转弯时不会发生倾斜而使转弯容易。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水旱联合收割机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水旱联合收割机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水旱联合收割机方向托盘的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水旱联合收割机行走机构俯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水旱联合收割机割禾刀传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整个联合收割机包括有收割脱粒装置,行走机构,动力装置2以及动力换档装置3和离合装置4。收割脱粒装置由设在收割前部的拔禾器8、收割用的螺旋输送器31、割禾刀10、收割台11、设置在收割机后部的脱粒筒1、脱粒筒下向设置的集谷仓23、集谷仓出口下面设置的收集仓20、输送管6组成,输送管6的前端与收割台下部的螺旋输送器31的端部对应位置相连,后端与脱粒筒1相连。动力装置2输出轴上的两个飞轮分别与脱粒筒内设置的脱粒滚筒25中心轴的飞轮和变速箱14输入轴的飞轮相连,变速箱的输出轴为收割机行走机构前轮12的中心轴,行走机构下部还设有长方形船体16;变速箱置入船体内并与之相连,变速箱用支撑杆15与固定架7相连,后轮18中心轴也有支撑杆19与固定架7相连。在脱粒筒1上设有禾杆出口24,在脱粒滚筒25对应禾杆出口24的位置上设有扇叶35,脱粒滚筒25上设有按螺旋布置的脱粒齿26,在下面布置有筛网,脱粒滚筒25中心轴与动力装置2输出轴上飞轮相连的一端还有一个飞轮与设置在下面的集谷仓23的输送器中心轴上的飞轮相连,在另一端的飞轮与输送管后端的链轮27中心轴的飞轮相连,输送管6为全封闭结构,在输送管内的前后两端各设有一对链轮27、相应的前后两个链轮各带动一条链条28,在两条链条之间均布有刮板29,输送管6前端链轮27中心轴上的飞轮与收割台11下部的螺旋输送器31中心轴一端的飞轮相连。螺旋输送器31中心轴另一端的飞轮与拔禾器8中心轴上的飞轮相连,在拔禾器8上设有拔禾杆9。在方向盘5中心轴底部设有齿轮32,齿轮与置于连杆34一端的齿条33相啮合,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收割机尾部的方向托盘中轴支架38上,如图3所示,方向托盘包括有托盘21、托盘中心设有护板39、护板中间设有走轮22、走轮用轴联接在方向托盘的中轴支架38上,中轴36上装有轴承座37,轴承座连接在固定架7上。当转动方向盘5时,底部的齿轮32与连杆34上的齿条33相啮合,相应推拉连杆,连杆带动方向托盘绕中轴上的轴承座37转动,来实现收割机的转弯动作。如图4所示的行走机构包括有左右两侧的链条和固定在链条上的圆形钢管组成的简易履带,前轮12和后轮18,按简易履带上的钢管间距在前轮和后轮外圈均布有由两个锥形柱13构成的啮合结构,在收割机行走时,两个锥形柱13卡住钢管40,由前轮带动简易履带传动后轮,实现行走动作。如图5所示,在输送器前端链轮的中心轴上的飞轮30上设有偏心轴41,偏心轴通过球形套42与连杆43相接,在连杆43上连有一个三角架45,三角架绕固定在收割台11上的轴44转动。三角架另一端通过连接片46连接在割禾刀10上。当飞轮旋转时,由偏心轴带动连杆推动三角架转动,与三角架相连的割禾刀进行左右的往复运动,实现割禾刀的割禾动作。由割禾刀10割下的谷禾由拔禾器8上的拔禾杆9拔入到收割台11下部的螺旋输送器31,由螺旋输送器送入到输送管6内,由输送管的链轮27和刮板29把禾送入到脱粒筒1经脱粒滚筒25脱粒,脱粒的谷粒由下面的筛网漏入集谷仓23由集谷仓中的输送器送入到收集仓20中,禾杆由脱粒筒上的出口24吹出,实现了集收割、脱粒于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旱稻麦联合收割机包括有收割脱粒装置,行走机构,动力装置(2)以及动力换档装置(3)和离合装置(4),由动力装置(2)同时带动行走机构,脱粒滚筒(25),集谷仓(23)中的输送器,输送管(6),收割用的螺旋输送器(31),割禾刀(10)和拔禾器(8),其特征在于:a、动力装置(2)的输出轴上的一飞轮与变速箱(14)的输入轴上的飞轮相连,变速箱(14)的输出轴为行走机构中前轮(12)的中心轴;b、行走机构由圆形钢管(40)固定在左右两侧的链条(17)构成的简易履带、前轮(12)和后轮(18)组成,按钢管的间距在前轮和后轮外圈上均布,由两锥形柱(13)组成的啮合结构,在行走时两个锥形柱卡住钢管,由前轮带动简易履带传动后轮;c、在方向盘(5)的中轴底部装有齿轮(32),齿轮与置于连杆(34)一端的齿条(33)相啮合,连杆的另一端连接在位于收割机尾部的方向托盘的中轴支架(38)上,中轴(36)装在轴承座(37)内科学,轴承座(37)固定在固定架(7)上;d、在行走机构的下部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已现
申请(专利权)人:刘已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