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公交线路设置及运营调度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5090214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弹性公交线路设置及运营调度方法,弹性公交依据请求进行停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乘客开启所述专用公交出行终端;步骤2、站台电子标签自动感应专用公交出行终端;步骤3、站台电子标签发送乘客信息到运营调度后台;步骤4、运营调度后台自动发送指令到所述前站公交车辆的车载终端;步骤5、所述前站公交车辆收到指令后在所述出发站点停靠;步骤6、车载电子标签自动感应并获取乘客信息;步骤7、车载电子标签将乘客信息发送到运营调度后台;步骤8、目的站点电子标签自动感应并获取乘客信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弹性路径公交线路乘客出行数据的时空分析和模拟,优化设置公交线路并进行动态运营调度的方法。

Elastic bus line setting and operation schedul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lexible set of bus lines and bus operation scheduling method, elastic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call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open the passenger dedicated bus terminal; step 2, the platform electronic tag automatic induction special transit terminal; step 3, the platform tags send passenger information to operators scheduling background; step 4, operation scheduling background automatically send instructions to the bus terminal station; step 5, the bus station after receiving the instruction of the site in the dock; step 6, vehicle electronic tag automatic induction and obtain passenger information; step 7, vehicle electronic tags will send information to passengers operation scheduling background; step 8, the destination site electronic tag automatic induction and obtain passenger information.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optimizing the setting of the bus line and the dynamic operation scheduling by analyzing and simulating the passenger travel data of the flexible route bus 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一种通过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实时获取乘客出行需求信息,并对公交运力进行实时动态运营调度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公交乘客出行信息实时获取、弹性公交线路设置方法以及运营调度模型等。
技术介绍
弹性公交系统(也称为柔性公交系统)是一种为低密度客流区域的乘客提供点到点服务的响应需求的公交运营工具,它区别于传统定点定线定站的固定路径公交模式。弹性路径公交在国外已经有30年左右的发展历程,早期的目的主要是用于满足弱势群体和特定的使用者(如医院、学校、机场等)的出行需求,近期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弹性路径公交可以为偏远地区或者低密度客流区域乘客的出行提供便利的服务。我国的公交服务一般属于固定路线与固定班次模式,固定路线服务的特点是在客流密度较高的情况下运行良好,合理的安排运行计划能够有效的降低总的运营成本;但是,在客流密度较低的时间段内或者客流密度较低的区域内,固定路线的公交车将存在如下一系列的问题:公交车的空载率比较高,乘客等待时间会变长,公交运营公司的整体运营成本提高等等。弹性路径公交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这种模式釆用的模式是按需服务,即公交车实时的响应动态乘客的请求,能够减少公交的空载率,从而节省整体运行成本,通过快速的响应乘客需求也提高了乘客对服务的满意度。无论是固定路线公交还是弹性路径公交,都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因此,其路径优化和调度都需要充分考虑人的“有限理性”心理和行为特征。<br>弹性路径公交问题属于响应需求的公共交通的范畴,是一种智能交通系统(ITS),它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顺应社会需求的新的交通运营系统。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是芬兰、比利时、英国、爱尔兰、意大利和瑞典6个国家参与的欧盟ITS第四框架中的重点项目“先进的公共交通运营系统”(SystemforAdvancedManagementofPublicTransportOperations,简称SAMPO)和SAMPLUS。此外,德国、美国、加拿大也有这种响应需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国目前尚无投入使用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公众的响应需求的公共交通系统。中国的公共交通系统大都以公交车的形式运营,但公交车仍然是固定路线的公共交通系统。目前已有的单位通勤公交、各大超市的公交、私立学校提供的学生公交等公交系统的出现,说明了居民对响应需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需求,同时也表明中国具有发展响应需求的公共交通系统的良好基础。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外的弹性公交系统或类似弹性公交系统绝大多数都是基于乘客主动请求的响应需求。传统的固定路线与固定班次模式的公交服务在客流密度较低的时间段内或者客流密度较低的区域内,存在空载率较高、乘客等待时间长、运营成本高等问题。弹性路径公交釆用按需服务的模式,能够减少公交空载率、节省运行成本、提高乘客对服务的满意度。但是,目前国内外的弹性公交系统一般都是基于乘客主动请求的响应模式,无法做到自动感应并实时获取乘客信息,这主要是由于技术原因无法做到自动感应并实时获取乘客信息,因而造成弹性路径公交系统的应用瓶颈,因而也就无法有针对性地进行站点分类设置,做不到根据乘客需求实时调度。