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拆卸的移动木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50896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2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移动木屋,包括墙体、底板,墙体和底板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内角铁和外角铁,第一连接块设置在墙体底部,第二连接块设置在底板的端部,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呈直角梯形且斜面相贴形成墙体与底板的直角连接部,内、外角铁通过若干个丝杆设置在直角连接部的内、外侧将其固定,第一连接块与墙体的底部、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底板端部的端面榫接,榫接的方式采用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和燕尾榫,燕尾槽与燕尾榫设置有多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和燕尾榫,加大墙体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解决了墙体与底板之间还是会发生晃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的移动木屋
技术介绍
木屋不仅冬暖夏凉、抗潮保湿、透气性强,还蕴含着醇厚的文化气息,淳朴典雅;梅雨季节亦能调节湿度,起到天然调节的作用;木材还有抗菌、杀菌、防虫的作用。因此木屋享有“会呼吸的房屋”的美誉,是集绿色环保、健康、居住舒适、安全、贴近自然、使用寿命长和设计风格独具个性等诸多优势于一身的健康型住宅,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越来越多的木屋更往方便运输、可拆卸的方向发展,如2016.03.02授权公告的、公告号为CN205063028U的一份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拆卸的移动木屋,包括墙体、屋顶和底板,墙体上下两端分别与屋顶和底板连接,该移动木屋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内角铁和外角铁,墙体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接块,底板两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内表面上设置内角铁,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的外表面上设置外角铁,内角铁和外角铁可拆卸固定连接,从而将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固定。本技术的移动木屋,墙面与底板连接拐角处通过被内外角铁压紧的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固定。而在长期使用后,尤其是风雨天,因为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之间、第一连接块与墙体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地板之间仅是贴合,连接处通过内、外角铁以及若干个丝杆的设置而固定,墙体与底板之间还是会存在晃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墙体与底板连接稳固的可拆卸的移动木屋。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拆卸的移动木屋,包括墙体、底板,所述墙体和底板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内角铁和外角铁,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墙体底部,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底板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呈直角梯形且斜面相贴形成墙体与底板的直角连接部,所述内角铁、外角铁通过若干个丝杆设置在直角连接部的内、外侧将其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墙体的底部、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底板端部的端面榫接,所述榫接的方式采用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和燕尾榫,所述燕尾槽与燕尾榫设置有多组。本技术可拆卸的移动木屋的有益效果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将第一连接块与墙体的底部、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底板端部的端面采用榫接,且榫接的方式采用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和燕尾榫,加大了墙体与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风雨天,墙体与底板之间还是会发生晃动的问题。优选地,还包括屋顶,所述屋顶的下方设置有屋顶架,所述屋顶架包括沿X、Y、Z轴方向的多个连接杆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杆榫接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杆榫接形成所述屋顶架。屋顶架给屋顶提供一定的强度,且采用连接杆与连接件的榫接方式,拆卸、安装均较为方便。优选地,所述屋顶与屋顶架之间通过卡扣与扣接环的配合扣接。安装、拆卸均较为方便、快捷。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底面、墙体的外侧均插接有桧木材质制成的外层板,所述外层板的厚度与外角铁的厚度一致。桧木芬多精具有天然的驱虫效果,虽然绘木具有驱虫效果,但多少会对人体有影响,所以将绘木做的外层板设置在底板的底面、墙体的外侧,采用插接方式,具有能快速组装的效果;此外,将外层板的厚度与外角铁的厚度一致,使得底板的底面、墙体的外侧壁平坦。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屋顶上设置有天窗。可提高该移动木屋屋内的采光。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屋顶的内侧设置有硅胶隔热垫。所述硅胶隔热垫可以给房屋提供隔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施例屋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3所示,一种可拆卸的移动木屋,包括墙体1、底板2,墙体1和底板2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连接组件3包括第一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5、内角铁6和外角铁7,第一连接块4设置在墙体1底部,第二连接块5设置在底板2的端部,第一连接块4与第二连接块5均呈直角梯形且斜面相贴形成墙体1与底板2的直角连接部,内角铁6、外角铁7通过若干个丝杆16设置在直角连接部的内、外侧将其固定,第一连接块4与墙体1的底部、第一连接块4与第二连接块5以及第二连接块5与底板2端部的端面榫接,榫接的方式采用相互配合的燕尾槽8和燕尾榫9,燕尾槽8与燕尾榫9设置有多组。可拆卸的移动木屋还包括屋顶10,屋顶10的下方设置有屋顶架,屋顶架包括沿X、Y、Z轴方向的多个连接杆11以及连接件12,连接杆11榫接在连接件12上,连接杆11与连接杆11榫接形成屋顶架。屋顶10与屋顶架之间通过卡扣与扣接环的配合扣接。底板2的底面、墙体1的外侧均插接有桧木材质制成的外层板13,外层板13的厚度与外角铁7的厚度一致。屋顶10上设置有天窗14。屋顶10的内侧设置有硅胶隔热垫15。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拆卸的移动木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卸的移动木屋,包括墙体、底板,所述墙体和底板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内角铁和外角铁,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墙体底部,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底板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呈直角梯形且斜面相贴形成墙体与底板的直角连接部,所述内角铁、外角铁通过若干个丝杆设置在直角连接部的内、外侧将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墙体的底部、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底板端部的端面榫接,所述榫接的方式采用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和燕尾榫,所述燕尾槽与燕尾榫设置有多组,还包括屋顶,所述屋顶的下方设置有屋顶架,所述屋顶架包括沿X、Y、Z轴方向的多个连接杆以及连接件,所述连接杆榫接在连接件上,所述连接杆与连接杆榫接形成所述屋顶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移动木屋,包括墙体、底板,所述墙体和底板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第二连接块、内角铁和外角铁,所述第一连接块设置在墙体底部,所述第二连接块设置在底板的端部,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均呈直角梯形且斜面相贴形成墙体与底板的直角连接部,所述内角铁、外角铁通过若干个丝杆设置在直角连接部的内、外侧将其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墙体的底部、第一连接块与第二连接块以及第二连接块与底板端部的端面榫接,所述榫接的方式采用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和燕尾榫,所述燕尾槽与燕尾榫设置有多组,还包括屋顶,所述屋顶的下方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炯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巢木结构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