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凯源专利>正文

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8491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能够稳定的悬浮在水下,不会倾翻,生态毯上的水草长势良好,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并且能够对水体进行消毒灭菌,具有景观效果好、生态环保等优点。输气管的一端连接在鼓风机上,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空气分布管相连接。上连接绳的上端与悬浮体相连接,上连接绳的下端与挡边相连接,生态毯通过安装绳连接在架板上,空气分布管固定连接在托板的上表面。下连接绳的上端与托板相连接,下连接绳的下端与尖锥相连接。臭氧导管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臭氧导管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相连接,臭氧分流管的一端连接在臭氧分配器上,臭氧分流管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相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
技术介绍
生态浮床是目前我国水体污染治理的一种常用装置,其原理是通过设置人工浮体,并在浮体上栽种植物,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目前,常见的人工浮床一般制作方法有如下两种:1.通过纤维强化塑料、合成树脂、竹子、木头等制成框架,框架内部则放置塑料板、发泡聚苯乙烯等材料制造浮体,在浮体内部挖有空洞,在空洞内部放置种植植物的花盆及填料,从而构成人工浮床的主体结构,而后,通过水下重物或锚固式将浮床固定或通过绳子将浮床固定在岸边;2.通过编织或网兜等形式,将天然纤维、秸秆等编制成无框架结构的浮体,而后在直接在浮体上部种植植物,并将浮体通过绳子或重物固定在水体某处。从现有浮床的制作技术来看,存在着以下一些不足:1.大部分有框架结构浮床采用塑料板、发泡聚苯乙烯等制造浮体并在其上放置花盆种植植物的方式,该方法不仅成本比较高,且大量用到塑料、花盆等非天然材料,生态效果不好,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老化之后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此外,采用该方式时,植物的生长只能被限制在花盆中,没有充分利用浮床床体的空间;2.对于无框架结构的浮体,因其没有采用浮力较大的框体作为支撑,因此,存在着容易破碎、浮力不够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能够稳定的悬浮在水下,不会倾翻,生态毯上的水草长势良好,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并且能够对水体进行消毒灭菌,具有景观效果好、生态环保等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包括鼓风机、输气管、上连接绳、悬浮体、架板、挡边、生态毯、托板、空气分布管、臭氧发生器、臭氧导管、臭氧分配器、臭氧分流管、臭氧分配器、固定架、下连接绳和尖锥,能够稳定的悬浮在水下,不会倾翻,生态毯上的水草长势良好,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并且能够对水体进行消毒灭菌,具有景观效果好、生态环保等优点。生态毯包括上网、上纤维层、腐熟植物营养层、连接钢丝网、土层、下纤维层和安装绳,上网、上纤维层、腐熟植物营养层、连接钢丝网、土层和下纤维层从上到下依次压制在一起,安装绳连接在连接钢丝网上。输气管的一端连接在鼓风机上,输气管的另一端与空气分布管相连接。上连接绳的上端与悬浮体相连接,上连接绳的下端与挡边相连接,挡边固定连接在架板上端的四周,架板固定连接在托板的顶端。生态毯通过安装绳连接在架板上,空气分布管固定连接在托板的上表面。下连接绳的上端与托板相连接,下连接绳的下端与尖锥相连接。臭氧导管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相连接,臭氧导管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相连接,臭氧分流管的一端连接在臭氧分配器上,臭氧分流管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相连接。固定架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托板的底端,固定架的下端与臭氧分配器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所述的安装绳有多根。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所述的臭氧分流管和臭氧分配器的数量相等,并且均有多个。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所述的架板和空气分布管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本技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能够稳定的悬浮在水下,不会倾翻,生态毯上的水草长势良好,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并且能够对水体进行消毒灭菌,具有景观效果好、生态环保等优点。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的生态毯7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鼓风机1;输气管2;上连接绳3;悬浮体4;架板5;挡边6;生态毯7;上网7-1;上纤维层7-2;腐熟植物营养层7-3;连接钢丝网7-4;土层7-5;下纤维层7-6;安装绳7-7;托板8;空气分布管9;臭氧发生器10;臭氧导管11;臭氧分配器12;臭氧分流管13;臭氧分配器14;固定架15;下连接绳16;尖锥17。