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可以自动感应并实时获取动态的乘客信息,这为弹性公交线路设置、运营调度及推广应用提供了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弹性公交线路设置及运营调度方法。该方法利用公交车车载终端、公交站台电子标签、手机APP、蓝牙通信、GPS定位等信息技术,自动感应并实时获取乘客信息,通过对乘客出行数据的时空分析和模拟,对弹性路径公交线路的停靠站点进行分类,并根据类别制定不同的停靠策略,在此基础上建立调度模型,实现对公交车的优化调度,提升乘客出行的满意度。本专利技术可以为弹性路径公交线路的设置、弹性公交系统的运营管理等提供技术支撑,对弹性公交系统的大范围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弹性公交线路设置及运营调度方法,弹性公交依据站点类型进行停靠,所述站点类型包括固定站点、高密度客流站点、低密度客流站点和乘客预约站点;所述固定站点包括始发站点和终点站点,为弹性公交的必停站点;所述高密度客流站点为单位时间内上、下车客流总数≥20人次的动态站点,为弹性公交必停站点;所述低密度客流站点为单位时间内上、下车客流总数<20人次的动态站点,弹性公交依据请求进行停靠;所述乘客预约站点为根据企事业单位要求或通过乘客组团定制和预约的、只在某时间段内开通的公交站点,弹性公交只在定制的时间段内进行停靠;所述弹性公交依据请求进行停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乘客通过手机安装专用公交出行终端,出行前,乘客开启所述专用公交出行终端,首次使用专用公交出行终端时,乘客需要注册乘客信息;步骤2、乘客至出发站点时,站台电子标签通过短程通信自动感应专用公交出行终端并获取乘客信息;步骤3、站台电子标签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乘客信息到运营调度后台,所述运营调度后台将该乘客标记为等待状态;步骤4、运营调度后台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该条线路上所有公交车的GPS定位信息,并找出距离该出发站点最近的前站公交车辆,自动发送指令到所述前站公交车辆的车载终端;步骤5、所述前站公交车辆收到指令后在所述出发站点停靠,如果乘客不上车,则在所述前站公交车辆驶出所述出发站点后,运营调度后台继续执行步骤4的操作,继续执行步骤4的操作时,运营调度后台不发送指令到驶过该出发站点的前站公交车辆所对应相同行驶路线的其他公交车辆,如果乘客上车,则执行步骤6的操作;步骤6、乘客上车后,车载电子标签通过短程通信自动感应并获取乘客信息;步骤7、车载电子标签将自动感应道的乘客信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发送到运营调度后台,运营调度后台取消该乘客的等待状态,并标记该乘客为乘坐状态;步骤8、乘客到底目的站点下车后,目的站点电子标签通过短程通信自动感应并获取乘客信息,该目的站点电子标签将自动感应的乘客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运营调度后台,运营调度后台将该乘客的乘坐状态改为下车状态。所述站台电子标签、车载电子标签以及目的站点电子标签均为支持蓝牙协议标准的物联网节点,所述专用公交出行终端在开启后自动打开所述手机的蓝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专利是利用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包括公交车车载终端、公交站台电子标签、乘客手机APP)、蓝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弹性公交线路设置及运营调度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性公交线路设置及运营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公交依据站点类型进行停靠,所述站点类型包括固定站点、高密度客流站点、低密度客流站点和乘客预约站点;所述固定站点包括始发站点和终点站点,为弹性公交的必停站点;所述高密度客流站点为单位时间内上、下车客流总数≥20人次的动态站点,为弹性公交必停站点;所述低密度客流站点为单位时间内上、下车客流总数<20人次的动态站点,弹性公交依据请求进行停靠;所述乘客预约站点为根据企事业单位要求或通过乘客组团定制和预约的、只在某时间段内开通的公交站点,弹性公交只在定制的时间段内进行停靠;所述弹性公交依据请求进行停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乘客通过手机安装专用公交出行终端,出行前,乘客开启所述专用公交出行终端,首次使用专用公交出行终端时,乘客需要注册乘客信息;步骤2、乘客至出发站点时,站台电子标签通过短程通信自动感应专用公交出行终端并获取乘客信息;步骤3、站台电子标签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乘客信息到运营调度后台,所述运营调度后台将该乘客标记为等待状态;步骤4、运营调度后台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获取该条线路上所有公交车的GPS定位信息,并找出距离该出发站点最近的前站公交车辆,自动发送指令到所述前站公交车辆的车载终端;步骤5、所述前站公交车辆收到指令后在所述出发站点停靠,如果乘客不上车,则在所述前站公交车辆驶出所述出发站点后,运营调度后台继续执行步骤4的操作,如果乘客上车,则执行步骤6的操作;步骤6、乘客上车后,车载电子标签通过短程通信自动感应并获取乘客信息;步骤7、车载电子标签将自动感应道的乘客信息通过移动通讯网络发送到运营调度后台,运营调度后台取消该乘客的等待状态,并标记该乘客为乘坐状态;步骤8、乘客到底目的站点下车后,目的站点电子标签通过短程通信自动感应并获取乘客信息,该目的站点电子标签将自动感应的乘客信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到运营调度后台,运营调度后台将该乘客的乘坐状态改为下车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公交线路设置及运营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公交依据站点类型进行停靠,所述站点类型包括固定站点、高密
度客流站点、低密度客流站点和乘客预约站点;
所述固定站点包括始发站点和终点站点,为弹性公交的必停站点;
所述高密度客流站点为单位时间内上、下车客流总数≥20人次的动态站点,
为弹性公交必停站点;
所述低密度客流站点为单位时间内上、下车客流总数<20人次的动态站点,
弹性公交依据请求进行停靠;
所述乘客预约站点为根据企事业单位要求或通过乘客组团定制和预约的、
只在某时间段内开通的公交站点,弹性公交只在定制的时间段内进行停靠;
所述弹性公交依据请求进行停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乘客通过手机安装专用公交出行终端,出行前,乘客开启所述专用
公交出行终端,首次使用专用公交出行终端时,乘客需要注册乘客信息;
步骤2、乘客至出发站点时,站台电子标签通过短程通信自动感应专用公交
出行终端并获取乘客信息;
步骤3、站台电子标签通过移动通信网络发送乘客信息到运营调度后台,所
述运营调度后台将该乘客标记为等待状态;
步骤4、运营调度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杨敬锋杨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地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