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9771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8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其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播种至出苗阶段的灌溉;二、齐苗至开花阶段的灌溉;三、开花至结荚阶段的灌溉;四、饱果成熟阶段的灌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科学地、规范化浇灌,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种植户或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

Irrigation technique for peanu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eanut irrigation technology,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proposal: first, from sowing to seedling stage irrigation; two, seedling emergence to flowering stage of irrigation; three, flowering to podding stage of irrigation; four, full fruit mature stage of irrig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kind of irrigation technology for peanut, which is scientific and standardized to improve the yield and quality of pean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是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
技术介绍
花生(Peanut)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经济价值高,用途广。花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烟酸、维生素K、钙、镁、锌、硒等营养元素。其性平,味甘,有增强记忆力、抗老化、止血、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同时具有润肺化痰,滋养调气,清咽止咳之药用功效。花生油是食品工业和轻工业的重要原料,花生榨油后的花生麸可制成食品或作为精饲料及优质肥料,花生茎叶回田做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氨、磷、钾的含量。花生的耗水量远较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为少,因此,花生同高梁和谷子一样被称为\作物界的骆驼\,是耐旱性较强的作物。花生的需水量是其生长过程中叶片蒸腾和地面蒸发水量的总和。花生的需水量,由于生育阶段及外界环境的不同而不同,总趋势是两头少、中间多,即幼苗期、饱果期需水较少,开花结果期需水多。一般来说,花生在需水较少的时间,耐涝性差;在需水较多的时期,耐旱性差。目前,花生的产量参差不齐,虽然花生较为耐旱,但灌溉得当是决定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科学地、规范化浇灌,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种植户或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其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播种至出苗阶段:这一阶段温度较低,土壤蒸发量较少,因而耗水>量少,此时花生的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2-7.2%。此时虽然需水量不大,但要求土壤必须具有足够水分,以保障种子顺利发芽出苗。这一时期播种层的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如果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40%,种子易落干,造成严重缺亩;如果超过土壤大持水量的80%,则由于土壤中水分过多,空气减少,妨碍种子萌发的正常呼吸,容易引起烂种,影响全苗。二、齐苗至开花阶段:这一阶段耗水量不多,只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1.9-24%。这一时期中熟大花生要求的较适宜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而早熟花生以土壤最大特水量的50%左右为宜。如果土壤水分低于最大持水量的40%,花生报系受阻;如果土壤水分高于最大持水量的70%,根系发育不良,地上生长加快,节间伸长,结实率降低,影响产量。三、开花至结荚阶段:这一阶段是花生营养体生长的旺盛期,叶面积最大,茎叶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大量开花下针、大量形成荚果的时期,同时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间。此期中熟大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8.2-59.1%;早熟花生约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52.1-51.4%。四、饱果成熟阶段:这时以荚果生长为主,对水分的消耗减少。这一阶段中熟大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2.4%--32.7%;早熟花生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4.4-25.1%。这时,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如果低于最大持水量的40%,则严重影响荚果的饱和度,导致减产。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中熟大花生在这一阶段的中后期遇旱,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很大,被认为是需水关键时期之一,土壤水分也不宜过高,若超过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同样不利于荚果发育,甚至造成大量荚果霉烂变质;休眠期短的品种,还会造成大量荚果在土中发芽,丧失经济价值,降低产量。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科学地、规范化浇灌,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种植户或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其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播种至出苗阶段:这一阶段温度较低,土壤蒸发量较少,因而耗水量少,此时花生的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2-7.2%。此时虽然需水量不大,但要求土壤必须具有足够水分,以保障种子顺利发芽出苗。这一时期播种层的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如果低于土壤最大持水量的40%,种子易落干,造成严重缺亩;如果超过土壤大持水量的80%,则由于土壤中水分过多,空气减少,妨碍种子萌发的正常呼吸,容易引起烂种,影响全苗。二、齐苗至开花阶段:这一阶段耗水量不多,只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1.9-24%。这一时期中熟大花生要求的较适宜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而早熟花生以土壤最大特水量的50%左右为宜。如果土壤水分低于最大持水量的40%,花生报系受阻;如果土壤水分高于最大持水量的70%,根系发育不良,地上生长加快,节间伸长,结实率降低,影响产量。三、开花至结荚阶段:这一阶段是花生营养体生长的旺盛期,叶面积最大,茎叶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大量开花下针、大量形成荚果的时期,同时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间。此期中熟大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8.2-59.1%;早熟花生约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52.1-51.4%。四、饱果成熟阶段:这时以荚果生长为主,对水分的消耗减少。这一阶段中熟大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2.4%--32.7%;早熟花生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4.4-25.1%。这时,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如果低于最大持水量的40%,则严重影响荚果的饱和度,导致减产。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中熟大花生在这一阶段的中后期遇旱,对花生荚果产量的影响很大,被认为是需水关键时期之一,土壤水分也不宜过高,若超过土壤最大持水量的70%同样不利于荚果发育,甚至造成大量荚果霉烂变质;休眠期短的品种,还会造成大量荚果在土中发芽,丧失经济价值,降低产量。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科学地、规范化浇灌,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种植户或农业合作社的经济效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其包括如下技术方案:一、播种至出苗阶段:这一阶段温度较低,土壤蒸发量较少,因而耗水量少,此时花生的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2‑7.2%;此时虽然需水量不大,但要求土壤必须具有足够水分,以保障种子顺利发芽出苗;这一时期播种层的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二、齐苗至开花阶段:这一阶段耗水量不多,只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11.9‑24%;这一时期中熟大花生要求的较适宜水分为土壤最大持水量的50%‑‑60%,而早熟花生以土壤最大特水量的50%;三、开花至结荚阶段:这一阶段是花生营养体生长的旺盛期,叶面积最大,茎叶生长速度最快,也是大量开花下针、大量形成荚果的时期,同时也是花生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间;此期中熟大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48.2‑59.1%;早熟花生约占全生育期总耗水量的52.1‑51.4%;四、饱果成熟阶段:这时以荚果生长为主,对水分的消耗减少;这一阶段中熟大花生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22.4%‑‑32.7%;早熟花生的耗水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14.4‑25.1%;这时,土壤水分以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生的灌溉技术,其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一、播种至出苗阶段:这一阶段温度较低,土壤蒸发量较少,因
而耗水量少,此时花生的需水量约占全生育期的3.2-7.2%;此时虽然
需水量不大,但要求土壤必须具有足够水分,以保障种子顺利发芽出
苗;这一时期播种层的土壤水分以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70%为宜;
二、齐苗至开花阶段:这一阶段耗水量不多,只占全生育期总耗
水量的11.9-24%;这一时期中熟大花生要求的较适宜水分为土壤最
大持水量的50%--60%,而早熟花生以土壤最大特水量的50%;
三、开花至结荚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和县聂兴圩蔬菜种植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