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藤编织物技术

技术编号:15076756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7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藤编织物。该编织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骨架件、一第二骨架件、一第三骨架件、一第一藤条、一第二藤条、一第三藤条、数条第四藤条以及数条第五藤条;将第一藤条缠绕于第一骨架件上,且该第一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内端和一条第五藤条的内端;将第二藤条缠绕于第二骨架件上,且该第二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外端;将第三藤条缠绕于第三骨架件上,且该第三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五藤条的外端。该藤编织物可通过上述编织方法制得。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编织方法实施方便简单,可降低编织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藤编织物具有镂空的视觉效果,更能真实地表现该技术方案能够形成的叶子的样貌。

Method for weaving rattan woven fabric and rattan woven fabric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weaving method of rattan woven fabric and rattan woven fabric. The weaving method including: providing a first frame, a second frame, a third frame, a first and a second rattan rattan, rattan, a third number fourth and number fifth rattan rattan cane; the first winding in the first frame, and the first winding of each cane after a few laps a bound fourth cane and a fifth inner end of the inner end of the cane; second to second pieces of rattan winding skeleton, and the outer end of each winding circle number second cane bound a rattan cane fourth; third in third parts on the winding frame, and the outer end of each winding circle number third cane a rattan bound fifth. The rattan woven fabric can be made by the knitting method. The knitting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to implement, and can reduce the weaving difficulty. The rattan woven fabric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a hollow visual effect, and can more accurately represent the appearance of the leaves which can be formed by the technical propos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藤编织物
技术介绍
藤条在日常生活中具有较多用途,其中之一是用于编织各类家具,例如室内家具以及户外家具,其具有重量轻、不宜断裂和没有毛刺等优点。由于受限于较高的编织难度,所编织的图案有限,尤其是如何真实表现叶子的样貌,现有技术中还需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降低编织难度的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包括:提供一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的第一骨架件、一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的第二骨架件、一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的第三骨架件、一第一藤条、一第二藤条、一第三藤条、数条第四藤条以及数条第五藤条;每一条第四藤条的一端为内端,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另一端为外端;每一条第五藤条的一端为内端,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另一端为外端;将第一藤条沿第一骨架件的长度方向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第一骨架件上,且该第一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内端和一条第五藤条的内端;将第二藤条沿第二骨架件的长度方向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第二骨架件上,且该第二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外端;将第三藤条沿第三骨架件的长度方向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第三骨架件上,且该第三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五藤条的外端。该技术方案实施方便简单、更灵活、更轻盈,可降低编织难度,若以第一骨架作为叶脉的主脉、以第二骨架作为叶子的一侧边缘、以第三骨架作为叶子的另一侧边缘、以第四藤条和第五藤条作为叶脉的侧脉时,该技术方案便能够实现叶子样貌的编织。并且,第一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内端和一条第五藤条的内端、第二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外端、该第三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五藤条的外端以使得数条第四藤条彼此相间距排列和数条第五藤条也彼此相间距排列,形成镂空的视觉效果,更能真实地表现该技术方案能够编织的叶子的样貌。上述技术方案可采用如下措施作进一步的改进:每条第四藤条的外端被第二藤条束缚之前,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第二骨架件上;每条第五藤条的外端被第三藤条束缚之前,也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第三骨架件上。该技术方案通过固定件将各第四藤条的外端先进行固定后再缠绕第二藤条以及将第五藤条的外端先进行固定后再缠绕第三藤条,这样可以使得第二藤条和第三藤条的缠绕工序更加容易实施,以降低编织难度。该固定件为钉子,通过钉钉子的方式固定,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第一藤条、第二藤条、第三藤条、第四藤条和第五藤条是片藤或者圆藤;第一骨架件、第二骨架件和第三骨架件为管件。每一条第四藤条横跨于第一骨架件与第二骨架件之间,这些第四藤条沿第一骨架件的长度方向彼此相间距排列;每一条第五藤条横跨于第一骨架件与第三骨架件之间,这些第五藤条也沿第一骨架件的长度方向彼此相间距排列;相邻的两条第四藤条的内端具有一定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四藤条的外端也具有一定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五藤条的内端具有一定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五藤条的外端也具有一定的间距。该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相邻两条第四藤条和相邻两条第五藤条之间的镂空的形成,以达到镂空的视觉效果,更能真实地表现该技术方案能够编织的叶子的样貌。该第二骨架件位于第一骨架件的一侧,该第三骨架件位于第一骨架件的另一侧;该第一骨架件的一端、第二骨架件的一端及第三骨架件的一端相连接在一起,第一骨架件的另一端、第二骨架件的另一端及第三骨架件的另一端相连接在一起。该技术方案使得通过该编织方法制成的藤编织物更加形象地对叶子样貌的表现。以上各技术措施可择一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编织难度的藤编织物。