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击发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64515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6 1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击发弹,涉及电子击发设备领域。一种电击发弹,它包括弹壳、底座、电极和弹簧件。弹壳由直径不相同的第一段空心圆柱体和第二段空心圆柱体一体构造而成,第一段空心圆柱体的前端密封。底座也呈空心圆柱体结构,其内部由直径不同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贯通构成。底座卡接于弹壳内,第二通孔与第二段空心圆柱体的内孔接触并连通。弹簧件安装在弹壳内并卡接于底座上,弹簧件具有夹持部;电极安装于底座内,电极的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卡接于夹持部内,另一端卡接于底座的第二通孔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电击发弹自身体积较小,很容易改装在空间狭小的部队训练雷及其衍生品种上,且使用快捷、方便、安全,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训练雷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击发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过电流点火的电击发弹
技术介绍
在部队新兵训练中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训练使用的仿真手雷是791厂发令弹的改进型,该仿真手雷采用的是机械式击发结构。由于是机械式击发就需要高速撞击弹的尾部边缘,使其产生变形挤压摩擦内部的击发药爆炸,进而引爆发射药爆炸,但是产生这一高速撞击爆炸就需要一定时间和一系列的机械装置,如弹簧、撞针等机械零件,占用空间较大。现在新型训练雷的空间更狭小,机械击发式不能满足新型训练雷的装配。为此我们须研发一种新型训练雷的仿真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击发弹,以适应狭窄的空间,同时该电击发弹能改装在部队训练新型仿真手雷上。该电击发弹通电即可引爆,威力大小及烟雾等各项技术指标都符合仿真手雷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击发弹,它包括弹壳、底座、电极和弹簧件。所述弹壳由直径不相同的第一段空心圆柱体和第二段空心圆柱体一体构造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击发弹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击发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弹壳(1)、底座(2)、电极(3)和弹簧件(4),所述弹壳(1)由直径不相同的第一段空心圆柱体(11)和第二段空心圆柱体(12)一体构造而成,所述第一段空心圆柱体(11)的外径小于第二段空心圆柱体(12)的外径,所述第一段空心圆柱体(11)的内径大于第二段空心圆柱体(12)的内径,且第一段空心圆柱体(11)的前端密封;所述底座(2)也呈空心圆柱体结构,其内部由直径不同的第一通孔(21)和第二通孔(22)贯通构成;所述底座(2)卡接于弹壳(1)内,所述第二通孔(22)与第二段空心圆柱体(12)的内孔接触并连通;所述弹簧件(4)安装在弹壳(1)内并卡接于底座(2)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击发弹,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弹壳(1)、底座(2)、电极(3)
和弹簧件(4),所述弹壳(1)由直径不相同的第一段空心圆柱体(11)和第
二段空心圆柱体(12)一体构造而成,所述第一段空心圆柱体(11)的外径小
于第二段空心圆柱体(12)的外径,所述第一段空心圆柱体(11)的内径大于
第二段空心圆柱体(12)的内径,且第一段空心圆柱体(11)的前端密封;所
述底座(2)也呈空心圆柱体结构,其内部由直径不同的第一通孔(21)和第
二通孔(22)贯通构成;所述底座(2)卡接于弹壳(1)内,所述第二通孔(22)
与第二段空心圆柱体(12)的内孔接触并连通;所述弹簧件(4)安装在弹壳
(1)内并卡接于底座(2)上,所述弹簧件(4)具有夹持部(41),所述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伟东周云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南山射钉紧固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