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生态修复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包括:鼓风机1、输气管2、上连接绳3、悬浮体4、架板5、挡边6、生态毯7、托板8、空气分布管9、臭氧发生器10、臭氧导管11、臭氧分配器12、臭氧分流管13、臭氧分配器14、固定架15、下连接绳16和尖锥17,能够稳定的悬浮在水下,不会倾翻,生态毯上的水草长势良好,不会引起二次污染,并且能够对水体进行消毒灭菌,具有景观效果好、生态环保等优点。生态毯7包括上网7-1、上纤维层7-2、腐熟植物营养层7-3、连接钢丝网7-4、土层7-5、下纤维层7-6和安装绳7-7,上网7-1、上纤维层7-2、腐熟植物营养层7-3、连接钢丝网7-4、土层7-5和下纤维层7-6从上到下依次压制在一起,安装绳7-7连接在连接钢丝网7-4上。生态毯7是一种良好媒介,给水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在水草生长发育初期,腐熟植物营养层7-3的腐烂给水草提供充足的营养,上网7-1和连接钢丝网7-4并用可减小水流对植被根系的冲击,保护水草脆弱的根系,给水草根系的生长创建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让其水草的根部扎入土层7-5的内部,生态毯7通过安装绳7-7连接在架板5上,以免生态毯7在水流的冲蚀下被冲走。输气管2的一端连接在鼓风机1上,输气管2的另一端与空气分布管9相连接。上连接绳3的上端与悬浮体4相连接,上连接绳3的下端与挡边6相连接,悬浮体4使得水草悬床平稳的漂浮在水中。挡边6固定连接在架板5上端的四周,架板5固定连接在托板8的顶端。生态毯7通过安装绳7-7连接在架板5上,空气分布管9固定连接在托板8的上表面。鼓风机1产生的空气通过输气管2进入到空气分布管9,空气分布管9上的通气孔将空气分布给种植在生态毯7上的水草,有利于水草的生长。下连接绳16的上端与托板8相连接,下连接绳16的下端与尖锥17相连接,尖锥17扎进到淤泥中,以免水草悬床被水流冲走。臭氧导管11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10相连接,臭氧导管11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12相连接,臭氧分流管13的一端连接在臭氧分配器12上,臭氧分流管13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14相连接;固定架15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托板8的底端,固定架15的下端与臭氧分配器12相连接。臭氧发生器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包括鼓风机(1)、输气管(2)、上连接绳(3)、悬浮体(4)、架板(5)、挡边(6)、生态毯(7)、托板(8)、空气分布管(9)、臭氧发生器(10)、臭氧导管(11)、臭氧分配器(12)、臭氧分流管(13)、臭氧分配器(14)、固定架(15)、下连接绳(16)和尖锥(17),其特征在于:生态毯(7)包括上网(7‑1)、上纤维层(7‑2)、腐熟植物营养层(7‑3)、连接钢丝网(7‑4)、土层(7‑5)、下纤维层(7‑6)和安装绳(7‑7),上网(7‑1)、上纤维层(7‑2)、腐熟植物营养层(7‑3)、连接钢丝网(7‑4)、土层(7‑5)和下纤维层(7‑6)从上到下依次压制在一起,安装绳(7‑7)连接在连接钢丝网(7‑4)上;输气管(2)的一端连接在鼓风机(1)上,输气管(2)的另一端与空气分布管(9)相连接;上连接绳(3)的上端与悬浮体(4)相连接,上连接绳(3)的下端与挡边(6)相连接,挡边(6)固定连接在架板(5)上端的四周,架板(5)固定连接在托板(8)的顶端;生态毯(7)通过安装绳(7‑7)连接在架板(5)上,空气分布管(9)固定连接在托板(8)的上表面;下连接绳(16)的上端与托板(8)相连接,下连接绳(16)的下端与尖锥(17)相连接;臭氧导管(11)的一端与臭氧发生器(10)相连接,臭氧导管(11)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12)相连接,臭氧分流管(13)的一端连接在臭氧分配器(12)上,臭氧分流管(13)的另一端与臭氧分配器(14)相连接;固定架(15)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托板(8)的底端,固定架(15)的下端与臭氧分配器(1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生态修复水草悬床,包括鼓风机(1)、输气管(2)、上连接绳(3)、
悬浮体(4)、架板(5)、挡边(6)、生态毯(7)、托板(8)、空气分布管
(9)、臭氧发生器(10)、臭氧导管(11)、臭氧分配器(12)、臭氧分流管
(13)、臭氧分配器(14)、固定架(15)、下连接绳(16)和尖锥(17),
其特征在于:生态毯(7)包括上网(7-1)、上纤维层(7-2)、腐熟植物营养
层(7-3)、连接钢丝网(7-4)、土层(7-5)、下纤维层(7-6)和安装绳(7-7),
上网(7-1)、上纤维层(7-2)、腐熟植物营养层(7-3)、连接钢丝网(7-4)、
土层(7-5)和下纤维层(7-6)从上到下依次压制在一起,安装绳(7-7)连接
在连接钢丝网(7-4)上;
输气管(2)的一端连接在鼓风机(1)上,输气管(2)的另一端与空气分
布管(9)相连接;上连接绳(3)的上端与悬浮体(4)相连接,上连接绳(3)
的下端与挡边(6)相连接,挡边(6)固定连接在架板(5)上端的四周,架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凯源郑凯清陈扬帆辛思宇谢晓东张彩明
申请(专利权)人:郑凯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