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藤编织物,包括:第一骨架件,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第二骨架件,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位于第一骨架件的一侧;第三骨架件,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位于第一骨架件的另一侧;第一藤条,缠绕于第一骨架件上,并以螺旋方式沿第一骨架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二藤条,缠绕于第二骨架件上,并以螺旋方式沿第二骨架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第三藤条,缠绕于第三骨架件上,并以螺旋方式沿第三骨架件的长度方向延伸;第四藤条,其数量为多条,每一条第四藤条的一端为内端,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另一端为外端,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内端被固定于第一骨架件上,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外端被固定于第二骨架件上;第五藤条,其数量为多条,每一条第五藤条的一端为内端,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另一端为外端,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内端被固定于第一骨架件上,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外端被固定于第三骨架件上。该技术方案通过使得第一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内端和一条第五藤条的内端、第二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外端、该第三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五藤条的外端以使得数条第四藤条彼此相间距排列和数条第五藤条也彼此相间距排列,形成镂空的视觉效果。若以第一骨架作为叶脉的主脉、以第二骨架作为叶子的一侧边缘、以第三骨架作为叶子的另一侧边缘、以第四藤条和第五藤条作为叶脉的侧脉时,该藤编织物呈叶子的样貌,并且具有镂空的视觉效果,更能真实地表现该技术方案能够形成的叶子的样貌。上述技术方案可采用如下措施作进一步的改进: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内端由第一藤条束缚而被固定于第一骨架件上,这样可以使结构简单化;或者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内端先通过固定件被固定于第一骨架件上,其后被第一藤条束缚,这样通过先固定后缠绕的方式可以使得缠绕工序更加容易实施,以降低编织难度;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外端由第二藤条束缚而被固定于第二骨架件上,这样可以使结构简单化;或者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外端先通过固定件被固定于第二骨架件上,其后被第二藤条束缚,这样通过先固定后缠绕的方式可以使得缠绕工序更加容易实施,以降低编织难度;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内端由第一藤条束缚而被固定于第一骨架件上,这样可以使结构简单化;或者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内端先通过固定件被固定于第一骨架件上,其后被第一藤条束缚,这样通过先固定后缠绕的方式可以使得缠绕工序更加容易实施,以降低编织难度;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外端由第三藤条束缚而被固定于第三骨架件上,这样可以使结构简单化;或者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外端先通过固定件被固定于第三骨架件上,其后被第三藤条束缚,这样通过先固定后缠绕的方式可以使得缠绕工序更加容易实施,以降低编织难度。该固定件为钉子,通过钉钉子的方式固定,结构简单,实施方便;第一藤条、第二藤条、第三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及藤编织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的第一骨架件、一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的第二骨架件、一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的第三骨架件、一第一藤条、一第二藤条、一第三藤条、数条第四藤条以及数条第五藤条;每一条第四藤条的一端为内端,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另一端为外端;每一条第五藤条的一端为内端,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另一端为外端;将第一藤条沿第一骨架件的长度方向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第一骨架件上,且该第一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内端和一条第五藤条的内端;将第二藤条沿第二骨架件的长度方向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第二骨架件上,且该第二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外端;将第三藤条沿第三骨架件的长度方向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第三骨架件上,且该第三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五藤条的外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的第一骨架件、一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的
第二骨架件、一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的第三骨架件、一第一藤条、一第二藤
条、一第三藤条、数条第四藤条以及数条第五藤条;
每一条第四藤条的一端为内端,每一条第四藤条的另一端为外端;
每一条第五藤条的一端为内端,每一条第五藤条的另一端为外端;
将第一藤条沿第一骨架件的长度方向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第一骨架件上,且
该第一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内端和一条第五藤条的内端;
将第二藤条沿第二骨架件的长度方向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第二骨架件上,且
该第二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四藤条的外端;
将第三藤条沿第三骨架件的长度方向以螺旋方式缠绕于第三骨架件上,且
该第三藤条每缠绕数圈后束缚一条第五藤条的外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条第四藤条的外端被第二藤条束缚之前,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第二骨架件
上;
每条第五藤条的外端被第三藤条束缚之前,也通过固定件固定在第三骨架
件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固定件为钉子;
第一藤条、第二藤条、第三藤条、第四藤条和第五藤条是片藤或者圆藤;
第一骨架件、第二骨架件和第三骨架件为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一条第四藤条横跨于第一骨架件与第二骨架件之间,这些第四藤条沿第
一骨架件的长度方向彼此相间距排列;
每一条第五藤条横跨于第一骨架件与第三骨架件之间,这些第五藤条也沿
第一骨架件的长度方向彼此相间距排列;
相邻的两条第四藤条的内端具有一定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四藤条的外端
也具有一定的间距;
相邻的两条第五藤条的内端具有一定的间距,相邻的两条第五藤条的外端
也具有一定的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藤编织物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骨架件位于第一骨架件的一侧,该第三骨架件位于第一骨架件的另
一侧;
该第一骨架件的一端、第二骨架件的一端及第三骨架件的一端相连接在一
起,第一骨架件的另一端、第二骨架件的另一端及第三骨架件的另一端相连接
在一起。
6.一种藤编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骨架件,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
第二骨架件,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位于第一骨架件的一侧;
第三骨架件,具有预定长度的条状体,位于第一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虹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美之滕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