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
技术介绍
泥岩是一种介于硬岩与土体之间的材料,主要矿物成分为高岭石、伊利石、蒙脱石、绢云母等,具有抗压强度低、易风化、遇水易软化、崩解、膨胀、填筑密实度对含水量敏感等特点,在我国范围内广泛分布。泥岩亲水性强,当水渗入时,细小颗粒的吸附水膜便会增厚,引起岩石体积的膨胀,这种膨胀是不均匀的,使得岩石内产生不均匀应力,导致岩石颗粒的碎裂。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较为常见,是岩质较软、水稳性较差的天然筑路材料,直接利用泥岩填料填筑路基,容易引起诸多工程地质问题,对公路修建极其不利,影响施工质量,增加工程造价。泥岩填料施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泥岩颗粒均匀度差,超粒径颗粒所占比例大,将其作为路基填料,不仅影响到路堤分层填筑厚度,而且对压实质量构成严重威胁;二是泥岩是不同风化程度的颗粒掺杂在一起,很难区分,非填土路基亦非填石路基,也不完全等同于土石混填路基,施工方法并不能完全相互适应;三是遇水软化问题,在降雨后,泥岩路基大面积软化、湿化、泥化现象明显,不能满足质量要求,需要将路基翻开、晾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土基(1)中构筑汇水槽(2);在土基(1)的表面铺设有不透水层(3),在不透水层(3)上依次构筑下路堤(4)、上路堤(5)、路床(6)以及路面结构层(7);在路基两侧分别构筑粘土护坡(8);所述汇水槽(2)是在土基(1)中沿道路中线构筑,埋深低于地下水位线150cm,宽度为50~60cm的纵向排水设施;所述不透水层(3)是松铺厚度为20~35cm的低液限粘土填筑层,或是厚度不小于0.8mm、拉伸强度不小于17MPa、直角撕裂强度不小于110N/mm的HDPE防水板;所述下路堤(4)的结构形式是:在泥岩层(4a)上覆盖封水调平层(4b)形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岩填方路基结构,其特征在于:
在土基(1)中构筑汇水槽(2);
在土基(1)的表面铺设有不透水层(3),在不透水层(3)上依次构筑下路堤(4)、上路堤(5)、路床(6)以及路面结构层(7);
在路基两侧分别构筑粘土护坡(8);
所述汇水槽(2)是在土基(1)中沿道路中线构筑,埋深低于地下水位线150cm,宽度为50~60cm的纵向排水设施;
所述不透水层(3)是松铺厚度为20~35cm的低液限粘土填筑层,或是厚度不小于0.8mm、拉伸强度不小于17MPa、直角撕裂强度不小于110N/mm的HDPE防水板;
所述下路堤(4)的结构形式是:在泥岩层(4a)上覆盖封水调平层(4b)形成基本构筑层,所述下路堤(4)是由一个基本构筑层所构成,或是由多个基本构筑层自下而上多层构筑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润清,刘凯,陈发根,于春江,康家鼎,周基群,姚春江,张卫华,徐良,赵可肖,王文刚,王亮,王凯,杨新苏,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