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狄洁专利>正文

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01685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4 1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品装置中的一种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主要由受力板和保护靴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上开设有竖向对称连接支承柱的螺丝孔眼,保护靴套上部两侧开设有固定支承柱的滑行沟槽构成;所述保护靴套上端特别设置有支承作用的固定内压装置,所述的固定内压装置是一种内外包裹有塑料硅胶受力圈,外围设置有固定扣带构成的受力锁紧装置;所述固定内压装置又由内压环、支撑杆构成,所述支撑杆一端铰接在固定内压装置上的内压环背面,另一端与支承柱上端铰接在一起,即可将保护靴套和固定内压装置连接构成一整体的保护靴。其有益效果是:该产品结构简单,适应性好,实用性强,使用安全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有效保护在康复期受伤部位不受力,同时,又能放宽受伤人员活动限制使用的一种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医用保护靴,主要用于脚部关节受伤等部位需要保护的伤病上,起到穿着保护作用,帮助伤员在康复期进行有效保护。所述脚部关节受伤,一般指的是:包含脚关节、踝关节、踵关节三者构成的脚部关节受伤问题;所述伤病是因人体在剧烈运动时,导致的摔伤、扭伤,以及碰撞后产生的严重骨折伤病。然而,对于受伤比较严重的伤员,如骨折伤病来说:在石膏板拆解后,伤员穿上一般的保护靴行走时,只能依靠拐杖支承行走,受伤的脚部不能着地,不能接触地面行走。针对伤病导致的支承行走问题,首先需要配一副拐杖使用,在拄拐行走过程中,整个身体的受力重心会落到另一只正常脚上,受伤的脚在行走时,不能接触地面,需要时刻把脚悬置;需要依靠两只手撑起拐杖支承整个身体,时间稍久,整个身体肌肉会处于极度酸疼和疲惫状态,特别是人的腿部和手部容易引发再次受伤。而且,在拄拐过程中,发生打滑时,一只脚无法掌握平衡,容易再次发生受伤现象。为此,针对现有的保护靴只能起到一般的穿着保护作用,不能给受伤脚部提供悬置与支承功能等缺陷问题。本技术特别提出一种适用于康复期脚部使用的保护靴,尤其适用于悬置受伤部位不被接触,且通过转移受力支承部位使用的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保护靴所带来的限制,减少受伤带来的不便以及不能支承行走等缺陷问题,本技术特别提供一种既可对脚部进行安全保护,又可方便着地行走的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缺陷问题,本专利的构思是:通过改变受力支承点方式,对受伤部位进行悬置处理:即在现有的保护靴技术基础上设置一种支承装置,即在保护靴内部设置一种固定内压装置,由固定内压装置与腿部进行接触,通过错开受伤部位进行支承固定,改变受力支承点,将受伤部位悬置起来。当保护靴与地面接触行走时,整个保护靴的支承受力点在固定内压装置的大腿部位,从而起到悬置受伤部位不被接触,同时,又能起到支承行走,并对受伤部位进行有效保护目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主要由受力板和保护靴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上开设有竖向对称连接支承柱的螺丝孔眼,保护靴套上部两侧开设有固定支承柱的滑行沟槽构成;所述保护靴套上端特别设置有支承作用的固定内压装置,所述的固定内压装置是一种内外包裹有塑料硅胶受力圈,外围设置有固定扣带构成的受力锁紧装置。其中,所述固定内压装置又由内压环、支撑杆构成,所述内压环背面铰接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与支承柱上端铰接在一起。所述支承柱末端与固定内压装置的硅胶塑料内顶置有压紧弹簧,通过活动螺丝在保护靴套上的滑行沟槽内扣紧支承柱晃动,使得穿着者受伤的脚部关节被悬置在保护靴套内。上述方案进一步是:当受力行走时,支承柱顶置压紧弹簧压缩,迫使支撑杆上行压紧内压环,使得固定内压装置紧箍在大腿上,箍紧大腿部位时,起到受力支承作用。上述方案进一步是:当离地落座时,支承柱顶置的压紧弹簧自动伸张,支撑杆下行,固定内压装置放宽对大腿的紧箍,大腿放松,回到自然状态。本技术所述的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主要解决了穿着者对受伤部位的悬置问题,并确保不被触碰,防范再次受伤,同时,解决了被悬置受伤的脚部关节依靠大腿支承行走的使用目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1、该保护靴通过改变受力支承点方式,改变受力支承点的接触部位,使得受伤部位悬置,不被触碰,同时,可防范再次受伤。2、该保护靴采用可支承行走的固定内压装置,主要通过在支承柱上端连接可受力支承的固定内压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悬置受伤部分,起到支承作用。其有益效果是:该产品结构简单,适应性好,实用性强,使用安全可靠。