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附加流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38238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5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顶附加流水槽,设置在加高顶盖和门框上纵梁之间,包括槽板,所述的槽板和加高顶盖之间形成附加流水槽,所述的槽板的上部与加高顶盖焊接形成第一焊接处,槽板的下部与门框上纵梁焊接形成第二焊接处,所述的门框上纵梁固定在门框立柱上,所述的门框立柱和门框上纵梁的相接处设有原车流水槽,所述的原车流水槽侧部设有车门,所述的车门的上端弯向原车流水槽端,所述的附加流水槽位于车门上方。在原车驾驶室顶盖的两侧门框上方增加一条贯通前后的本车顶附加流水槽,然后再在该车顶附加流水槽上进行顶盖加高,就可以实现顶盖前后等宽度,在同一个侧面上过渡连接成一体,实现整体造型。附加流水槽和原车流水槽对流水起到双导向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生锈、漏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皮卡改装车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顶附加流水槽。
技术介绍
皮卡车由于价格较低,使用灵活,皮卡运钞车有一定的市场需求量。但皮卡车一般由于车身太长而顶盖太矮,改装时必须把驾驶室顶盖加高,才能得到比较协调的车身造型。由于皮卡车驾驶室的前后门共用一条内藏式流水槽,其顶盖形状前后宽度不相同,会使加高顶盖显得非常困难。之前的皮卡运钞车和皮卡改装的SUV车型都是直接加高,由于顶盖的宽度比原车顶盖更小,加高的高度就非常有限,而且都会出现C柱上方与顶盖接合处由于过渡不畅顺而需要大量刮灰,容易发生油漆爆裂现象。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顶辊压流水槽[申请号:CN201420458046.3],包括车顶侧蒙皮和流水槽,所述的车顶侧蒙皮和流水槽辊压为一体,流水槽的外沿为包边结构。所述流水槽的外沿和内沿均与流水槽的底面相垂直。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仍然不利于驾驶室顶盖加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利于顶盖加高的车顶附加流水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车顶附加流水槽,设置在加高顶盖和门框上纵梁之间,包括槽板,所述的槽板和加高顶盖之间形成附加流水槽,所述的槽板的上部与加高顶盖焊接形成第一焊接处,槽板的下部与门框上纵梁焊接形成第二焊接处,所述的门框上纵梁固定在门框立柱上,所述的门框立柱和门框上纵梁的相接处设有原车流水槽,所述的原车流水槽侧部设有车门,所述的车门的上端弯向原车流水槽端,所述的附加流水槽位于车门上方。在原车驾驶室顶盖的两侧门框上方增加一条贯通前后的本车顶附加流水槽,然后再在该车顶附加流水槽上进行顶盖加高,就可以实现顶盖前后等宽度,在同一个侧面上过渡连接成一体,实现整体造型。附加流水槽和原车流水槽对流水起到双导向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生锈、漏水。在上述的车顶附加流水槽中,所述的加高顶盖的下部水平延伸形成水平连接部,所述的水平连接部与槽板相焊接,所述的槽板上设有能够对水平连接部与槽板的两侧缝隙进行封口的上封胶。上封胶防止流水进入到水平连接部与槽板的之间间隙,避免流水流入到车内。在上述的车顶附加流水槽中,所述的槽板上设有能够对门框上纵梁和槽板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口的下封胶。下封胶防止流水进入到门框上纵梁与槽板的之间间隙,避免流水流入到车内。在上述的车顶附加流水槽中,所述的门框上纵梁向内水平延伸形成上纵梁横板,所述的上纵梁横板与槽板下部相焊接。在上述的车顶附加流水槽中,所述的槽板包括水平分槽板和竖直分槽板,所述的水平分槽板和竖直分槽板之间弧形相接,所述的上纵梁横板和水平分槽板的下端面相贴合,所述的水平连接部与水平分槽板的上端面相贴合。在上述的车顶附加流水槽中,所述的门框上纵梁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所述的原车流水槽位于凹槽处且与凹槽顶壁之间形成供车门上端伸入的穿口。在上述的车顶附加流水槽中,所述的门框上纵梁的外侧面与原车流水槽的外侧面相齐平。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车顶附加流水槽的优点在于:在原车驾驶室顶盖的两侧门框上方增加一条贯通前后的本车顶附加流水槽,然后再在该车顶附加流水槽上进行顶盖加高,就可以实现顶盖前后等宽度,在同一个侧面上过渡连接成一体,实现整体造型。