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氯-5-氯甲基吡啶精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10221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的精制方法,具体说是一种2-氯-5-氯甲基吡啶的精制方法。它是先将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保持在0~60℃温度范围内,然后向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中加入过饱和的浓盐酸,使2-氯-5-氯甲基吡啶在甲苯液中与盐酸反应形成盐酸盐,从而与甲苯分层,将上层的甲苯分离,2-氯-5-氯甲基吡啶富集在下层,再加入碱,分离出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使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分离后干燥,得到纯2-氯-5-氯甲基吡啶的晶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容易控制,操作方便,运行平稳,2-氯-5-氯甲基吡啶收率明显提高,而且能源消耗显著下降,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的精制方法,具体说是一种2-氯-5-氯甲基吡啶的精制方法。
技术介绍
2-氯-5-氯甲基吡啶是合成高效低毒农药吡虫啉的重要原料,目前我国的工业化生产大都采用环戊二烯路线生产吡虫啉。因2-氯-5-氯甲基吡啶合成最后都采用甲苯作溶剂生产,处理出来的2-氯-5-氯甲基吡啶(CCP)甲苯液含CCP 10~12%,要想得到2-氯-5-氯甲基吡啶(CCP)晶体,需经过两次蒸馏得到。第一次蒸馏主要是蒸出甲苯,得到含量为70~80%的粗品,第二次高温蒸馏蒸出2-氯-5-氯甲基吡啶,得到2-氯-5-氯甲基吡啶晶体,含量90%左右。该方法的弊端在于2-氯-5-氯甲基吡啶是热敏性物质,对高温不太稳定,因此经过两次长时间高温蒸馏后,物料损失较大,收率较低,2-氯-5-氯甲基吡啶晶体含量也不太高。另外,蒸汽消耗,电消耗,冷消耗比较大,因此传统方法生产成本高,能耗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2-氯-5-氯甲基吡啶的精制方法,该方法工艺流程容易控制,运行平稳,不仅能有效地从CCP甲苯液中分离出2-氯-5-氯甲基吡啶(CCP),而且成本下降。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先将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保持在0~60℃温度范围内,然后向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中加入过饱和的浓盐酸或者通入HCl气体,使2-氯-5-氯甲基吡啶在甲苯液中与盐酸反应形成盐酸盐,从而与甲苯分层,将上层的甲苯分离,2-氯-5-氯甲基吡啶富集在下层,再加入碱,分离出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使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分离后干燥,得到纯2-氯-5-氯甲基吡啶的晶体。2-氯-5-氯甲基吡啶在0~60℃能与HCl形成稳定的盐酸盐,该盐酸盐溶于酸性水中,不溶于甲苯,能与甲苯分层,利于2-氯-5-氯甲基吡啶从甲苯中分离出来。反应温度控制在20~30℃温度范围内效果最好,此温度下形成的盐酸盐也最稳定。与甲苯分层后,抽出甲苯,2-氯-5-氯甲基吡啶富集在下层,通过加入适量的碱(优选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调整PH=3~6,由于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互不相溶,2-氯-5-氯甲基吡啶沉入下层,通过静置分层,分出CCP层,通过真空干燥,得到纯度为90~95%的2-氯-5-氯甲基吡啶晶体。本专利技术专利技术方法工艺流程容易控制,操作方便,运行平稳,由于减少了二次高温蒸馏,减少了物料损耗,2-氯-5-氯甲基吡啶收率明显提高,而且能源消耗显著下降,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验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但工艺流程中对本专利技术并不受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一取2-氯-5-氯甲基吡啶(CCP)甲苯液500g,含CCP12%,控制反应温度20℃,加入过饱和的浓盐酸100g,分层分掉上层甲苯液,得到CCP盐酸盐溶液170g。然后控制反应温度30℃,滴加20%的Na2CO3溶液150g,调PH=6,分层。下层油状物,经除水后真空干燥得2-氯-5-氯甲基吡啶晶体62.6g,含量92%。实施例二取2-氯-5-氯甲基吡啶(CCP)甲苯液500g,含CCP12%,控制反应温度50℃,通入HCl气体,得到的固体沉在釜底,静置,滤去甲苯液。然后在反应温度60℃下,滴加20%Na2CO3溶液,调PH=5,静置分层。CCP油层在下面,分出后,真空干燥得到晶体61g,含量95.6%。实施例三取2-氯-5-氯甲基吡啶(CCP)甲苯液500g,含CCP12%,控制反应温度30℃,加入过饱和的浓盐酸100g,分层分掉上层甲苯液,得到CCP盐酸盐溶液170g。然后控制反应温度40℃,滴加10%的NaOH溶液150g,调PH=6,分层。下层油状物,经除水后真空干燥得2-氯-5-氯甲基吡啶晶体62.6g,含量92%。权利要求1.一种2-氯-5-氯甲基吡啶的精制方法,它是先将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保持在0~60℃温度范围内,然后向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中加入过饱和的浓盐酸,使2-氯-5-氯甲基吡啶在甲苯液中与盐酸反应形成盐酸盐,从而与甲苯分层,将上层的甲苯分离,2-氯-5-氯甲基吡啶富集在下层,再加入碱,分离出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使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分离后干燥,得到纯2-氯-5-氯甲基吡啶的晶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氯-5-氯甲基吡啶的精制方法,其中所述的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保持在20~30℃温度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氯-5-氯甲基吡啶的精制方法,其中所述的碱为NaOH溶液或Na2CO3溶液。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2-氯-5-氯甲基吡啶的精制方法,其中加入碱后,调整PH=3~6,分离出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合物的精制方法,具体说是一种2-氯-5-氯甲基吡啶的精制方法。它是先将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保持在0~60℃温度范围内,然后向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中加入过饱和的浓盐酸,使2-氯-5-氯甲基吡啶在甲苯液中与盐酸反应形成盐酸盐,从而与甲苯分层,将上层的甲苯分离,2-氯-5-氯甲基吡啶富集在下层,再加入碱,分离出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使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分离后干燥,得到纯2-氯-5-氯甲基吡啶的晶体。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容易控制,操作方便,运行平稳,2-氯-5-氯甲基吡啶收率明显提高,而且能源消耗显著下降,大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C07D213/61GK1966494SQ20061012480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2006年10月19日专利技术者何福春, 殷宏, 薛光才, 刘孝平, 成和武, 尤文玲, 刘建华, 李永忠, 熊金华, 周骋, 鄢圣光 申请人:沙隆达集团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2-氯-5-氯甲基吡啶的精制方法,它是先将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保持在0~60℃温度范围内,然后向2-氯-5-氯甲基吡啶的甲苯溶液中加入过饱和的浓盐酸,使2-氯-5-氯甲基吡啶在甲苯液中与盐酸反应形成盐酸盐,从而与甲苯分层,将上层的甲苯分离,2-氯-5-氯甲基吡啶富集在下层,再加入碱,分离出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使2-氯-5-氯甲基吡啶与水层分离后干燥,得到纯2-氯-5-氯甲基吡啶的晶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福春殷宏薛光才刘孝平成和武尤文玲刘建华李永忠熊金华周骋鄢圣光
申请(专利权)人:沙隆达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