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捕集治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23040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10 0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捕集治理方法。该方法包括:1)将重金属捕集剂封装于可透水装置;2)将可透水装置埋于含水污染土壤中;3)根据需要确定可透水装置埋于含水污染土壤中时间,装置埋于土壤水溶液时,土壤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通过浓度扩散作用与重金属捕集剂发生离子交换、络合、吸附等反应而被捕集;4)取出埋于土壤中的可透水装置,移除装置内捕集重金属后的捕集剂,从而消除了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移除重金属捕集产物,具有操作简单、不扰动土壤理化性质、保持土壤生态功能性、无二次环境风险、处理效果好、成本低廉等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捕集治理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是一个复杂多相的动态开放体系,主要包括固相、液相、气相及生物相。土壤生态功能是物质在土壤多相体系中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动态过程的体现。土壤固相中所含的大量粘土矿物和有机质等,可有效吸持进入其内部的各种污染因子,进而在土壤中发生累积,当累积超过一定量时,土壤系统输出物将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即土壤污染。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形势已相当严峻。据农业部统计,我国重金属污染的土壤面积已达上千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l0%以上,多数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全国每年受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107吨,因重金属污染而导致粮食减产高达107吨,总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关系到经济尤其是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体健康的重大环境问题,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农田、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首先应考虑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Tessier等研究认为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主要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捕集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重金属捕集剂封装于可透水装置,透水装置达到重金属捕集剂与土壤隔离,但土壤溶液能在无需压力条件下自由进入装置内的目的;(2)将可透水装置埋于含水污染土壤中,达到重金属捕集剂完全浸润于含污染土壤的水溶液中的目的;(3)根据需要确定可透水装置埋于含水污染土壤中时间,装置埋于土壤水溶液时,土壤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通过浓度扩散作用与重金属捕集剂发生离子交换、络合、吸附等反应而被捕集;同时,土壤动态平衡体系中其他形态重金属,因溶解态重金属浓度的降低,而向溶解态转化,最终被捕集;(4)取出埋于土壤中的可透水装置,移除装置内捕集重金属后的捕集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捕集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重金属捕集剂封装于可透水装置,透水装置达到重金属捕集剂与土壤隔离,但土
壤溶液能在无需压力条件下自由进入装置内的目的;
(2)将可透水装置埋于含水污染土壤中,达到重金属捕集剂完全浸润于含污染土壤的
水溶液中的目的;
(3)根据需要确定可透水装置埋于含水污染土壤中时间,装置埋于土壤水溶液时,土壤
水溶液中重金属离子通过浓度扩散作用与重金属捕集剂发生离子交换、络合、吸附等反应
而被捕集;同时,土壤动态平衡体系中其他形态重金属,因溶解态重金属浓度的降低,而向
溶解态转化,最终被捕集;
(4)取出埋于土壤中的可透水装置,移除装置内捕集重金属后的捕集剂,从而消除了土
壤中重金属元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捕集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透水装置
封装重金属捕集剂,透水装置可有效隔离重金属捕集剂与土壤,但土壤溶液能在无需压力
条件下自由进入装置内与重金属捕集剂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壤重金属污染原位捕集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透水装置由外
网筒体、中间膜网、内网筒体三部分组成,外网孔径10mm~20mm,网孔均匀平铺,覆盖率为外
网筒体表面积的100%;中间膜网孔径0.01mm~1mm,网孔均匀平铺,覆盖率100%;内网孔径3mm
~6mm,网孔均匀平铺,覆盖率为内网筒体表面积的60%~80%,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多元拓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