附加流水槽和原车流水槽对流水起到双导向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生锈、漏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加高顶盖1、门框上纵梁2、槽板3、附加流水槽4、门框立柱5、原车流水槽6、车门7、水平连接部8、上封胶9、下封胶10、上纵梁横板11、水平分槽板12、竖直分槽板13、凹槽14、穿口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车顶附加流水槽设置在加高顶盖1和门框上纵梁2之间,包括槽板3,槽板3和加高顶盖1之间形成附加流水槽4,槽板3的上部与加高顶盖1焊接形成第一焊接处,槽板3的下部与门框上纵梁2焊接形成第二焊接处,门框上纵梁2固定在门框立柱5上,门框立柱5和门框上纵梁2的相接处设有原车流水槽6,原车流水槽6侧部设有车门7,车门7的上端弯向原车流水槽6端,附加流水槽4位于车门7上方。在原车驾驶室顶盖的两侧门框上方增加一条贯通前后的本车顶附加流水槽,然后再在该车顶附加流水槽上进行顶盖加高,就可以实现顶盖前后等宽度,在同一个侧面上过渡连接成一体,实现整体造型。附加流水槽4和原车流水槽6对流水起到双导向作用,能够有效防止生锈、漏水。其中,加高顶盖1的下部水平延伸形成水平连接部8,水平连接部8与槽板3相焊接,槽板3上设有能够对水平连接部8与槽板3的两侧缝隙进行封口的上封胶9。上封胶9防止流水进入到水平连接部8与槽板3的之间间隙,避免流水流入到车内。槽板3上设有能够对门框上纵梁2和槽板3之间的间隙进行封口的下封胶10。下封胶10防止流水进入到门框上纵梁2与槽板3的之间间隙,避免流水流入到车内。门框上纵梁2向内水平延伸形成上纵梁横板11,上纵梁横板11与槽板3下部相焊接。更具体地说,槽板3包括水平分槽板12和竖直分槽板13,水平分槽板12和竖直分槽板13之间弧形相接,上纵梁横板11和水平分槽板12的下端面相贴合,水平连接部8与水平分槽板12的上端面相贴合。门框上纵梁2的下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14,原车流水槽6位于凹槽14处且与凹槽14顶壁之间形成供车门7上端伸入的穿口15。门框上纵梁2的外侧面与原车流水槽6的外侧面相齐平。附加流水槽布置方案:第一,去除原车驾驶室顶盖,保留门框上纵梁2;第二,保留原车货箱,根据驾驶室侧围弧度,在货箱两侧制作侧围车身与驾驶室连接为一体;第三,在驾驶室门框上纵梁2上面布置附加流水槽4,一直延伸到整个侧围后端;第四,在附加流水槽4上方焊接加高顶盖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顶附加流水槽,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加高顶盖(1)和门框上纵梁(2)之间,包括槽板(3),所述的槽板(3)和加高顶盖(1)之间形成附加流水槽(4),所述的槽板(3)的上部与加高顶盖(1)焊接形成第一焊接处,槽板(3)的下部与门框上纵梁(2)焊接形成第二焊接处,所述的门框上纵梁(2)固定在门框立柱(5)上,所述的门框立柱(5)和门框上纵梁(2)的相接处设有原车流水槽(6),所述的原车流水槽(6)侧部设有车门(7),所述的车门(7)的上端弯向原车流水槽(6)端,所述的附加流水槽(4)位于车门(7)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顶附加流水槽,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加高顶盖(1)和门框上纵梁(2)之间,包括槽板(3),所述的槽板(3)和加高顶盖(1)之间形成附加流水槽(4),所述的槽板(3)的上部与加高顶盖(1)焊接形成第一焊接处,槽板(3)的下部与门框上纵梁(2)焊接形成第二焊接处,所述的门框上纵梁(2)固定在门框立柱(5)上,所述的门框立柱(5)和门框上纵梁(2)的相接处设有原车流水槽(6),所述的原车流水槽(6)侧部设有车门(7),所述的车门(7)的上端弯向原车流水槽(6)端,所述的附加流水槽(4)位于车门(7)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顶附加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高顶盖(1)的下部水平延伸形成水平连接部(8),所述的水平连接部(8)与槽板(3)相焊接,所述的槽板(3)上设有能够对水平连接部(8)与槽板(3)的两侧缝隙进行封口的上封胶(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顶附加流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板(3)上设有能够对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宝龙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