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络筒机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513800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械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络筒机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包括第一半连轴器、第二半连轴器和缓冲装置,第一半连轴器和第二半连轴器均为筒状且均一端粗一端细,第一半连轴器粗端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卡齿,第二半连轴器粗端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卡齿,缓冲装置由支撑环片及其外壁上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凸块构成,相邻凸块之间形成卡槽,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能够互相交错的依次卡入卡槽内,第一半连轴器、第二半连轴器及缓冲装置的卡接处的外壁上套有弹性耐候密封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络筒机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具有耐磨损、噪音小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络筒机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
技术介绍
日本村田21C-S自动络筒机的机型性能优良,自动化程度较高、故障率低、接头质量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用工,提高了生产量并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会日渐老化,一些小的故障也不断发生,尤其是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常常损坏。其损坏的主要原因有:空管电机长期处在高速运转状态,在运转过程中会出现固定槽及链条严重磨损的现象;连轴装置的主要作用是空管电机通过连轴装置带动空管运输带运行,从而达到输送空管的作用,由于频繁运转,从而导致空管电机及连轴装置的损坏。连轴装置或空管电机的损坏会极大影响生产效率,而购买连轴装置及空管电机的价格较高,会增加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其不仅适用于日本村田21C-S自动络筒机,而且具有耐磨损、噪音小及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动络筒机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包括第一半连轴器、第二半连轴器和缓冲装置,所述第一半连轴器和第二半连轴器均为筒状且均一端粗一端细,所述第一半连轴器通过其细端内筒壁上设置的主动轴固定槽与空管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连轴器粗端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卡齿,所述第二半连轴器通过其细端内筒壁上设置的从动轴固定槽与空管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连轴器粗端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卡齿,所述缓冲装置由支撑环片及其外壁上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凸块构成,相邻所述凸块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能够互相交错的依次卡入所述卡槽内,卡入后相邻的所述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由所述凸块隔开,所述第一半连轴器、第二半连轴器及缓冲装置的卡接处的外壁上套有弹性耐候密封套。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一卡齿及第二卡齿的数量均为三个或均为五个。进一步,所述支撑环片及其上的凸块由聚氨酯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支撑环片由铁或钢制成,所述凸块由聚氨酯制成,所述凸块内部埋置有若干与所述支撑环片一体成型的铁丝或钢丝。进一步,所述弹性耐候密封套由硅橡胶制成。进一步,所述第一卡齿及第二卡齿的内表面均为耐磨硬铬镀层。该镀层使用常规的镀硬铬工艺制得,即在基体表面镀一层较厚的铬镀层,它的厚度一般在20μm以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半连轴器和第二半连轴器之间的缓冲装置的凸块由聚氨酯材料制成,聚氨酯具有耐磨、耐高温、高吸震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连轴装置耐磨损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所述第一半连轴器、第二半连轴器及缓冲装置的连接处的外壁上套有弹性耐候密封套,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尘埃、砂砾等杂质进入连接处的缝隙内,从而减少锈蚀和非常规磨损的发生;所述支撑环片由铁或钢制成,其上的凸块由聚氨酯制成,且凸块内部埋置有若干与所述支撑环片一体成型的铁丝或钢丝,该种结构既能很好的增加缓冲装置的强度,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也不失去缓冲装置固有的缓冲、防震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隔声效果;弹性耐候密封套由硅橡胶制成,硅橡胶弹性好、防水性好且耐热耐寒,适合套接在所述第一半连轴器、第二半连轴器及缓冲装置的连接处,起到保护作用;第一卡齿及第二卡齿表面设置耐磨硬铬镀层,可延长卡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第一半连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二半连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连轴器的总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弹性耐候密封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第一半连轴器;1-1.主动轴固定槽;1-2.第一卡齿;2.第二半连轴器;2-1.第二卡齿;2-2.从动轴固定槽;3.缓冲装置;3-1.凸块;3-2.支撑环片;4.弹性耐候密封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络筒机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包括第一半连轴器1、第二半连轴器2和缓冲装置3,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和第二半连轴器2均为筒状且均一端粗一端细,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通过其细端内筒壁上设置的主动轴固定槽1-1与空管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粗端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卡齿1-2,所述第二半连轴器2通过其细端内筒壁上设置的从动轴固定槽2-2与空管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连轴器2粗端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卡齿2-1,所述缓冲装置3由支撑环片3-2及其外壁上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凸块3-1构成,相邻所述凸块3-1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第一卡齿1-2和第二卡齿2-1能够互相交错的依次卡入所述卡槽内,卡入后相邻的所述第一卡齿1-2和第二卡齿2-1之间由所述凸块3-1隔开,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第二半连轴器2及缓冲装置3的卡接处的外壁上套有弹性耐候密封套4。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第一卡齿1-2及第二卡齿2-1的数量均为三个或均为五个。进一步,所述支撑环片3-2及其上的凸块3-1由聚氨酯一体成型。进一步,所述支撑环片3-2由铁或钢制成,所述凸块3-1由聚氨酯制成,所述凸块3-1内部埋置有若干与所述支撑环片3-2一体成型的铁丝或钢丝。进一步,所述弹性耐候密封套4由硅橡胶制成。进一步,所述第一卡齿1-2及第二卡齿2-1的表面均为耐磨硬铬镀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络筒机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半连轴器(1)、第二半连轴器(2)和缓冲装置(3),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和第二半连轴器(2)均为筒状且均一端粗一端细,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通过其细端内筒壁上设置的主动轴固定槽(1‑1)与空管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粗端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卡齿(1‑2),所述第二半连轴器(2)通过其细端内筒壁上设置的从动轴固定槽(2‑2)与空管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连轴器(2)粗端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卡齿(2‑1),所述缓冲装置(3)由支撑环片(3‑2)及其外壁上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凸块(3‑1)构成,相邻所述凸块(3‑1)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第一卡齿(1‑2)和第二卡齿(2‑1)能够互相交错的依次卡入所述卡槽内,卡入后相邻的所述第一卡齿(1‑2)和第二卡齿(2‑1)之间由所述凸块(3‑1)隔开,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第二半连轴器(2)及缓冲装置(3)的卡接处的外壁上套有弹性耐候密封套(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络筒机空管传动部位的连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
半连轴器(1)、第二半连轴器(2)和缓冲装置(3),所述第一半连轴器
(1)和第二半连轴器(2)均为筒状且均一端粗一端细,所述第一半连轴器
(1)通过其细端内筒壁上设置的主动轴固定槽(1-1)与空管电机轴固定连
接,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粗端的端面上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一
卡齿(1-2),所述第二半连轴器(2)通过其细端内筒壁上设置的从动轴固
定槽(2-2)与空管传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连轴器(2)粗端的端面上
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第二卡齿(2-1),所述缓冲装置(3)由支撑环
片(3-2)及其外壁上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凸块(3-1)构成,相邻所述
凸块(3-1)之间形成卡槽,所述第一卡齿(1-2)和第二卡齿(2-1)能够互
相交错的依次卡入所述卡槽内,卡入后相邻的所述第一卡齿(1-2)和第二
卡齿(2-1)之间由所述凸块(3-1)隔开,所述第一半连轴器(1)、第二半
连轴器(2)及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炎雄尹凤贤
申请(专利权)人:际华三五零九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