为此,本技术人员特别设计了一种通过转移受力支承点,保护受伤部位不被触碰,并将受伤部位悬置在保护靴内,确保在康复期内不影响日常生活使用的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状态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固定内压装置5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受力板;2-支承柱;3-保护靴套;4-滑行沟槽;5-固定内压装置;6-固定扣带;7-内压环;8-支撑杆;9-压紧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具体介绍本专利的实施例,需要指出的是,附图的目的只是便于对本专利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不是一种多余的叙述或是对本专利范围的限制,此外,附图没有必要按比例画出。参阅附图1~2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主要由受力板1和保护靴套3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1上开设有竖向对称连接支承柱2的螺丝孔眼,保护靴套3上部两侧开设有固定支承柱2的滑行沟槽4构成;所述保护靴套3上端特别设置有支承作用的固定内压装置5,所述的固定内压装置5是一种内外包裹有塑料硅胶受力圈,外围设置有固定扣带6构成的受力锁紧装置。其产品的具体实施方式是:如图3所示,本专利所述的保护靴由受力板1上的螺丝孔眼连接支承柱2,将支承柱2连接安装在保护靴套3两侧面的滑行沟槽4内,受力板1与保护靴套3底部之间设置有脚底缓冲垫粘合在一起;所述保护靴套3上端通过支撑杆8与固定内压装置5铰接在一起,构成整体可以穿着使用的保护靴。其中,所述固定内压装置5设置由内压环7、支撑杆8构成,所述内压环7背面铰接安装有支撑杆8,支撑杆8另一端与支承柱2上端铰接在一起。所述支承柱2末端与固定内压装置5的硅胶塑料内顶置有压紧弹簧9,通过活动螺丝在保护靴套3上的滑行沟槽4内扣紧支承柱2晃动,使得穿着者受伤的脚部关节被悬置在保护靴套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原理是:利用保护靴套设计呈人体小腿形状相似的靴套,将保护靴套穿着在受伤者的小腿与膝关节以上的大腿部位,保持受伤部分在靴套内处于一种悬置状态不被触碰,后将保护靴上的固定内压装置紧箍在大腿部位。当受力行走时,支承柱顶置压紧弹簧压缩,迫使支撑杆上行压紧内压环,使得固定内压装置紧箍在大腿上,箍紧大腿部位时,起到受力支承作用;当离地落座时,支承柱顶置的压紧弹簧自动伸张,支撑杆下行,固定内压装置放宽对大腿的紧箍,大腿放松,回到自然状态。本技术所述的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主要解决了脚部关节受伤部位不被触碰,安全悬置保护受伤部位以及受力支承使用问题。本专利所描述的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的技术特征,足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制造或使用本技术。而对于这些实例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揭示的技术结构原理可以被应用于其它实例中而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所示出的技术方案,而要符合与这里揭示的原理及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宽泛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主要由受力板和保护靴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上开设有竖向对称连接支承柱的螺丝孔眼,保护靴套上部两侧开设有固定支承柱的滑行沟槽构成;所述保护靴套上端特别设置有支承作用的固定内压装置,所述的固定内压装置是一种内外包裹有塑料硅胶受力圈,外围设置有固定扣带构成的受力锁紧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主要由受力板和保护靴套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板上开设有竖向对称连接支承柱的螺丝孔眼,保护靴套上部两侧开设有固定支承柱的滑行沟槽构成;所述保护靴套上端特别设置有支承作用的固定内压装置,所述的固定内压装置是一种内外包裹有塑料硅胶受力圈,外围设置有固定扣带构成的受力锁紧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支承行走的保护靴,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内压装置又由内压环、支撑杆构成,所述内压环背面铰接安装有支撑杆,支撑杆另一端与支承柱上端铰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支承行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狄洁
申请(专利权)人:刘狄洁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